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三國成語故事:忿不思難

由 燦爛海灘 發表于 人文2021-12-24
簡介”呂布為何會聯合王允誅殺董卓,不少人談及原因時會不由自主的提到貂蟬,這分明是受了小說、傳說的影響

忿然作色是成語嗎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布傳》,時間是在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所牽涉的人物有兩個,分別為董卓和呂布。原文如下:

三國成語故事:忿不思難

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稍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卓自以遇人無禮,恐人謀己,行止常以布自衛。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為卓顧謝,卓意亦解。由是陰怨卓。卓常使布守中合,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三國成語故事:忿不思難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呂布鞍馬嫻熟,膂力過人,被譽為飛將。不久擢升為中郎將,封都亭侯。董卓自知對人刻薄寡恩,唯恐別人算計自己,出外或在家都讓呂布保衛自己的安全。但是董卓生性剛烈、心胸狹小,一時氣憤就會做出不顧後果之事。

三國成語故事:忿不思難

董卓曾經為了一件小事非常生氣,隨手拔出手戟刺向呂布,被呂布機敏躲開,併為這件事情向董卓道歉,董卓的怒氣也就消了。但呂布自此暗恨董卓。董卓常派呂布看守他的家眷,呂布趁機與其侍婢有染,害怕事情敗露,心中惴惴不安。

三國成語故事:忿不思難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董卓的性格特點之一,叫做“忿不思難”,意為在極其憤怒的情緒支配下,做出一些不顧後果的事情。這句成語最早見於《論語》的“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三國成語故事:忿不思難

呂布為何會聯合王允誅殺董卓,不少人談及原因時會不由自主的提到貂蟬,這分明是受了小說、傳說的影響。在《三國演義》中,王允巧施連環計,用貂蟬使得董卓與呂布反目。而在民間傳說中,貂蟬更是呂布的妻子,與呂布失散後被王允收養。之後王允採用連環計,呂布因此誅殺了董卓。

三國成語故事:忿不思難

不過,這些故事雖然很生動,但卻是虛構的。在真實的歷史當中並沒有貂嬋這個人物。故此,董卓之死也不是因為所謂的連環計。呂布與王允聯合誅殺董卓的真正原因,便出自上面介紹的這個成語當中,是董卓“忿不思難”的性格導致呂布的憎恨,最終與州里王允聯手,這才誅殺了董卓。

參考書籍:《三國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