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衛國貴客來訪,魯國放了兩首高規格音樂接待。結果:丟臉丟到家了

由 智者愛讀書Min 發表于 人文2022-01-15
簡介東門襄仲不服氣地跑來臧文仲的家,向臧文仲道出了自己的疑惑,他始終覺得自己做得沒有問題,因為前段時間魯國的幾位領導人還聚在一起,也是演奏了這兩首音樂,那時候的宴會還是臧文仲籌辦的呢

豈弟君子莫不令儀意思

周朝剛開始建立的時候,由於統治的需要,周公旦將上古至殷商的禮樂按照忠、孝、信、義等準則進行大規模的整理、改造,建立了一整套具體可操作的禮樂制度,大到政治、軍事,小至衣冠、陳設等社會方方面面,都用禮來進行規範。

而魯國就是周公的封國,所以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魯國在禮方面享有不少特權。例如可以用天子之禮。

衛國貴客來訪,魯國放了兩首高規格音樂接待。結果:丟臉丟到家了

可以說魯國初期是所有諸侯國中天然的周禮模範國家。那時候很多諸侯國都前往魯國學習周禮,就連秦、楚這些蠻國都紛紛派人前來學習周禮。

可是就是這樣的禮儀之邦,竟然在接待外賓的時候,把音樂給弄錯了。弄錯也就算了,竟然還因為外賓不回禮而跑去責怪外賓為什麼無禮。真是丟臉丟到家門口了。

真的是禮崩樂壞起來連魯國都無法避免,正所謂泥沙俱下的時候,誰都不能獨善其身。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段歷史吧。

面對魯國的高規格接待,衛國使者卻無動於衷。

魯文公四年(公元前623年),衛國派遣寧俞來魯國聘問。

魯國和衛國實際就是周文王兩個兒子(周武王兩個兄弟)的封地,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所以說魯國和衛國是屬於同姓兄弟國。

衛國貴客來訪,魯國放了兩首高規格音樂接待。結果:丟臉丟到家了

同姓國家派來的訪者那自然就是兄弟了,接待兄弟的話根據魯國的習慣那就是要把標準提高一點,起碼要比異姓國家規格要高一些。

魯國當時關於迎來送往的政務活已經由臧文仲轉到了東門襄仲的手上,東門襄仲雖然接任了臧文仲的活,但是學識上跟不上呀。沒辦法,畢竟年輕一代對於周禮那一套繁瑣的東西已經沒那麼看重了。

禮崩樂壞雖然已成大勢所趨,但畢竟魯國是周禮模範國家啊,現在外賓來了,平時怎麼散漫都可以,在外賓面前無論如何還是得裝一把。更何況魯國還要靠培訓周禮賺點經費呢。

於是國宴伺候,六卿作陪。臧文仲由於年老體弱就沒有來出席,所以一切只能東門襄仲來安排了。東門襄仲不懂裝懂,演奏起音樂《湛露》《彤弓》以示隆重歡迎。

吃香喝辣還有音樂歌舞,一切形式看起來都是按照周禮的模式進行著。按照周禮,在聽到東道主奏樂作賦的時候,訪客也得作賦回禮才是。可是寧俞在關鍵回禮環節總掉鏈子,他既不離開也不答賦。只在一邊悶頭吃喝,好像什麼也沒有聽見一樣。

衛國貴客來訪,魯國放了兩首高規格音樂接待。結果:丟臉丟到家了

魯文公邊看邊吃邊不高興,然後生悶氣,然後生疑惑。好好的一頓國宴,吃著都沒有味道了。他很想知道為什麼寧俞是這種反應:是無禮?傲慢?還是不知天高地厚?

散宴後,派人前去國賓館詢問,得知原來無禮的是自己。

魯文公急於知道原因,散宴後派東門襄仲前往寧俞住處,詢問原因。本來東門襄仲就心中沒譜,於是派了公孫敖去問。

誰知公孫敖也是個沒心沒肺的,他不管什麼噓寒問暖,也不會外交辭令,一上來就直接向寧俞發問為什麼剛才宴會的時候如此表現?是不是我們什麼地方失禮了。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不是我們失禮那就是你無禮了。

寧俞委屈啊,冤枉啊,震驚啊!魯國自己身為禮儀之邦,做錯了還來責問他原因!

於是寧俞給出了自己的回答:你們那兩首音樂,一首是《湛露》,一首是《彤弓》。《湛露》是天子宴請諸侯的,《彤弓》是天子獎勵功臣的。魯候既非天子我亦不是諸侯,所以我是沒有資格答謝的,只好裝作沒聽到了。

衛國貴客來訪,魯國放了兩首高規格音樂接待。結果:丟臉丟到家了

《小雅·湛露》

湛湛露,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

《小雅·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賓,中心貺之。鐘鼓既設,一朝饗之。

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鐘鼓既設,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賓,中心好之。鐘鼓既設,一朝酬之。

公孫敖隨後離開國賓館去向魯文公覆命了。大傢伙一聽,原來不是別人無禮啊,而是我們魯國選錯了配樂。配樂選錯了,級別就搞錯了,原來別人裝作聽不到是在給魯國臺階下呢。結果自己還去問原因。真是丟臉丟到家了。

按理說這個錯誤是東門襄仲一手安排的,他應該出來承擔錯誤才是,可是他卻不幹了,他不服氣。於是他跑去問臧文仲了。也不知道他之前幹嘛去了,現在才想起來要去問臧文仲。

衛國貴客來訪,魯國放了兩首高規格音樂接待。結果:丟臉丟到家了

老領導的回覆是:關起門來,怎麼散漫都行。但是外人面前就得嚴肅一點。

東門襄仲不服氣地跑來臧文仲的家,向臧文仲道出了自己的疑惑,他始終覺得自己做得沒有問題,因為前段時間魯國的幾位領導人還聚在一起,也是演奏了這兩首音樂,那時候的宴會還是臧文仲籌辦的呢。

東門襄仲這次只是依葫蘆畫瓢,照搬出來使用而已。他很疑惑為什麼當時就可以,現在卻不行了?是不是寧俞搞錯了,不懂又亂說,害自己沒面子。

臧文仲回話說:我們當時只有自己國家的人,並沒有外人,當然可以使用天子的禮樂。但是現在是外賓來訪,使用天子的禮樂就會亂了級別,失去禮數。

既然上一任領導都這樣說了,東門襄仲只能慚愧自己見識短淺了。

自己一個人丟臉不要緊,現在是讓主公,讓魯國的人民一起丟臉。忽悠別人之前還是要長點見識才行啊,不然隨時會露餡的。甚至還反過來被別人嘲笑呢。

衛國貴客來訪,魯國放了兩首高規格音樂接待。結果:丟臉丟到家了

結語: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平時不多加註意和約束,犯錯的機會就會加倍。就像練習剃頭的的小師傅,習慣性練習完後將剃刀插入練習模具頭內一樣。如果哪天真的上陣給真人剃頭,那他的習慣就是很容易釀成大錯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