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天幕紅塵|見路不走,看清再走

由 孫娟的書房 發表于 人文2022-01-28
簡介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路,路就是過去的人的經驗

痛定思痛下一句接什麼比較好

先做一個思想實驗:

小馬過河

這是一片貧瘠的草地,馬群在草地上繁衍生息數代。

由於草地貧瘠,馬匹們瘦骨嶙峋,無精打采。

一匹小馬看到遠處有一條河,河的對面土地肥沃,水草豐美。

甚至還看到一些動物在那片草地上活動,個個都膘肥體壯,神采飛揚。

於是,小馬想過河。

這時候,成年馬說:“我們祖祖輩輩都是在這片草地生活的。食物本來就是枯草和草根的。我們本來就是皮包骨頭的。”

小馬說:“可是河對面的草地那麼好,那些馬那麼健碩豐滿。”

成年馬說:“我們和他們不一樣。從我爺爺開始都是這麼瘦,都是在這片草地生活的,我們就是這樣的。”

小馬說:“我想過河。”

成年馬說:“那條河過不去的,從來沒見過過去河的馬。我爺爺說,當年馬群裡最健碩的馬過河的時候,水淹到脖子,被淹死了。”

小馬問:“對面那些馬不是過去了嗎?”

成年馬說:“過不去的,過不去的。那些馬有的是出生就在那邊的,有的聽說還吃了首領的大便才過去的,總之特別噁心。”

小馬想去試試河水深不深。

成年馬說:“別去別去,太可怕了,從我爺爺那一代就沒人渡過河。你別去嘗試了。我都是為你好。”

小馬終於偷偷的去河水裡試了一下,發現河水只到小腿,

原來這幾年連年乾旱,水位下降了不少。

沒有馬嘗試過,所以沒人知道這個變化。

它經歷了一番艱難,安全渡過了河流,來到了豐裕的彼岸。

完全改變了自己後半段馬生。

而留在原地的成年馬呢,依然對下一代小馬說:“那條河非常可怕,渡河會淹死的。

前段時間有匹馬過河了,它一定吃了首領的大便,它在那邊一定生活的不好。你們不要嘗試,和我一樣留在這裡吃枯草吧……”

社會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五隻猴子

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上頭有一串香蕉,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而這五隻猴子都會一身溼。

首先有隻猴子想去拿香蕉,當然,結果就是每隻猴子都淋溼了。

之後每隻猴子在幾次的嘗試後,發現莫不如此。於是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 以避免被水噴到。

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釋放,換進去一隻新猴子甲,這隻猴子甲看到香蕉,馬上想要去拿,結果,被其他四隻猴子海扁了一頓。

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猴子甲會害他們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甲嘗試了幾次,雖被打的滿頭包,依然沒有拿到香蕉。

當然,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

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釋放,換上另外一隻新猴子乙。這猴子乙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當然,一如剛才所發生的情形,其他四隻猴子海扁了乙一 頓。

特別的是,那隻甲猴子打的特別用力(這叫媳婦熬成婆 ^O^)。乙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的很慘,只好作罷。後來慢慢的一隻一隻的,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

香蕉是不能拿的,成為這個群體的共識。

即使實驗人員把噴水的裝置撤掉了,也沒有猴子會去拿香蕉。

像不像人類社會?

有一些觀念似乎天經地義,人們從小就生活在這種觀念之下,從不懷疑這個觀念對不對,是不是適合現在。

甚至很少去想為什麼會有這種觀念,只有照做就是了。

畢竟,老人們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但,

外在條件可能已經變了,也許沒人發現。

當初總結的經驗早就不適用現在的條件了,卻很少有人有打破陳規的想法。

在已經發生鉅變的外在環境下,還對之前的經驗墨守成規。

相當於用不符合現實的想法,在現實中行動,怎麼可能獲得滿意的結果?

彷彿一個人,之前一直騎著腳踏車在陸地上跑。

走到了海邊,本來需要換成船,才能適應水裡的環境。

卻因為所有人都說,“我們一直都是騎腳踏車的”,所以依然騎著腳踏車妄圖暢遊海洋。

抱著舊觀念和舊經驗,在已經變化的情況下根本無法行動。

豆豆三部曲都非常精彩,其中《天幕紅塵》就提到了“

見路不走

”。

其實,不是讓你看見路就避開不走,而是要停下來看清現實,實事求是,再做定奪。

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路,路就是過去的人的經驗。

當你遇到事情,他人告訴你一條路的時候,其實告訴的是過去的人們的經驗。

但是過去的經驗,是否適用現在呢?

必須考察清楚現在的外在變化而定,

所以,

見路不走,看清再走。

環境留給我們的觀念都是人們過去的經驗。

對一件具體的事情的經驗,正確與否,我們往往能判斷清楚。

例如做某生意的經驗,非常明顯,別人一說,自己就能看出來,這是別人的經驗,是否適用眼下的情況,往往容易分辨。

但有一種經驗情況,卻十分迷惑人,那就是生活觀念。其實生活觀念也是生活經驗。

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1

天幕紅塵|見路不走,看清再走

說話多的人都不幹實事嗎?

老年人常說,說話多的人都是耍嘴皮子,說話笨不愛說話的人才是做事情的人。

這就是一條在有限的生活中總結的經驗。

30年前,大規模城市化沒開始,老百姓中農民居多,絕大多數人沒有第二條謀生之路,大家都是無差別的在農村種地。

在原始的條件下,對所有人的能力需求單一的,只需要手腳勤快,就能收穫糧食。

在這種只需要苦力的環境裡,一個人說話太多,就沒時間幹活了,也就耽誤了農活。

所以,農村人就覺得,不愛說話,沒什麼心思的老實人,最能創造價值。

但是如今一樣嗎?隨著城市化的到來,社會中需要越來越多的腦力勞動者。

以前的社會形態可能幾百年都沒怎麼變化,但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資訊傳播方式的變化,社會瞬息萬變。

在這樣的變化中,需要看準形勢,抓住機會,團隊合作才能創造價值。

而這種勞動的一個需求就是,

你得把你腦中的想法,準確的,有條理的,用他人能聽得懂的方式表達出來,你才能夠得到機會,他人也能知道如何和你更好的合作。

所以,在腦力勞動的市場上,一個口才不好,寫作能力差勁的人,往往非常吃虧。

但是,這些特點,在農民出身的人們眼裡,一文不值。

善於表達,不是胡說八道,吹牛瞎說,花言巧語,忽悠人欺騙人,說的沒有價值,不著邊際。

但是你必須用充分的表達把自己的工作思路,自己的能力實實在在,詳細的展示出來,才能讓與你合作的對方知道專案該如何繼續進行。

我曾經被老人們告誡,少說話,多幹活,不要寫文章,多幹活。

如果我真的聽了他們的,在現代社會,絕對永遠是行業底層。

在現代社會,那種不和他人溝通的人永遠融入不了腦力勞動的大軍中,只能打雜跑腿。

2

天幕紅塵|見路不走,看清再走

婚姻的常態是湊合嗎?

大齡青年往往遇到催婚,長輩們說:“我們都是過來人,你趕緊找物件吧。

別再挑了,日子過久了都一樣,大家都是湊合的過的。”

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婚姻。

其實這是過去的生活方式給人們造成的一種錯誤生活經驗。

過去的中國人,不講究愛情,講究的是門當戶對,社會身份相當,兩家財產差不多,或者政治聯姻。

婚後多積累財富,多生孩子,人們普遍認為這是美滿的婚姻。

有關夫妻之間是否互相精神相通,人們不追求。

所以,才流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結婚之前,男女雙方都沒見過,沒交流過。

幸福本來就是精神層面的感受,根據物質層面結合的婚姻,能夠幸福的機率,和你買彩票一樣,極少。

所以老一輩人才會強調“婚姻中沒有愛情,只有親情”;

“長久的婚姻是對伴侶的忍耐”;

“誰家的鍋底都是黑的”;

“誰都是湊乎的過日子的”。

之所以會產生這些歪理邪說,原因無非是,當他們面對不能互相理解的伴侶,又不能離的婚姻,只能自己想出來一套說辭寬慰自己。

但正在選擇伴侶的未婚男女,如果聽信了這套說辭,現代社會給你的自由戀愛的權利將毫無意義。

相當於你主動放棄了自由選擇的權利,進入了未經自己仔細選擇的婚姻,和當年的父母包辦沒有本質不同。

就算你身邊的所有前輩都認為日子該湊合,那也不是真理,是有歷史原因的。

能真正溝通的精神伴侶是存在的,也並不難找。只是前輩們沒機會好好選擇過。

他們所有人的人生經驗都是被外在條件限制的經驗。

如今,

外在條件變了

我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代能自由選擇婚姻伴侶的人類。

有一個真正懂你的伴侶和你共度一生,人生的質量全然不同。

千萬不要放棄這個權利。

3

天幕紅塵|見路不走,看清再走

前輩的教誨一定對嗎?

警惕進入一個新環境,前輩對你的教誨。

那些教誨,都是這個小環境的經驗,可能幫助你,也可能限制你。

一個環境的風氣,可以透過代代人傳承,彷彿一個染缸,後來的所有人進來,都會被上一代人薰染。

某高校,錄取的大一新生都是上國家重點線的學生,但是他們畢業時考研率卻很低。

同樣錄取線的另外一所高校,考研率卻明顯很高。

後來我才知道。

本校大一的學生,總是喜歡問學長學姐,大學生涯該如何渡過。

得到的回答是:“多參加點活動。上課不用認真聽,考前突擊一下就行。”

這些從各所高中選拔過來的尖子生,聽信了這樣的經驗,就開始了放鬆,混日子的大學生涯。

等大三時,學長學姐又說:“考研特別難,咱們學校也不行,沒幾個能考上的。我們都太普通了,別指望著考好學校。”

於是,這些學生們也覺得考研很難,大多數人都沒給自己設定考上研究生,考個好學校的目標。

再加上之前聽了前輩的,一二年級的基礎課沒好好學,此刻面臨研究生考試,自己果真覺得難上加難。

最後,吊兒郎當的複習之後,果然沒考上。

心裡想,學長說的真對啊,果真很難。

有可能學長們也不是真的想欺騙你,他們也是聽了上一屆學長的經驗,大一大二沒好好學習,大三大四又認為沒幾個人考上自己也不行,最後真的沒考上。

那也是他們的生活經驗,只是

,那是被錯誤指導下的生活經驗

請相信,這個社會上,大多數人都不希望別人超過自己。

已經被環境催眠的學長學姐,發現自己沒有考研的希望,有幾個會痛定思痛,鼓勵他人有光明的前程?

眼睜睜把自己甩在後面?

除了少數真正善良有格局的人,大多數沒成功的人,往往希望別人也失敗。

4

天幕紅塵|見路不走,看清再走

太陽底下真的無新事嗎?

今天的世界和人類社會正在鉅變,由於城市化的到來,大量城市崛起,大批人進入城市,不再從事農業勞動。

再加上網際網路的出現,讓人們的資訊交流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那句“太陽底下無新事”的名言,在今天的鉅變面前,也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準了。

一切都變了,我們處在人類社會絕無僅有的鉅變面前。

過去的所有觀念,習慣,經驗,全都需要重新審視一遍。

如果說上一代人的生活模式,可以重複前好幾代的模式。

那麼今天,二十年前的方法,都未必適用今天了。

所以,見路不走,在今天這個重要的古今之變的節點,分外重要。

看見過去人們踏出來的路,一定要好好辨別,看清如今的現狀再走。

還是那句話,

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卻以外部世界的變化為轉移!

所以,《天幕紅塵》,葉子農說:

“……啥叫路呢?

成功者的經驗、方法叫路。

路管不管用?管用,不管用早沒人走了,它管借鑑、模仿、參照的用。

但是我們說它有漏,不究竟。

因為成功者的經驗是他那個條件的可能,你不可能完全複製他的條件,完全複製了,也就不是你的人生了。

見路不走就是提示你,不要拘於經驗、教條。

要走因果,只有因果是究竟的,是無漏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