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李雪君‖贛州城,我若回到南海邊,依然會想你...

由 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 發表于 人文2021-12-23
簡介古城牆是贛州從西津門沿章江至八境臺,再沿貢江至東河大橋頭(原百勝門),全國惟一儲存的宋代磚城,是中國宋代文化古蹟中的一件孤品

恍如隔世又似經年是什麼意思

欄目:文棚

君臨贛州城(散文)

旅行是飽滿的生活醍醐,生命本身就是一場修煉,雨打芭蕉,滿樹花開,都是人間好風景。

凡事當決定以後,最困難的那部分已經度過,就像這次的夏日西行。聚陸豐的一路文友,從深圳坐火車,在炎熱的夏天直往江西贛州市,歷經六個半小時,終於到達目的地。有時候暈車的我,這次竟然輕鬆飛躍千山萬水。午後,火車終於到站,贛州之行從一座古城牆下啟行。

贛州簡稱“虔”,也稱“贛南”,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門,也是全國紅色文化傳新區和著名的紅色旅遊目的地。

頂著夏日的熱情,我們首程踏入“湧金門”。古老的城門位於杭州西湖西岸南路,是古代杭州西城門之一。始建於五代吳越國,清泰三年(936),文穆王錢元瓘開鑿湧金池,引西湖水入城,故建湧金門。

池在城內,宋人《雲麓漫鈔》記載:此處古代曾有金牛湧出,因而得名。“湧金門”也稱小金門,宋代詩人楊萬里有詩“未說湖山佳處在,清晨湧出小金門”就是寫湧金門。導遊侃侃而談,帶領我們拾階而上,雄偉莊嚴,朱樓碧瓦的“八境臺”繼而呈現。

八境臺建於北宋嘉氈年間,依城牆建造,共三層,屹立在章貢兩江匯合處的古城牆上。我們登臺遠眺,江門碧波白帆、綠樹紅樓,一覽眾山小。沿牆書有介紹,在八境臺上所見的八景是:三臺鼎峙、二水環流、玉巖夜月、寶蓋朝雲、儲潭曉鏡、天竺晴嵐、馬崖禪影、雁塔文峰。

果不其然,我們登上最高景臺,建於城外的山水田園之美、城內的亭臺樓宇盡收眼底。江風迎面撲來,使人心曠神怡,一天的疲憊頓時消失殆盡。

陶醉於美景的我們在愉悅中迎來了落日餘暉。贛州市江邊絢麗的霓虹燈讓我們徹底放鬆了一天緊促的步伐,沿著江邊散步,確實另有一番滋味,談是意深,道是情長。小憩於江邊茶館,贛州的綠茶,跟家鄉的青普茶有無過之勝有之,其清淡略帶苦甘,有滲人心田之香。帶著晚餐的“辣”,清茶的“香”,臍橙的“甜”,文友門進入了沉醉的美夢。

當晨曦的光束照在我們臉上的時候,我們已經步行在古城牆 下談古論今。古城牆是贛州從西津門沿章江至八境臺,再沿貢江至東河大橋頭(原百勝門),全國惟一儲存的宋代磚城,是中國宋代文化古蹟中的一件孤品。

斑駁的城牆磚瓦,倒映著一個時代的歷史輝煌,每一塊青磚都附有宋代朝廷的印記,奇觀顯赫。古城牆的古蹟帶給我們是一種對先人的肅然起敬。

李雪君‖贛州城,我若回到南海邊,依然會想你...

位於贛州城西北的賀蘭山上的鬱孤臺,是古城區的制高點。取其地樹木蔥鬱、山勢孤獨而名鬱孤臺。在唐代宗時就有記載,距今已有1200多年。宋代詞人辛棄疾在贛州任江南西路提點刑獄時,曾留有名作《菩薩蠻·鬱孤臺下清江水》一詞,鬱孤臺從此名揚海內。也曾在《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又寫道: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先人的詩篇綻放在夢裡,埋藏在記憶的深處,在觸景生情時敲響來世的古鐘,其意韻教人蕩氣迴腸。

李雪君‖贛州城,我若回到南海邊,依然會想你...

攀登“通天巖”之行,真正的讓我們感覺到了“前有古人,後有來者”的驚心動魄。山谷深處陰雨迷茫,山谷外的“情人谷”幾乎是晴空一片,幾位恐高俱怕過鐵索橋的文友已經止步于山谷外歇腳。而堅持直上“通天勝境”的,到後來僅是我們一個小部隊連。感謝自己從小在海邊奔跑歷練出來的好體質,追隨導遊的腳步, 我們沿路經過臺階水流,山洞瀑布,直上雲霄。

通天巖風景名勝區位於贛州市西北郊6。8公里處,石窟開鑿於唐朝,興盛於北宋,至今保留著唐朝至宋代的石龕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國的摩崖題刻128品,被專家譽為“江南第一石窟”。山岩沿途峭壁多次記載古今前赴後繼攀登者之跡。“觀心巖、忘歸巖、龍虎巖、通天巖、翠微巖”五大巖洞文化底蘊豐厚、歷史遺蹟豐富。

沿坡而上,石壁上記載:蘇軾落職過虔(即贛州)時,曾多次遊覽通天巖。宋代秘監陽孝本(字行先)及進士李存自熙寧年間辭官從京師還贛後,曾隱居通天巖20年之久。

至今這裡還儲存有陽行先、蘇東坡、李存3尊刻像,並有東坡真跡。

走進蔣經國先生在通天巖的避暑山莊,是整座通天巖旅遊盛點。位於章江古城牆處的蔣室山莊和蔣經國舞廳,是1940年蔣經國主持興建的仿俄式磚木結構建築,面積為170多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魚鱗板牆,板瓦屋面,其建築的先進理念大氣、原始、靜謐。

走進幽靜的木製兩層樓閣,文友們自然而然放輕腳步,唯恐驚恐了這千年的山谷靈氣,更怕自己的一絲不敬擾亂了這份唯美。

閣樓內是蔣經國與家人的合照,照片上的人影禁錮在時間的框架裡,在光的陪襯下,成為陳年的光景。玻璃櫃陳列的戰袍,還有無一不木製的一系列傢俱,都呈現著歷史的載冊輝煌。窗外的雲霧繚繞,我一時恍如隔世,自己在這一刻猶如是墜落人間的仙子,如夢如痴。

站在蔣室故居面前,仰望蔣經國先生親手栽培的玉蘭樹下,思緒穿越到上個世紀。想象蔣先生與家人在每個晨曦下,黃昏後棲於樹蔭下,或倚靠在亭閣旁,感懷於大自然賦予的清涼世界,多麼的愜意!

夕陽霞浦光照樹梢,我坐在白玉蘭樹下,此情此景,耳畔彷彿有人在輕聲吟起中唐 王維的詩句:“獨坐幽莫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從山岩下來,已近黃昏,回望雲霧縈繞的最高處,我們撣甩玄幻,悠然下山。

南懷瑾曾經說過:“看花要將花的精神收到自己的眼神中來,看山水,要將山水的精神放入到自己的眼神中來”,“千般滋味嚐遍之後,唯有平淡可伴流年”。時光飛馳,景漸變。經年悲喜,淨如鏡。君臨贛州城,悠哉!

我若回到南海邊,依然會想你。

(文棚是一個以散文為主的共享平臺,面向全球華人開放,供作者、讀者轉發推送。其“寫手”欄目向全國徵集好稿,外地來稿不論公開發表與否,皆有可能採用。凡當月閱讀量達6500次,編輯部打賞100元/篇。請一稿一投。投稿郵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內。非簽約作家請註明真實姓名、聯絡方式及銀行賬戶全稱、賬號。)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編輯:徐向東

◆二審:藍運良

◆三審:魏禮軍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