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反饋的力量》:“明明很努力,就是沒長進”,因為這件事沒做好

由 一語隨行 發表于 人文2021-12-26
簡介二、有效反饋的思維模式是怎樣的基於個人成長與發展的視角,反饋指的是僅為幫助個人或集體取得提高、成長和發展,而被人主動尋求或給出具體明瞭的資訊

敷衍了事的意思是什麼

阿麗和小倩都是公司的辦公室行政人員,雖然兩個人的具體工作有別,但大多都是以寫作為主,比如公司的正式公文、上級領導的工作報告、公司的新聞宣傳稿等。

兩個人差不多同期進公司,但前幾天公司決定將小倩升職為行政部主管。

阿麗得到這個訊息,覺得一定有內幕。因為和小倩在一起共事那麼久,她們兩個人做的工作幾乎是一樣的,而且小倩也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表現,能力看起來也不是特別強。

所以,阿麗心裡很不服,一直耿耿於懷,想不明白為什麼升職的人會是小倩。

結果,有一天,阿麗準備去找部門經理簽字,她站在門外剛準備敲門,聽見部門經理正在和另一個部門經理聊小倩升職的事情。

她偷偷站在門口聽了幾句,經理說:小倩做事謙虛、穩重,這幾年成長特別快,我把工作交給她我很放心,就說工作報告,剛開始她寫的水平也不行,但我每次給她說問題,她都很認真地思考,下次絕對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所以,水平是越來越高。再看阿麗,這孩子就是特別不上心,給她說個什麼,她要麼不聽,跟我狡辯,要麼就是敷衍了事按照我的意思改改,這麼多年一點進步都沒有。

阿麗聽完部門經理的這一番話,雖然當時心裡非常不好受,但也確實解開了心裡的疙瘩,也確實覺得主管的位子應該是小倩的。

但同時,阿麗也陷入了迷茫:自己明明很努力,從來沒掉過鏈子,但為什麼會被上司說沒長進?

答案就藏在經理的話裡,小倩之所以成長快、進步大,並不是因為她天資聰慧,而是因為她懂得接納上司的反饋,並且將反饋作為指導自己進步的指南,而阿麗卻總是把上司的反饋當作批評,不僅不願意真誠接納,還總為自己找開脫的藉口。

所以,兩個人看似都很認真、努力地工作,但最終收穫的成長、能力是截然不同的,而造成這種差距的就是對待反饋的態度。

“明明很努力,就是沒長進”,這種現象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但絕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是因為努力不夠。但其實,努力和進步之間並不是絕對的正比關係,如果你的努力是沒有任何技巧、任何反思、任何創新的蠻幹,那麼你付出千倍萬倍的努力都還會原地踏步。

真正能帶來成長與進步的努力,必須建立在反饋的基礎上。只有積極接納他人的反饋,並且進行深入地反思,才能使得行動不斷最佳化、自身不斷進步。

《反饋的力量》:“明明很努力,就是沒長進”,因為這件事沒做好

一、我們為什麼討厭反饋

說起反饋,任何人都不陌生,不論你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同事、上司、客戶、同學、老師、家長等各種各樣的反饋。但不管這個反饋是由誰發出的,絕大多數人在面對反饋時,都會十分反感。

你一定遇到過從來不發火,但突然情緒爆發、甩臉罵人的領導;你也一定遇到過因為取得了好業績,陰陽怪氣說怪話的同事。

所以,在很多人看來,反饋就是批評,是個人情緒的宣洩,甚至是毫無理性的人生攻擊。對於這樣的反饋,自然能躲多遠躲多遠。

但其實,

反饋並不是透過指責、批評、情緒宣洩等方式指出一個人錯誤所在,讓人產生自責、自自卑、懺悔等感受,而是透過正面或負面的反饋方式,讓一個人變得更好。

你之所以接收到的大部分反饋是指責、批評和情緒宣洩,只不過是因為反饋者沒有掌握正確的反饋方式而已,並不是對方故意詆譭。

所以,在面對來自他人的反饋時,尤其是負面反饋時,要保持冷靜,管理好自身的情緒,因為你要知道,對方的初心一定是希望你變得更好,正所謂“打是疼,罵是愛”,而只有你能客觀對待他人的反饋,才能讓反饋助力自身更好的成長。

《反饋的力量》:“明明很努力,就是沒長進”,因為這件事沒做好

二、有效反饋的思維模式是怎樣的

基於個人成長與發展的視角,反饋指的是僅為幫助個人或集體取得提高、成長和發展,而被人主動尋求或給出具體明瞭的資訊。

首先,反饋中分享的資訊要足夠具體、足夠清晰、易於理解,這樣才能給人期待,讓人採取行動。

其次,反饋是一個雙向過程,一方面要主動尋求反饋,另一方面要及時給出反饋,兩者同等重要。

最後,反饋需要以幫助個人或集體成長為目的,尤其是當某一行為、方法、態度等阻礙了事情的發展,用反饋來幫助人解決問題、提高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否則,反饋就沒有任何意義。

反饋包含正面反饋和負面反饋兩種,正面反饋即透過積極的語言傳遞資訊,而負面反饋多表現為直接指出對方的錯誤。

在很多人看來,負面的反饋才會使人進步,比如,小孩子做錯事,只有嚴厲的批評和懲罰,才會讓他認識到自己錯誤,並且積極改正。但其實,負面反饋往往無法達到使人改變的目的,因為沒有人喜歡被批評,甚至有些人會因為負面的反饋產生很強的逆反心理。所以,如果在他人沒有犯下嚴重錯誤,或導致嚴重後果時,最好不要使用負面反饋的方式,而要採用正面反饋。

但需要注意的是,正面反饋並不是單純地誇獎和稱讚他人,這充其量只能算是認可,真正有價值的正面反饋需要將內容具體化。比如,“我真的很喜歡和你共事”,這是一句表達認可的話,而非反饋,但如果你能告訴對方,你為什麼喜歡和他共事,他身上有哪些優點,這才更能給對方帶來動力,激發對方的潛能,讓他朝著更好的方向成長和努力。

簡而言之,有效的反饋一定要基於幫助個人或集體成長,如果無法給個人或集體帶來改變的動力,那麼反饋就是無效的。要實現有效的反饋,就要多采用正向反饋,並且在反饋的過程中將資訊具體化,因為越是具體,越能使他人受到反饋的鼓舞。

《反饋的力量》:“明明很努力,就是沒長進”,因為這件事沒做好

三、如何扮演好三種反饋角色

在反饋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會扮演三種角色:徵求反饋者、接受反饋者、提出反饋者。

徵求反饋者指的是為了實現自我提升和成長,主動找別人要反饋的人。

接收反饋者指的是接受反饋的人,不管接受反饋是出於主動還是被動,自願還是非自願。

提出反饋者指的是給出反饋的人,不論是主動提出反饋,還是經詢問後提出反饋。

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無時不扮演著這三種反饋角色。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將這三個角色演好,從而幫助自己和他人實現更好的成長?

首先,

不論你充當什麼角色,你都要知道,反饋的有效性必須建立在信任關係的基礎上。

比如,你很尊敬的一位上司或者長輩,不論給你怎樣的反饋,你或許都會格外重視,並且積極採取行動,但如果是一個陌生人,你可能壓根就不會在乎他說了什麼。

所以,信任關係是否牢靠直接決定了反饋是否有效,信任關係越是穩固,反饋才越能被吸收,越能激發一個人做出改變。

其次,你要掌握三種反饋角色在進行反饋時的技巧,這樣才能正確對待反饋,並且利用反饋讓自己不斷進步。

當你作為徵求反饋者主動尋求反饋時,你要先和他人建立聯絡,再開口提問

,因為跟你關係不熟的人,往往不願意也不喜歡提出反饋。

此外,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提問的技巧,問題不能過於寬泛

,比如“我表現如何”,這樣的問題會讓人不知從何說起,或者對反給出的反饋並不是你想要的。相反,如果你說“我等下演講,你看看我的肢體動作是否合適“,這樣就會讓對方有很明確的關注重點,並且能針對重點給你更為高質量的反饋。

當你作為接收反饋者時,不管你收到的反饋是肯定,還是否定,也不管你有沒有主動詢問,內動到底跟你有多大關係,你都要把所接收到資訊收進自己的大腦,並且剋制住如膝跳反應般下意識做迴應的衝動,你必須在深思熟慮之後,再做出處理的決定。

要保持淡定,明確自我價值和自我信念非常重要,因為不是所有反饋都是對的,你不需要因為隨意的一個反饋就隨意做出改變,所以,在面對讓你感到質疑的反饋時,你就需要拿出自身的價值傾向和信念做判斷,到底要不要相信並付諸行動。

當你作為提出反饋者時,你的任務就是關注周圍的每個人,在他們向你提出反饋請求時,你能給出內容真實、具體、客觀的反饋。

需要注意的是,在你向他人反饋時,千萬別說夾心壞話,即給原本非常難聽的話加上讓人接受的內容,使其聽起來順耳一些,比如,先嚴厲地批評對方,然後再說點溫柔的軟話。這樣的做法看似不傷情面、不傷尊嚴,但實際上,時間長了,這會破壞彼此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這會讓對方覺得你嘴裡根本沒有實話。

《反饋的力量》:“明明很努力,就是沒長進”,因為這件事沒做好

總結

在《刻意練習》一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3F法則”,即當你想要提升某項技能時,你要能做到專注(focus)、反饋(feedback)、糾正(fix it)。

其中,反饋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當你為某項技能不斷投入努力訓練時,如果缺乏他人的反饋,你很難進步,所以,要想快速掌握一個技能,就必須在專注練習的同時,積極尋找他人的反饋,並且根據反饋進行糾正,這樣才能又快又好的成長和強大起來。

由此可見,

反饋在我們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如果不懂尋求反饋,不能接納反饋,那麼你只能在自以為是的小世界裡打轉,很難大步向前。

所以,

讓一個人實現改變和突破的,往往不是努力,而是能否正確面對和應用來自他人的反饋。如果你覺得自己“明明很努力,但就是沒長進”,那麼問題可能就出在缺乏反饋上,因為不管你喜不喜歡反饋,每個人都是在反饋中成長起來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