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明代詞論家的觀念:婉約為正,豪放為變

由 諸葛倩講三農 發表于 人文2021-12-24
簡介由此觀之,王世貞基本上是以婉約為正,豪放為變,只是對個別詞人的分辨更細緻了些,當然王世貞把溫韋劃分為變體的做法也遭到了後人的批評:清人王士禎曰:“拿州謂蘇、黃、稼軒為詞之變體,是也

吹皺一池春水關卿何事意思

詞論家以婉約和豪放劃分詞體風格,並以“婉約”為本色當行的詞學觀,很自然引發了詞學上的“正變之爭”。正變觀念最早產生於漢儒對《詩經》的詮釋,《毛詩序》論“詩六義”提出了“變風”、“變雅”的概念:“至於王道衰,禮儀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後代詩論家把《詩經》中的“風”分為“正風”、“變風”:把大、小雅分為正雅、變雅。這種“正變”論,實際上是根據時代政治,把產生於盛世的詩歌稱為正風,正雅:把產生於衰亂之世的詩歌定為“變風”、“變雅”。經學家本身對“變風”、“變雅”的創作現象持肯定的態度,但漢以後的詩論家在使用“正”、“變”的概念時,就有了褒貶抑揚的含義,“正”代表正統、正宗、正體,“變”代表旁流、變格、變體。這些詩學概念對名人的詞學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明代詞論家的觀念:婉約為正,豪放為變

明代詞論家一般都以婉約為正,豪放為變。自張挺以婉約與豪放劃分詞體後,詞論家們繼續以正變來劃分詞人和詞體風格,王世貞《藝苑後言》曰:“溫飛卿所作詞曰《金奎集》,唐人詞有幾曰《蘭畹》,蓋皆取其香而弱也。然則雄壯者,固次之矣。”王世貞在《藝苑厄言》直接引用何良俊的詞話“樂府以嗷徑揚厲為工,詩餘以婉麗流暢為美”,王世貞不僅表現出崇婉約抑豪放的美學旨趣,而且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正體和變體這一詞學範疇:李氏、晏氏父子、香卿、子野、美成、少遊、易安至矣,詞之正宗也。溫韋豔而促,黃九精而險,長公麗而壯,幼安辨而奇,又其次也,詞之變體也。

明代詞論家的觀念:婉約為正,豪放為變

詞至辛稼軒而變,其源實自蘇長公,至劉改之諸公極矣。南宋如曾規、張掄輩應別之作,志在鋪張,故多雄麗。稼軒輩撫時之作,意存感慨,故饒明爽。然而被情致語,幾於盡矣。王世貞雖然沒有正面提出以婉約為正,豪放為變,但他的這種以風格區分為劃分的標準還是很明顯的,王世貞把李氏父子、晏氏父子、柳永、張先、周邦彥、秦觀、李清照劃為詞的正宗,與張蜒的詞學觀是一直的。把溫庭纜、韋莊、黃庭堅、蘇軾、辛棄疾歸為變體,並對其進行了細緻地分析,溫庭績和韋莊作為《花間詞》作者,一直都視為婉約詞的鼻祖,而王世貞認為“溫韋豔而促”,“豔”是指締豔,“促”是指促碎,王世貞曾謂:“《花間》猶傷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關卿何事。’與未若陪下小樓吹徹玉笙寒,詞語不可聞鄰國’,然是詞林本色佳話。”

明代詞論家的觀念:婉約為正,豪放為變

《花間集》中的詞都是小令,詞調句式短小,語句之間跳躍性強,詞意不是很連貫,由許多的片段構成,給人以急促破碎的感覺,而馮延巳詞《渴金門》(風乍起〉和李瑕詞《演溪沙》(高高香銷翠葉殘)所敘寫的是一個完整的閨閣故事,畫面連線自然,情節流暢。這可能是王世貞把溫韋劃入“變體”的原因。其實,王世貞這一觀點其深層原因是敘事性文體對抒情性文體的滲透,是以曲來看待詞體。與前面的詞學家一樣,王世貞把黃庭堅的詞視為“精而險”,對此,《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也指出:“黃庭堅詩峭拔奇麗,自為門徑,入詞乃非當行。”黃庭堅是江西詩派的領軍人物,詩風“峭拔奇麗”,以詩入詞,自然非本色。晃補之雲:“黃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是當行家語,是著腔子唱好詩。”

明代詞論家的觀念:婉約為正,豪放為變

王世貞繼承前人的詞學理論,把黃庭堅詞歸為變體是理所當然的。同樣,與之前的詞學家一致,王世貞也把蘇辛歸為一派,並認為辛詞源自蘇詞,但又認為“長公麗而壯,幼安辨而奇”,是指蘇軾的詞清麗而雄壯,辛棄疾的詞明晰而雄奇。在指出蘇詞和辛詞藝術特點不同的同時,王世貞放為這二者皆能達到“氣象恢宏”的藝術效果。由此觀之,王世貞基本上是以婉約為正,豪放為變,只是對個別詞人的分辨更細緻了些,當然王世貞把溫韋劃分為變體的做法也遭到了後人的批評:清人王士禎曰:“拿州謂蘇、黃、稼軒為詞之變體,是也。謂溫、韋為詞之變體,非也。夫溫、韋視晏、李、秦、周,譬賦有《高唐》《神女》,而後有《長門》《洛神》:詩有古詩錄別,而後有建安、黃初、三唐也。謂之正始則可,謂之變體則不可。”

明代詞論家的觀念:婉約為正,豪放為變

王世貞以婉約為正豪放為變的詞學觀念很快得到了詞壇的認同,同時代的劉鳳在《詞選·序》雲:“以綢繆婉安、懷思綿遙自、蘊藉風流、感結悽怨、豔冶者逸為工,雖有以激梟橋鍵、雄舉典雅為者,不皆然也。”徐師曾在《文體明辨·詩餘》雲:“至論其詞,則有婉約者,有豪放者。婉約者欲其辭情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蓋雖各因其質,而詞貴感人,當要以婉約為正。否則雖極精工,終乖本色。”徐師曾從詞體感染力的角度推崇婉約詞為正、豪放詞為變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明代詞論家的觀念:婉約為正,豪放為變

王驥德對詞體風格的看法更為尖銳,他在《曲律》卷四中認為:“詞曲不上雄勁險峻,只一味撫媚閒豔,便稱合作。是故蘇長公、辛幼安並置兩底,不得入室。”王驥德認為蘇辛之豪放詞連登堂入室的資格都沒有,雄勁險峻的詞風不是本色當行,詞壇只允許一種風流撫媚,閒雅香豔的婉約詞流行。

明代詞論家的觀念:婉約為正,豪放為變

崇婉約抑豪放、以婉約為正豪放為變的風氣也影響了詞家們對詞作的選編意識,茅膜在《詞的·凡例》中強調:“幽俊香豔,為詞家當行,而莊重典麗者次之:故古今名公悉多鋁作,不敢攔入。”編寨者選詞的標準非常明確,本色當行的幽俊香豔詞作為首選,即使是古今名公的莊重典雅之“鋁作”,亦不敢選人。與茅膜的選詞觀念一致,沈際飛在其編篡的《詩餘別集》序言曰:“夫調章縛採,昧H奧塞芳,詞家本色。則掀雷抉電,瞠目張膽者,大雅罪人矣。”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