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小時候見過的手工匠人,你還記得啥?讓人落淚的匠人看一次哭一次

由 COCO愛生活 發表于 人文2021-12-27
簡介當下,生活節奏加快,各行各業提出了很多便捷服務,一些東西用壞了扔,扔了買新的,使得我們的生活中找不到老物件,或者來不及承載生活中的故事,得不到傳承就飛灰湮滅

秤不離砣怎麼接下一句成語

當下,生活節奏加快,各行各業提出了很多便捷服務,一些東西用壞了扔,扔了買新的,使得我們的生活中找不到老物件,或者來不及承載生活中的故事,得不到傳承就飛灰湮滅。

鋼筆——修鋼筆的匠人。

小時候見過的手工匠人,你還記得啥?讓人落淚的匠人看一次哭一次

小時候見過的手工匠人,你還記得啥?讓人落淚的匠人看一次哭一次

過去,鋼筆是“幸福四大件”之一。一個學生,整個十幾年的求學生涯中,一支鋼筆就能用到參加工作。至少,我的父母還是這樣過來的。鋼筆壞了,去找修理鋪子,不長一條街,能有5家鋪子,可謂是競爭激烈啊。現在,整個城市,也找不出這種匠人一般的手藝。新聞上報道過北京、青島一些老城區,還能找到這樣的老人,他們十幾歲學習這門手藝,直到現在耄耋之年,手藝無人繼承,經過他們手的,有幾塊錢一支的英雄鋼筆,也有上萬元錢的萬寶龍。他們說,只要有人還願意用鋼筆,只要他們還能幹的動,那他們就會一直幹下去。自從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默默的找到我大學時的鋼筆,走了好幾家文具店,買來墨水,開始用鋼筆書寫,習慣一直保留至今,但是再也找不到修鋼筆的匠人了。

彈棉花

小時候見過的手工匠人,你還記得啥?讓人落淚的匠人看一次哭一次

小時候見過的手工匠人,你還記得啥?讓人落淚的匠人看一次哭一次

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是我珍貴的童年回憶。彈棉花的手藝人走街串巷,吆喝著可以上門服務。一聲聲弦響,發出砰砰的聲音,聲音單調卻好聽。紛飛的棉絮被壓成一條條整齊厚實的被褥,溫暖,厚實,躺在棉花被褥中,是當今的蠶絲被、太空被不能比擬的舒服與安心。

磨剪子磨刀的匠人

小時候見過的手工匠人,你還記得啥?讓人落淚的匠人看一次哭一次

他們走街串巷,也能隨時隨地的工作。他們的吆喝聲非常有韻律:“磨剪子嘞,鏘菜刀……”每當聽到這樣的吆喝聲,都要在家一遍遍的跟著學習吆喝。想想要是學英語有這種跟讀精神,小時候的口語也是頂呱呱呢。

現在偶爾也會聽到有這樣的吆喝聲,往往願意照顧這些匠人生意的,也都是一些老人,經過了歲月的老人。現在的年輕人,要麼很少在家做飯,要麼用“雙立人”,或者“陶瓷刀”,和這些磨剪子磨刀的匠人們也不再會有什麼交集了。

補鍋

小時候見過的手工匠人,你還記得啥?讓人落淚的匠人看一次哭一次

鍋用久了會壞,丟掉難免浪費。就出現了補鍋的師傅們。尤其是春節前的臘月,人們除了置辦年貨,打掃房子以外,還要把用了一年的,破舊的東西重新修補好,所以臘月是補鍋師傅這個行業的旺季。家家戶戶的大鐵鍋拿出去,排著隊。以前的冬天,比現在溫度要低得多,人們動的跳腳,補鍋師傅忙活的一頭大汗。這才是人間的煙火,這才是生活的氣息。

補瓦缸

小時候見過的手工匠人,你還記得啥?讓人落淚的匠人看一次哭一次

住在城市的80後孩子們可能見過瓦缸,但是不知道還有補瓦缸這麼個行業。農村用瓦缸來儲存水,儲存糧食,家家戶戶少不了這個東西,甚至會有好幾口瓦缸。土質差的,燒出來的瓦缸使用中,會出現裂縫。扔了很可惜,就會有補瓦缸的人修補一下,又能繼續使用。

修雨傘

小時候見過的手工匠人,你還記得啥?讓人落淚的匠人看一次哭一次

小時候見過的手工匠人,你還記得啥?讓人落淚的匠人看一次哭一次

哪怕是破的只剩下鋼絲骨架的雨傘到了修傘師傅手裡,一會也能修好。破了洞的可以修補。傘布撕扯破損的,可以選擇布的花色,重新綁紮,煥然一下。然而生活越來與富裕,人們也不再需要去修補一把雨傘了。

做秤

小時候見過的手工匠人,你還記得啥?讓人落淚的匠人看一次哭一次

說到秤,和我們生活中最貼切的應該是買菜的電子秤,居家的體重秤。如果要買一個秤,走進超市或是網購就有琳琅滿目的電子秤可以選擇。在電子精密儀器盛行的今天,一根細長的木杆上掛著黑不溜秋秤砣的桿秤早已退出了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大多數孩子們都沒有見過這些。再過幾十年,當孩子們讀到文學作品中“人心如秤”“秤平斗滿”這些成語時,還能形象地理解“秤”“鬥”的含義嗎?珠三角一些地方在婚禮上用桿秤寄予新人“秤不離砣”美好祝福的習俗還能繼續流傳嗎?

做秤也是一門手藝活。刻度的劃刻,秤桿用料的選擇,提繩的選材。在一些經濟條件好的農村,把手工秤作為鎮宅辟邪的東西,有的作為收藏物件開始儲存。

這些老物件承載了歲月,記錄了社會的發展,或者寫著一代人的經歷。希望這些消失的手藝有人傳承,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我們五千年文化,增添一筆亮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