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一首《謁金門》,感悟馮延巳美到極致的小詞

由 品味詩詞 發表于 人文2021-12-27
簡介馮延巳曾寫過一首小詞,名為《謁金門》,詞中描寫了女子思念丈夫的苦悶心情,我們今天不妨欣賞這首經典詞作

吹皺一池春水乾卿何事的意思

馮延巳,何許人也?

他既是南唐時期位高權重的宰相,又是一位傑出的詞人。他的詞清麗婉約,文人氣息濃厚。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曾這樣評價馮延巳的詞作:“

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

。”

一首《謁金門》,感悟馮延巳美到極致的小詞

通俗地理解,馮延巳之詞作雖有五代時期花間派的風格,但是其意境卻非常開闊深遠,豪不誇張地說,馮延巳和李煜都是開啟北宋詞壇一代風氣之人。

馮延巳曾寫過一首小詞,名為《謁金門》,詞中描寫了女子思念丈夫的苦悶心情,我們今天不妨欣賞這首經典詞作。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閒引鴛鴦香徑裡,手挼紅杏蕊。

鬥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這是一個春意盎然的季節,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美好。忽然刮來一陣春風,吹皺了一池春水,也吹亂了一位少婦的心緒。

此時的少婦正在思念遠方未歸的丈夫,這讓他的心情悵然不已,真是“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一首《謁金門》,感悟馮延巳美到極致的小詞

時至今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依然流傳甚廣。在當年,這句詞還引發了南唐皇帝李璟與馮延巳之間一場微妙的對話。

有一天,皇帝李璟責問馮延巳:“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這句話表面上是在調侃這句詞,實際上馮延巳很明白皇帝的意思:自己的詞作怎能好過皇帝呢?要知道李璟也是當時非常有名的詞人,於是他唯唯諾諾地說:“未如陛下‘小樓吹砌玉笙寒’。”就這樣馮延巳巧妙地化解了一場”危機“。

這位少婦百無聊賴,徘徊在花間小徑中,忽然看見池塘中成的一對鴛鴦,於是她索性俯下身來,逗逗戲水鴛鴦。

一首《謁金門》,感悟馮延巳美到極致的小詞

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在《長安古意》中曾寫道: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此時的少婦是多麼羨慕水中的鴛鴦,它們成雙成對從不分離,而自己則經常獨守空房,暗自垂淚。

此時的杏花開得正豔,少婦隨手摘下一朵杏花,將花蕊輕輕地揉碎。或許每個人都曾有過這種悵然失落的人生體驗吧。

詞的下闋繼續描寫少婦的行動和心境。她獨自倚靠在欄杆上,低頭看著池水中的野鴨在互鬥,而碧玉簪也不經意地斜垂下來。

不得不說,這句詞寫的真是太有畫面感了。但凡一個傑出的詞人,必然是一個對生活觀察細緻之人,更重要的是,他對人世間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會飽含著赤子般的性情,馮延巳便是如此,否則也不會將女子的心緒刻畫得如此入木三分。

女子整日思君不見君,正在失落之時,忽然聽到喜鵲的叫聲。一瞬間,讓她原本愁悶的心情變得再次跌宕起伏。或許,這一次,他真的回來了吧。

最後淡淡一筆,含而不露,讓女子看到了希望,每個讀者的心似乎也隨之開朗起來。

風乍起,你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