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五代歷史上的北方山水畫派鼻祖:荊浩

由 迷路的方向 發表于 人文2022-01-21
簡介荊浩長期隱居洪谷,在藝術上勤奮追求,使他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成為“能變千古成規,開後世基業,大有影響於畫壇者”(《中國繪畫史》)

丈山尺樹寸馬豆人誰說的

“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豆人,此其法也。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皴,高與雲青;遠水無波,隱隱似有,此其式也。山腰雲塞,石壁泉塞……”這是五代大畫家荊浩《筆法記》中關於繪畫的論述。荊浩的一部《筆法記》,奠定了我國山水畫的理論基礎。

五代歷史上的北方山水畫派鼻祖:荊浩

荊浩,字浩然,澤州沁水人,生於唐末,經歷五代。荊浩工詩文,通經史,因當時中原一帶戰亂頻繁,政局動盪,他絕意仕進,隱居於太行山的洪谷,並以此自號為洪穀子。關於洪谷之說,歷來說法不一。

一處在東大河峽谷中的淨影寺。東大河峽谷地處山西省澤州、陵川縣與河南省修武縣交界之地,由於它是丹河支流,亦稱丹谷。丹谷在歷史上比較著名,泛指丹河及其支流的峽谷。峽谷中的淨影寺亦稱寶巖寺、金門寺、金燈寺,乃青蓮寺下院。該寺為隋文帝敕建,是“齊隋泰斗”慧遠說法之地和圓寂之處。由於這裡風景秀麗,環境幽雅,青蓮寺往往要把前來隱居的文人墨客送到這裡。《風臺縣誌·寺觀》載:“淨影寺,在城東南九十里蟠龍山,為青蓮寺下院。隋開皇年高僧慧遠法社,一名金門寺,一作金燈寺。金趙秉文、元好問寓此。”《鳳臺縣志·山川》:“再南迤東日蟠龍山,山下有淨影寺,元遺山先生《寶巖紀行》詩所謂‘金門寺’也。寺居萬山中,鳥道屈盤,人跡罕至,東南距縣九十里。”《風臺縣誌·僑徙》載:“荊浩,沁水人,自號洪穀子,畫史以‘荊、關、董、巨’為畫家正宗。洪谷為澤寶巖寺山。浩嘗流寓其地,以作畫或因自號雲。”

五代歷史上的北方山水畫派鼻祖:荊浩

近年,淨影寺在整修時,在原址下挖出了3通石碑,有明萬曆元年(1573)所立的《重修青蓮寺下院古淨影寺碑記》(澤州進士孟顏撰文)、明崇禎三年(1630)所立的《重修佛殿碑》、清咸豐九年(1859)重陽節所立的《重修青蓮寺下院淨影寺碑》(鳳臺縣儒學生員韓淑書)。其中《重修青蓮寺下院淨影寺碑》載:“按圖經蟠龍山有淨影寺,距城東南九十里,乃隋高僧遠公之法社,一名金門寺,又名金燈寺,遊人至此夜間焚香仰天虔心祝告,有聖燈自山頭燈燈續出,而寶嚴洪谷又淨影之別名也。”淨影寺出土石碑,與《澤州府志》、《鳳臺縣志》所載吻合,不能排除丹河峽谷即為古洪谷。

另一處在沁水寺溝河旁石火莊。寺溝河發源於歷山東麓,是個長約15公里的大峽谷,寺溝河因峽谷中有青禪寺而得名。峽谷中山崖壁立相對,有如門扉,隨處可見松柏懸掛崖岸。由南陽入峽谷,南行三五里,有一五六戶人家的村莊,名石(寺)火莊,村邊恰有八九畝耕地;村南西向有一河谷,即洪谷;洪谷有山溪,奔瀉而下,俗稱洪谷河;洪谷河發源處,平時清澈,每遇雨季,水流渾濁,洪谷因以得名。順洪谷登山,山腰叢林中有廢棄古寺,即青禪寺,曾名青蓮寺。在這條峽谷之中,有荊浩《筆法記》所記神徵山、大巖扉、石鼓巖等地名。

關於荊浩的籍貫,近年來濟源相爭。其實這個問題不難解決,或者說是一件比較清楚的事情。清代版的《山西通志》裡有一篇文章說得很明白:“荊浩,沁水人。善畫。”

作者好像知道二百多年後有人要爭論,特別加了按語:“案:濟源有沁水古城,故浩亦有稱為河內人者。然以縣名系籍,則漢縣廢已久,故當以澤州之沁水為近是。”乾隆版的《河南通志》和《濟源縣誌》,均不見有關於荊浩的記載。歐陽修的《新唐書》尚且沒有漏掉荊浩,《四庫全書》也沒有漏掉荊浩,足見荊浩在歷史上的名望。所以無論如何,若荊浩果真是河南濟源人,那麼,《河南通志》和《濟源縣誌》的藝文卷裡都應該有荊浩的身影。但是沒有,沒有的結論只能有一個,就是在清代,《河南通志》和《濟源縣誌》的編撰者都認為荊浩不是本地人。反之,清代的《山西通志》和《澤州府志》都清楚記載了荊浩是山西澤州沁水人氏。

秀美奇特的太行山賦予荊浩靈氣,荊浩對藝術的感悟和追求使他走向了成功。荊浩長期隱居洪谷,在藝術上勤奮追求,使他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成為“能變千古成規,開後世基業,大有影響於畫壇者”(《中國繪畫史》)。五代是我國山水畫走向成熟的端始,而荊浩又是承前啟後、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他曾說:“吳道子畫山水有筆而無墨,項容有墨而無筆,吾當採二子之長,成一家一體。”他以嶄新的水墨並重的畫風、皴染技法的全面發展,創造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畫,使中國山水畫大大前進了一步。歷代評論家對他的藝術成就極為推崇,元代湯在《畫鑑》中將其稱為“唐末之冠”。荊浩的山水畫傳世作品《匡廬圖》,筆墨兩得,皴染兼備,境界雄闊,景物逼真,堪稱“神品”。

五代歷史上的北方山水畫派鼻祖:荊浩

荊浩不僅是一位藝術大師,還是一位繪畫理論家,所著《筆法記》系統地總結了唐以來山水畫的經驗,對繪畫的各個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討。《筆法記》把藝術形象創作方法總結為“六要”,即“氣、韻、思、景、筆、墨”,是我國繪畫理論上的重大突破和轉折;提出“神、妙、奇、巧”四個概念,要求繪畫自由灑脫,不要拘泥於形式;提出用筆“四勢”,即“筋、肉、骨、氣”,主張筋肉骨結合。又由於他親歷藝術實踐男實之甘苦,其理論才顯得特鈣類法別生動和深刻。從其《筆法記》星史論可以看出他對於筆墨與寫實的關係的深度思考以及他傾向於反映現實的觀察方法,荊浩的弟子關全,“初師荊浩……卒得其法,有出藍之美”(《中國繪畫史》)。荊、關的山水畫技法直接影響了北宋的風貌,併為兩宋山水的多元與融合奠定了基礎。宋代可以說是中國山水畫的鼎盛期,在技法、觀念層面上都達到了巔峰,所以歷代尊荊浩為山水畫的大宗師。

你還知道荊浩的其他事蹟麼,歡迎留言分享。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