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人們常說“九死一生”,那你知道“九死一生”是怎麼來的嗎?

由 華彩神州 發表于 人文2022-01-04
簡介公元前304年,屈原因竭力反對楚懷王背棄齊國聯合秦國,遭到第一次流放,被流放到漢北地區

生死關頭是成語嗎

【釋義】指經歷很大危險而倖存或歷盡艱險,死裡逃生。也形容處在生死關頭,情況十分危急。

【出處】楚・屈原《離騷》。

人們常說“九死一生”,那你知道“九死一生”是怎麼來的嗎?

戰國時期的偉大詩人屈原, 名平,字原,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一生憂國憂民,牽掛百姓疾苦,即使遭到奸人陷害而被流放時,仍為國家的命運而擔憂,在他的不朽之作《離騷》中,有一節是這樣寫的:

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餘雖好修姱以羈兮,

朝誶而夕替;

既替餘以蕙孃兮,

又申之以攬芷。

亦餘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尤未悔!

大意是:“我經常深深地嘆息,用袖子擦去滿眶的眼淚,因為我時刻思念著楚國百姓,他們是那樣艱辛、勞累!我只不過是追求美好的德行,卻招來辱罵,竟然丟掉官位。流放我迫害我、侮辱我,因為我身上戴著蕙草,因為我採集了芳草佳卉!怕什麼!只要是我真心喜愛的,即使為它死亡九次,也決不後悔!”成語是由這首詩的最後一句演變為“九死一生”。

人們常說“九死一生”,那你知道“九死一生”是怎麼來的嗎?

屈原早年受到楚懷王重視,曾任左徒、三閶大夫的職務。屈原為實現振興楚國的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楚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合齊國抵抗秦國,使楚國國力一度增強。由於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嫉妒,屈原遭到同朝小人的誣陷,楚懷王便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4年,屈原因竭力反對楚懷王背棄齊國聯合秦國,遭到第一次流放,被流放到漢北地區。楚頃襄王六年,屈原寫詩表達愛國忠心,指出了楚懷王客死他鄉的真正原因。令尹子蘭指使上官大夫靳尚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區。

詩中曲折地抒寫了詩人的身世、政治理想以及自己不平的遭遇。一再遭遇挫折,陷入孤獨絕望的境地。但他為了堅持自己純潔的理想和高尚的操守,矢志不渝,連死亡也不能讓他退卻。

人們常說“九死一生”,那你知道“九死一生”是怎麼來的嗎?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