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明知尾大不掉,為何要封子弟當諸侯王?劉邦: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由 莫叱愚為 發表于 人文2022-01-06
簡介因此,當劉邦清除了異姓王之後,才會把劉家子弟分封到原六國地區為王,以便藉助宗室子弟的力量,加強對當地的控制,鞏固西漢王朝的統治

尾大不掉的掉什麼意思

殘暴的秦朝被推翻以後,又經過幾年的浴血拼殺,漢王劉邦終於在“垓下之戰”擊敗項羽,迫使走投無路的霸王,自刎於烏江岸邊。寧死不屈的項羽用最悲壯的方式,了結了與劉邦的恩怨糾葛!

公元前202年二月,漢王劉邦即皇帝位,成為西漢王朝的開國之君,史稱其為漢太祖高皇室。劉邦稱帝后猜忌功臣,擔心異姓諸侯王位大不掉會威脅劉氏江山。

明知尾大不掉,為何要封子弟當諸侯王?劉邦: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楚漢相爭時代的劉邦)

先後被誅滅異姓諸侯王有,梁王彭越,楚王(淮陰侯)韓信,淮南王英布,韓王信,燕王臧荼,就是劉邦的女婿,呂雉的愛女魯元公主的丈夫趙王張敖,也沒有逃脫劉邦清算。

然而,儘管劉邦竭力消除異姓王對朝廷的威脅,可是卻並未在全國推行單一郡縣制,而是採取郡縣制與分封制並行的統治手段。

又分封了劉氏子弟為王,從而埋下了幾十年後同姓王做大,爆發“七國之亂”的災難!為什麼劉邦一定要重拾容易引發天下大亂的分封制?其實這是受形勢所迫而不得不為,漢高祖劉邦有苦衷啊!

明知尾大不掉,為何要封子弟當諸侯王?劉邦: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反秦之前的劉邦)

1。以秦亡為教訓,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不得不說秦朝的暴斃,與其在面臨天下大亂的局面時,因為秦始皇沒有分封嬴氏子弟為王,無法依靠諸侯王鎮壓起義軍有直接的關係。

秦始皇忽略了儘管天下一統,但是六國舊貴族與遺民,對新生的大秦帝國表面屈從,但暗中卻離心力猶存的事實。

只要六國遺民對秦朝口服心不服,就仍是隱藏在秦朝內部的火藥桶!秦朝的嚴刑峻法與高壓統治,則是引爆火藥桶的導火索。

因此,秦始皇拒絕丞相王綰分封嬴氏子弟為王的請求,採納了廷尉李斯在全國推行清一色的郡縣制建議,看似消除了天下動盪的隱患,但實則卻放棄了鎮壓六國遺民反抗的利器。

明知尾大不掉,為何要封子弟當諸侯王?劉邦: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秦始皇嬴政)

所以,一旦朝廷的統治力量衰落了,離心傾向嚴重的原六國統治區,必將趁機興風作浪。這也是為什麼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時,短短的幾個月便天下群起而應之的原因。

漢高祖劉邦是推翻暴秦的參與者,從秦朝滅亡的教訓中,自然會總結出“可以馬上打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的道理。

更明白儘管漢朝可以統治原六國地區,但卻無法立刻消除六國遺民與朝廷的離心傾向。

因此,當劉邦清除了異姓王之後,才會把劉家子弟分封到原六國地區為王,以便藉助宗室子弟的力量,加強對當地的控制,鞏固西漢王朝的統治。

明知尾大不掉,為何要封子弟當諸侯王?劉邦: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西楚霸王項羽)

從劉邦分封長子劉肥為齊王,劉長為淮南王,劉建為燕王,劉如意為趙王,劉恢為梁王,劉恆為代王,劉友為淮陽王,劉交為楚王,劉濞為吳王中,可以發現已經基本上覆蓋了原六國地區。

而且當時諸王尚且年輕望淺,所以還不存在尾大不掉的危險,反而會起到鞏固王朝統治的作用。

此外,當時北方的匈奴人已經崛起,對西漢王朝構成了嚴峻的戰略壓力。因此,時代已經不允許中原再出現戰亂了。否則,匈奴人必將趁火打劫。

劉邦也曾主動出擊匈奴,卻被匈奴包圍在白登山,靠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脫離險,此後只得依靠和親換和平,這說明匈奴對漢朝構成了嚴重威脅,嚴峻的形勢迫使劉邦必須安定內部。因此,無論是剷除異姓王也好,分封同姓王也罷,全都是出於鞏固新生王朝的需要。

明知尾大不掉,為何要封子弟當諸侯王?劉邦: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淮陰侯韓信)

2。邊地難制,朝廷鞭長莫及

六國雖滅而人心難附。一統天下後秦朝和漢朝同樣面臨著嚴峻形勢。對此,秦始皇採取了簡單粗暴的高壓手段。首先把一部分六國貴族遷往關中,藉以割斷原六國上層與底層遺民的聯絡。

然後,再在全國推行統一的貨幣、文字、法令、計量單位,並加強了以嚴刑峻法震懾天下的力度。

然而,因為這種安定形勢,基本上依賴強大國家機器的高壓統治。因此,在平靜若水的表面下,始終湧動著與秦朝離心離德的暗流!

因此,當秦朝十四年的統治瓦解後,整個天下便又重新恢復到近乎與戰國末期相同的態勢,分離主義傾向又死灰復燃!

明知尾大不掉,為何要封子弟當諸侯王?劉邦: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秦二世胡亥的末日)

儘管秦末天下大亂時,率先對秦朝發難的是陳勝和吳廣,但得以做大做強的卻仍是原六國的後裔。

西漢王朝建立後,同樣面對著因朝廷力量有限,對遠離統治中心的原六國地區鞭長莫及的局面。

雖然,劉邦分封許多功臣做了異姓王,試圖依靠他們的力量,幫助朝廷鞏固對原六國地區的統治,但結果卻更糟糕。

這班功臣非但沒有發揮穩定形勢的作用,反倒成了新的不安定因素——淮南王英布舉兵造反即是其中一例!

既然異姓王靠不住而朝廷力量又很有限,暫時還無力直接統治整個帝國。

因此,從鞏固王朝統治基礎上考慮,劉邦也不得不冒著同姓王日後尾大不掉,對朝廷構成威脅的風險,分封劉氏子弟去各地做諸侯王。

這也是無奈之舉,至少在西漢王朝建立初期根基未穩的形勢下,朝廷還是需要同姓王幫助穩定形勢。

明知尾大不掉,為何要封子弟當諸侯王?劉邦: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朝廷與諸侯國並立)

不過,朝廷也並非沒有預防原六國地區出現新的不穩定因素。

因此,公元前198年,漢高祖劉邦便下令把原六國貴族豪強世家,以及齊國的田氏、楚國的昭氏、屈氏、景氏、懷氏五大家族共計十萬餘人,遷往關中安置,以割斷原六國貴族與六國遺民聯絡的方式消除不穩定因素。

此外,朝廷也並非沒有防備同姓王勢力做大後,給朝廷帶來的難題。因此,朝廷在分封子弟為王的同時,也把任命諸侯王的相與尉的權力收歸中央。

相負責處理諸侯國的內政,尉主管軍事。因此,儘管名義上相與尉是諸侯王的臣屬,但實際上卻是朝廷打入諸侯國內部的楔子。

如此設計,諸侯王就無法超越相、尉,依靠王國的兵馬,輕易發起對朝廷的挑戰。

不過,這樣做也並非全無風險,一旦諸侯王鐵了心造反,僅憑相與尉的能力,還是無法制約諸侯王——七國之亂即是其中一例,齊王倒呂也是其中一例。

甚至到了漢武帝時代,仍然發生了淮南王、衡山王欲圖謀反事件,因二王陰謀造反受牽連被處死的多達數萬人。

但不管怎麼說,至少在西漢王朝初期,劉邦分封子弟為王的決策,還是起到了將整個天下變為劉氏江山的效果。

即使發生了宗室內變,也是肉爛在鍋裡。起碼,經過遷移和分封之後,消除了原六國後裔的影響力。這也是西漢王朝建立後,原六國貴族沒有能力再興風作浪的原因。

由此可見,儘管劉邦重拾分封制屬於無奈之舉,但是在那個離心傾向猶存的特殊歷史時期,的確發揮了穩定形勢,鞏固王朝統治基礎的作用。

明知尾大不掉,為何要封子弟當諸侯王?劉邦: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西漢王朝疆域圖)

而到了漢武帝時代,又採納了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統一了天下人的思想,進一步消除了天下動盪的隱患。

後來又透過“推恩令”的方式,逐步消除了同姓王對朝廷的威脅,最終使完成了幫助朝廷控制邊遠地區使命的王國被邊緣化。

至此,漢高祖劉邦採取實施分封制與郡縣制並存,藉助分封劉氏子弟為王,消除原六國貴族勢力,以便鞏固王朝統治之目的才算真正達成。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