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由 男神女神深度八卦 發表于 人文2021-12-31
簡介朱高煦派人去朝廷裡,指責皇帝這樣做的不對,那樣做的不對,說是壞了祖先的規矩——與當年朱棣的用詞一模一樣

女中堯舜怎麼讀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1424年8月初,朱棣死在遠征蒙古回朝的路上。

明朝國庫空虛,人民賦稅壓力大,六次遠航讓遠方小國沉醉在幻想中。

連年征戰,讓北方邊境擴充成了一條漫長的防線。

新都城北京以長期依靠漕運供給而生存。紛繁複雜的軍事組織與官僚機構讓人倍感疲倦。

這一切本是盡在人的掌握之中,但這個人去世了。

8月末,朱棣去世的訊息終於傳到了大兒子朱高熾的耳朵裡。

他立即縮減開支下令加強南京的治安,把與鄭和一起出航的太監王景弘派去鎮守南京。他很喜歡南京,討厭北京的氣候,時刻盼著都城回遷。

隔天,監禁了2年之久的戶部尚書夏元吉被釋放。

朱高熾聽從了這位戶部尚書的建議,取消鄭和的遠航,取消邊境的茶馬貿易,取消去雲南和安南地區採辦黃金的行動。

為了簡樸,冊封皇后的典禮也搞得平淡如水,沒什麼感覺。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張皇后畫像)

朱高熾不打算使用武力,他崇尚的是仁政。於是在提拔官員時,他非常注重個人品德,一名沒什麼才能的低階官員被提升,完全是因為他孝順。

朱高熾真的很想把都城搬回南京。

然而,登基剛滿一年,他就去世了,遷都南京這事被無限期擱置。

喪禮

非常的簡樸,很符合他的風格。

張皇后還沒緩過神來,就升級做了皇太后。

這樣始料未及的事,讓她非常驚訝。

如何是好呢?早就勸皇帝減肥了,讓他少吃點,他不僅對自己不理不睬,還跑去與進貢來的朝鮮美女淫樂。瞧,這下出事了吧。

朱高熾暴斃時,年僅47歲,宮裡一時間流言蜚語:什麼雷擊啦,中毒啦,縱慾過度啦,心臟病發作啦等等。

還有人說,朱高熾本來活得好好的,可就在死前的幾天,有個不知好歹的大官上摺子全方位批評了他,說他在永樂帝服喪的時候,還忍不住與妃子淫樂。

朱高熾怒火中燒,就給氣死了。

不過,他人不在了,這一年來的短暫改革卻影響了未來的100年。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朱高熾和張皇后畫像)

新繼位的是朱瞻基,他年輕時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北京度過。父親稱帝后,他被立馬派去南京,幫助完成遷都的準備工作。

父親病重時,他被召回了北京——他可不像自己的父親,他喜歡武力,也崇尚武力。總之,朱高熾非常喜歡他。

從南京回北京究竟有多遠呢?對於朱瞻基來說,那是一段很遠的路,因為他回到北京時,父親剛好去世了。

嗖的一下,他成了新皇帝,次年定年號為宣德。

他立即放棄了遷都南京的計劃,仍然以北京作為首都,這可是生他養他的地方,一回來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故鄉味。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此時,皇帝的權利與皇太后張氏的權利並重,皇太后成了整個皇室和宮廷的政治網路中的關鍵人物。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想要撼動母子兩統治的人已經蓄勢待發了。

他叫朱高煦,是朱瞻基的叔父,朱高熾的親弟弟。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當年,他曾因戰功赫赫被朱棣寵愛,一直盼望著當太子,當他得知自己那肥胖,虛弱,有腿疾的哥哥被選定為皇太子時,他陷入了絕望,經常自暴自棄。

他屢次違背朱棣的要求,大放厥詞,終於,量變引起了質變,就在1417年,朱棣終於忍無可忍,將他流放到了山東的一小塊封地上。

朱高煦在那塊小小的封地上,度過了人生中最窩囊的日子,因為那個好色,肥胖,有腿疾的皇兄對他非常好,經常差人詢問他的心情是否安穩。

他說他的心情平靜得很,很適合造反。

就在他的兄長暴斃,年紀輕輕的侄子登基後,他變得狂躁不已,胸中沸騰著一股子怒火,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歷史重現了它自己。朱高煦真的造反了,走的是他老子朱棣當年的老路。

一切就像回到了過去。朱高煦派人去朝廷裡,指責皇帝這樣做的不對,那樣做的不對,說是壞了祖先的規矩——與當年朱棣的用詞一模一樣。但這一次沒人響應他。

在大學士的催促下,朱瞻基決定御駕親征,剿滅自己的皇叔。三個月過去後,叛亂被平息了,飛一般的速度。

朱高煦沒有朱棣的好運氣,他被削了爵,殘酷地受了刑,受牽連者,600多人被殺,2200人被髮配邊關。

一切都很完美,只是掃尾工作沒做好,皇帝煩了,他不想再追究了。

他如今關心的是正事:皇朝的穩定與孝道。

去年,張太后與很多嬪妃一起去萬壽山賞景。

今年她突然覺得自己非常想念先帝,要去給永樂帝和洪熙帝燒香祈福。一路上,宣德帝默默護送著母親,百官在道路兩邊跪拜。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影視劇中的張皇后)

回來之後,皇太后覺得宣德經歷了這種事,心靈上應該有了很大的觸動,而這種觸動應該是成為老百姓眼中的道德楷模。

於是她要求宣德寫了一篇《賞春賦》,記錄著一路上的見聞。

張太后對皇帝要求很嚴苛,當晚皇帝動筆了。

這個時候,南邊占城國那邊躍躍欲試。

宣德帝剛從剿滅自家親戚的陣痛中回覆過來,關係處理得十分欠妥當,又忙於其他國事,結果影響了兩國關係,導致幾百年後,過去的傷痕依舊若隱若現。

北邊朝鮮對大明也有怨氣。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宣德帝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孝子,他對母親的信任與輔佐非常感激,當年就是她讓楊士奇,楊溥,楊榮來勸解自己御駕親征的。

如今叛亂平息,應該如何回報她呢?

乾脆派人去朝鮮找嫩豆腐吧。

張太后一生摯愛嫩豆腐,可總是不能想吃就能立馬吃到。

皇帝作為兒子,也十分著急。可是,為什麼非要去朝鮮找呢?

宣德帝對女色十分熱衷,他覺得藉著給皇太后找嫩豆腐的機會,讓自己的親信宦官去朝鮮挑些年輕美貌的女子回來,不是一舉兩得麼?

於是,就這麼決定了。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影視劇中的張皇后)

少女與宦官一起被運回了大明,其中還有多名女廚師一起到來,讓皇帝大開眼界。

這些女人來了又去,有些則被無緣無故的留在大明十年之久,這讓朝鮮方面很不滿意。

雖然表面上朝鮮又是贈金銀又是送戰馬的,搞得如火如荼,但私底下對明朝皇帝用公款滿足自己私心這一做法,非常憤慨。

從永樂到宣德,一個老子,一個兒子,怎都好這口呢?

這時期,海上貿易停滯,貢品似乎也時斷時續——此舉本來是為了加強海上治安,卻沒想讓海防如同虛設,倭寇依舊猖獗。

就在這種危機四伏的時刻,宣德帝決定了,他要恢復豪華遠航。

沒人知道宣德帝為何要這麼做。

鄭和已經62歲了,兩鬢斑白,出發前兩天似乎還感冒了。

這一次是最後一次下西洋,與之前6次一樣,帶回了很多奇珍異寶。

唯一不同的是,航行的距離更遠了,抵達了東非沿岸,另外,鄭和回程時卻因體力不支,病死在了印度古海岸邊。

內閣學士曾激烈地反對遠航,他們擔心遠航會虛耗錢財,讓老百姓生活陷入貧困。

宣德帝沒理會他們。然而,他的反抗成功了,後幾任皇帝在遠航這件事卻退縮了。因為財政不允許他們這樣做。

就在宣德想要進一步勵精圖治的時候,他突然去世了。

臨終前,他指定了朱祁鎮(英宗)為繼承人。

朱祁鎮年僅8歲,張太后卻領導著一整個龐大的攝政集團,朱祁鎮繼位後的七年間,一直處在這個攝政集團的籠絡下。

嗖的一下,張太后成了太皇太后。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影視劇中的張皇后)

已經發生了兩次篡位,一次成功,一次失敗。

有人說,張太后本打算讓自己兒子襄王繼位,但後來她又暗中幫助了自己的孫子。

她的攝政集團,有大學士和宦官一共三人。

其中人稱“三楊”的楊士奇,楊溥,楊榮也是她的得力助手。他們只是姓氏相同,不是親戚。

宣德統治的那十年裡,宦官成了政治上的主力軍。

前兩朝的皇帝都嚴密地監視著宦官的行動。到了宣德這裡,他將這種監視做了一點改動。

在宮內,他為宦官提供了正式的書本教育,還讓大學士去教他們。以至於有些宦官雖然出身卑微卻能讀懂奏摺,走筆成章。

在皇帝偷懶時,他們就成了皇帝與大臣之間的溝通橋樑——特別是在處理機密檔案的時候。

“三楊”發現了這個弊病,但沒有及時告知皇帝,於是宣德去世後,8歲的朱祁鎮的成長就被包圍在了一群宦官之中。

張太皇太后在宮中很受人敬重,宦官在她這裡幾乎沒什麼市場。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影視劇中的張皇后)

她微妙地平衡著身邊的大學士與宦官的關係,一般是幾個人先討論,然後再由她來做最終裁決。

她為皇帝安排了一個叫做王振的宦官。他是宣德年間最早接受教育和行政訓練的大太監之一。

當年(永樂帝時期)他還是一名儒家的老師,專門給宮中的婦女授課。

永樂帝覺得,這些小夥子總是頻繁接觸深宮婦女,實在不合體統,就親自說服了一批老師自願淨身,王振就是這批人中的一個。

淨身後,他可以隨意出入授課處,很快就升官發財了。

入司禮監工作時,他不過35,36歲,非常年輕。

為了保持平衡,她又看中了另外一個人,資深軍人英國公張輔。

他是前幾代輝煌歲月與王朝更替的見證者,可以讓小皇帝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謙虛與敬重。因為他已經老得堪稱活古董了。

張太皇太后在宮中的影響力達到了巔峰。

只要有她在位,宦官們都不敢輕舉妄動。

但宦官想上位,怎麼辦?

潛移默化地引領著小皇帝向自己身邊靠吧。

比如,王振就領著小皇帝去看北京守軍的訓練。老師講課十分枯燥時,他就買新奇玩意來逗小皇帝開心。

張太皇太后對孫子要求十分嚴格,常常使他悶氣叢生,因為他太小,總達不到她的要求。

此時,王振成了小皇帝的盟友,他拉攏兵部尚書,讓小皇帝覺得只要他一長大,警衣衛就歸他管,他們會成為皇帝最得力的辦公助手。

在所有的老師中,只有王振給人感覺是真真實實站在皇帝這邊的。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他年輕,有謀略,而其他人都老了,一口一個孝字,一口一句史話,讓皇帝煩得要命。

王振確實是畢恭畢敬,但張太皇太后還是預感到他會為王朝統治招來災難。

1437年末,她決定讓王振自盡,她已命宮女將刀架在了王振的脖子上。

但她沒想到是,王振比她更快一步籠絡住了小皇帝的心。

皇帝跪在她身邊為王振說情,朝中還有好幾位大臣也接連為王振說話。

她猶豫了,或許王振並不像自己所預想的那樣。或許他不會成氣候。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影視劇中的張皇后)

更重要的是,她覺得自己應該對小皇帝有信心,他已經15歲了,剛與皇后錢氏結了婚,很快就要親政了。

新力量已經崛起,而張太皇太后安排的那些保守派的大學士死的死,老的老,批閱奏摺對他們來說已經成了累贅,該退休了。

1442年,太皇太后剛駕崩,王振開始行動。

當年永樂帝說服他們淨身讓他見識了蠱惑人心的力量,如今他也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年老的大學士們放棄工作,回家養老。

王振大權在握,讓其他的宦官眼前一亮。

他們從未覺得自己未來的路如此寬廣無邊,在他們眼裡,以皇帝的權利為自己的權利,並濫用這種權利,是致命的誘惑。

宦官,東廠,錦衣衛的聯盟,開始成型,不久將徹底浮出水面。

明朝正式走入宦官專權的泥潭。

張氏就像一位拼命拉住巨輪的縴夫,肩頭扛著又粗又長的麻繩,舉步維艱地向前走著,可巨輪卻陷在滔天的海浪中,一不小心就又退到深海里去了。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她明理更知足,坐擁攝政集團的時候,也沒有覬覦過皇位。

就因為在殺王振這件事上僥倖了一下,或許說心疼了一下年幼的皇帝,導致後來王振大權在握,濫殺對手。

這,肯定不是她所期望。

她曾是一介平民,父親甚至不是什麼大官,只是一個兵馬副指揮。

當年朱元璋決意為自己的孫子們選妃,選中了她。於是她就成了世子妃,朱棣稱帝,她成了太子妃。

嗖嗖地,一馬平川登上權利高位。

朱棣在位時,就誇過她,“新婦有賢德,以後我皇室家事多得依靠她了。

沒成想,說中了。

在她的輔佐下,宣德帝在位那十年,四海平靜,並無嚴重的內憂外患,更沒有撕心裂肺的黨政,內閣政府配合的也很好,工作效率相當高,被稱為“明朝的黃金十年”。

百年後,她的子子孫孫們每次說起這段時期,都心馳神往。

的確,以一人之力甚至拼上萬人之力,也無法保萬世安穩。

但,就是因為保不了一世安泰,才更要全力以赴去保那一時的安穩,要創造那一時的風華絕代。

因為時間一分一秒流逝,能抓住這針尖般細微的一秒,已屬不易,能賦予它生命,給予它色彩,讓它如夢如幻,精美動人,則更了不起。

這不就是有志者所向往的,最真實的活著的意義嗎:抓住那非凡歲月,好好活,哪怕未來,深淵千丈,萬劫不復。

作者:香蕉魚

朱高熾的皇后張氏為何被讚譽為“女中堯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