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千年遼墓壁畫裡隱藏的“一國兩制”

由 人間正道 發表于 人文2021-12-22
簡介漢人竟成了契丹人的統治者988年,在遼景宗去世6年後,遼朝太后蕭燕燕已完全掌控了局勢

餓莩遍野是什麼生肖

作為中國北方一個極為特殊的王朝,遼朝對中國的一大貢獻是推行了“一國兩制”。如今,在河北、內蒙古、遼寧等地的遼代墓葬裡,那些屢經劫難倖存的壁畫,就像無聲的“老照片”,鮮活逼真地反映了遼代“一國兩制”下與眾不同的貴族生活與市井百相……

胡漢“混搭習俗”風靡一時

曾幾何時,建立強大遼朝的契丹族,是中原漢族史籍裡一個揮之不去的“符號”——從某種意義來說,它代表的是蠻荒、殺戮與征服。今河北宣化恰恰位於燕雲十六州,這裡的漢人都曾臣服於遼朝的統治之下。按照俗套的邏輯推測,宣化一定會上演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壓迫的民族鬥爭。而真實的歷史究竟怎樣呢?遼墓壁畫告訴我們:它的精彩遠遠超出想象。

宣化遼墓文物的出土,源於一個很偶然的事件——當地農民在這塊田野澆地時發現,無論怎麼澆水,水都立刻滲透得無影無蹤。當考古工作者介入後,一個龐大的遼代古墓群就此浮出水面,一下轟動全國。這些古墓的主人,是漢人的富貴豪族張世卿。

很多人驚訝於該墓葬出土的一千年前的葡萄和半瓶清香撲鼻的葡萄酒,但壁畫透露出更多的歷史資訊,這些漢人家族墓室,赫然出現了許多髡髮的契丹人物形象:門吏、車伕、舞伎、侍者……還有髡頂垂髫的契丹孩童與梳雙抓髻的漢人小兒一同嬉戲的場面。在一幅《備茶圖》中,一名契丹男子正與一名青春妙齡的漢人女子眉目傳情……

千年遼墓壁畫裡隱藏的“一國兩制”

張世卿家族墓壁畫

就在張世卿家族墓葬的附近,還出現了一座更加令人意外的墓葬:男性墓主人是契丹族,女性墓主人則是信仰佛教的漢族人,這是一座典型的胡漢通婚、各按其俗的合葬墓,在全國也是首例。

在遼代,宣化一直是漢人聚居的重鎮,為何在宣化漢人遼墓裡出現如此多的契丹族元素呢?那麼,契丹人的墓葬裡是否會有漢族文化元素呢?

從宣化出發,向東北方向越過長城,直線距離大約500多公里,便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當年遼朝心臟地帶、著名“五京”之一的上京地區。青龍山鎮東北10公里處的斯布格圖村的西山南坡,林木繁茂,泉水清幽,這裡便是出土“黃金面具”之墓的主人——被稱為“東方睡美人”的遼朝陳國公主和駙馬的合葬地。

“契丹家住雲沙中,耆車如水馬若龍。春來草色一萬里,芍藥牡丹相間紅。大胡牽車小胡舞,彈胡琵琶調胡女。一春浪蕩不歸家,自有穹廬障風雨。”姜夔《契丹風土歌》中描繪的狂野奔放的草原風情,在陳國公主和駙馬墓壁畫中表露無遺。

在濃郁熱烈的草原風情中,陳國公主墓室裡果然出現了大量漢族文化元素:壁畫裡一個漢人裝束、雙髻垂於耳後的圓臉中年漢人女僕,正和一個契丹男僕一起為主人服務;陳國公主和駙馬的銀冠上,出現了道教的太極圖和真武、元始天尊形象;墓誌志蓋四周刻有十二生肖圖,都著人身漢式裝束,寬衣博帶,袍笏拱立。此外還有80枚木質圍棋子,一串蠶蛹形琥珀佩飾,讓人想到“化蝶”的愛情故事。

千年遼墓壁畫裡隱藏的“一國兩制”

陳國公主墓前室東壁壁畫

在遼代,受漢文化影響,人死後都實行土葬,並將死者生前的生活方式一併帶入墓中。相隔千里的這兩處遼墓壁畫,展現了中國歷史上神奇的一幕——在一個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裡,漢人“土豪”生活與契丹元素,契丹貴族生活與漢族元素,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如果要尋找契丹人和漢人之間這種“混搭習俗”的原因,恐怕還得從遼朝的“一國兩制”說起。

“一國兩制”啟迪後人治國智慧

千年之前的遼朝,也實行“一國兩制”。有人甚至認為,遼朝對中國最大的貢獻就是它推行的“一國兩制”,它為後來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朝代如元朝、清朝等,提供了一個最早的成熟參照樣板。

說起遼朝的“一國兩制”,有一個名為韓知古的漢人不能不提。他是遼朝最早受到朝廷重用的漢人之一,而他的家族也是遼朝最為顯赫的漢人家族,他的孫子韓德讓甚至一度把持了遼朝的實質大權。

讓漢人管理漢人,是遼朝立國之初就有的一個創舉。當時契丹境內漢人很多,一部分是因避唐末之亂逃去的,一部分是被契丹擄掠的。韓知古6歲時就被擄去北方,但“因禍得福”,後來作為陪嫁的奴臣,隨述律平(淳欽皇后)一起進入遼朝皇宮,得到皇帝耶律阿保機的賞識,成了高階參謀。以後阿保機又委任他為總知漢兒司事,負責管理境內的漢人和制定禮儀。

不過,境內日漸增多的漢人以及漢文化的衝擊,讓阿保機有些始料不及。而客觀存在的地理環境和“車馬為家”的生活習俗,以及長城內外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巨大差異,也讓阿保機不可能完全複製漢人的生活方式。於是他接受一位漢人謀士韓延徽的建議,在境內建立了許多州縣城堡(又名“頭下軍州”),將漢人集中起來,保留他們原有的習俗。頭下軍州是遼朝特別設定的一種行政機構。《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錄》提到了阿保機建立頭下軍州的情況:“是時,劉守光暴虐,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阿保機乘間入塞,攻陷城邑,俘其人民,依唐州縣置城以居之。”

早在唐朝末年,日益強大的契丹族屢屢南下侵擾漢地,並以俘掠的漢人建置城寨,這些早期的城寨大都隸屬於各級軍事貴族,成為頭下軍州的早期雛形。《遼史·地理志序》在解釋頭下軍州的緣起時說:“以征伐俘戶建州襟要之地,多因舊居名之,加以私奴,置投下州。”這裡的“投下州”就是頭下軍州。可以說,頭下軍州管理模式的成功,為遼朝在被征服的渤海國和燕雲十六州實行“一國兩制”奠定了基礎。

938年,後晉皇帝石敬瑭給他的“父皇帝”遼太宗耶律德光獻上一份大禮——登記燕雲十六州田產和戶口的“圖籍”,從此遼朝按籍索賦,按圖徵稅,正式成為該地的新主人。這片土地不但地域遼闊、人口密集、經濟發達,還是交通樞紐、戰略要地。

燕雲十六州包括了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北部的範圍,它的最北面是以北太行山、長城與遊牧的契丹人為界,漢人人口超過40萬戶,人口總數遠遠超過了遼朝腹地的10萬多戶契丹族,成為遼朝第一大民族。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漢人,成為遼朝統治者面臨的重大課題。在這種背景下,“因俗而治”的政策出爐:燕雲十六州啟動漢人管理模式,契丹則延續部落式舊制,這就是“以國制(遼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遼史·百官志一》),遼朝自此正式開始了“一國兩制”的管理模式。

“官分南北”是“一國兩制”的基本行政框架,“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遼史·百官志一》)。也就是說,“北面官”統領契丹各族,“南面官”管理漢人事務。韓知古的兒子韓匡嗣,便是遼朝“一國兩制”實行後最早被任命的漢官之一,他從上京留守到南京(今北京)留守,最後做到西南面招討使。

遼朝滅亡100年後,契丹皇族後裔、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九世孫耶律楚材,已成為一個地道的儒者。當時蒙古貴族以征服者的姿態駕臨中原,有人向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建議:“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幸虧耶律楚材極力勸阻,中原才免遭成為蒙古人馬場的厄運,耶律楚材老祖宗的治國理念在百年之後依舊產生著影響。

遼朝的“一國兩制”,也為後來中國的大一統奠定了某種制度基礎,在元朝、清朝的治國方式上,也能看到遼朝的影子,比如說元朝在西南地區實行的“土司制度”、清朝在蒙古推行的“盟旗制度”,都可看到遼朝“一國兩制”治國思想的影響。

漢人竟成了契丹人的統治者

988年,在遼景宗去世6年後,遼朝太后蕭燕燕已完全掌控了局勢。承平日久,身為“馬球球迷”的她決定組織一場馬球比賽,以弘揚契丹人的尚武精神。蕭燕燕就是《楊家將》裡大名鼎鼎的蕭太后的原型,曾經給大宋朝施加了相當大的壓力。

有意思的是,韓知古家族的第三代傳人韓德讓也是這次馬球比賽的出場隊員之一,他摩拳擦掌,準備在“老情人”蕭燕燕面前好好秀一把球技。當他意氣風發地準備打馬出場時,旁邊一位名叫胡裡室的契丹貴族的馬突然向前一躥,撞在韓德讓馬的屁股上,馬一驚之下將韓德讓掀翻在地。氣急敗壞的蕭燕燕不顧王公貴族們的勸阻,立刻將胡裡室斬首,讓眾位大臣看得目瞪口呆。

因為蕭燕燕的做法不符合常理。在“一國兩制”的體制下,契丹人比漢人地位高。契丹人毆打漢人,最多賠幾頭牛了事;而漢人毆打契丹人則要處死,親屬還要沒入宮中為奴婢。因此,韓德讓的出現,讓“一國兩制”有了新突破——契丹人也可以因為與漢人發生衝突而被處死。

其實韓德讓早已進入遼朝的權力中樞,權勢超越了一般契丹貴族。在與宋朝軍隊作戰的高梁河戰役(979年)中,韓德讓因死守城池有功,榮升南院樞密使,成為遼朝最有權勢的漢人。就在這場馬球比賽後的第六年(994年),韓德讓更是官拜大丞相,兼南北樞密使,成為遼朝除太后、皇帝之外的“三把手”。

在歷史上,有關韓德讓和蕭燕燕的“緋聞”一直鬧得沸沸揚揚。982年,遼景宗突然病逝,面對虎視眈眈的諸王宗室,蕭燕燕找來韓德讓,讓他幫忙穩控局勢。她指著自己12歲的兒子——新任皇帝耶律隆緒,對韓德讓說:“吾嘗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蕭燕燕年輕時曾與韓德讓有婚約,後來遭“棒打鴛鴦”,被景宗選為妃子,所以才出此言——這是宋人路振在《乘軺錄》中的記載。這些事是真是假,一直是個歷史謎團。此後兩人同案而食,並坐駝車,形影不離。耶律隆緒也拿韓德讓當父親一樣看待,每天問候起居,離老遠便“下車步入”。

遼朝的重要官職一般由契丹貴族出任,漢人可做南面官,卻絕無出任北面官的可能。韓德讓卻以漢人身份集南北樞密使於一身,這是遼朝“一國兩制”行政體系執行50多年後的重大突破。

當遼朝的漢化步入“快進模式”時,遼朝的國力也迅速得到提升。韓德讓之後,遼朝選官任賢,不分胡漢,確立了科舉制選官制度。漢人幫助契丹創造了文字,漢文也和契丹文一樣,成為官方通用文字,漢語則成了通用語。隨著版圖擴大,遼朝的影響越來越大,其影響力透過“絲綢之路”傳至西方,讓很多國家誤以為契丹為中原正統,直到現在,一些國家仍把中國譯為“契丹”。

千年遼墓壁畫裡隱藏的“一國兩制”

張世卿家族墓壁畫

1004年,在韓德讓的陪同下,蕭燕燕親率20萬大軍徵宋,在澶州立下城下之盟——這就是著名的“澶淵之盟”。征戰歸來後,韓德讓還有了一個契丹化的新名字:耶律隆運。5年後,蕭燕燕病死,葬在今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的乾陵。兩年後,韓德讓病故,遼聖宗耶律隆緒親自出殯,行與祭拜母后一樣的大禮,將其葬於乾陵之側。於是,遼朝皇陵出現了一座漢人陵墓,也算是歷史上的一大奇觀。

壁畫是連環畫式的“老照片”

現今發掘的遼墓主要分佈在內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及東北地區,不過許多遼墓都慘遭盜毀,就連遼朝三大陵地之一的慶陵也未能倖免。所幸盜墓賊不感興趣的壁畫卻倖存下來,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畫連在一起,恰如連環畫式的“老照片”,真實再現了千年前遼朝人的生活場景。

在遼朝“一國兩制”制度下,契丹文化和漢文化相對獨立又相互影響,它們之間的交融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在宣化,吃著鮮果、品著葡萄酒的豪族張文藻的日子就過得很滋潤。此時燕雲十六州歸附遼朝已近百年,作為遼朝“一國兩制”的“試驗田”,該地的經濟和文化均獲得較大發展。張文藻父子兩代靠辛勤勞作,經營果樹田產,走在了致富的前列。

不過,張文藻侄兒張世卿的生活質量又遠遠超過他了:十二個頭戴黑色無腳幞頭、身穿圓領窄袖長袍的樂手,正用篳篥、腰鼓、大鼓、琵琶、橫吹、笙、簫等樂器吹奏各種美妙的樂曲——這是張世卿墓壁畫中惟妙惟肖的《散樂圖》,說明墓主人已從單純的物質享受上升到了精神層面。“富”已不是他的追求目標,“貴”才是他的最終願望,能不能有個一官半職呢?

機會終於來了。遼道宗大安四年(1088年),遼朝境內連年遭受蝗旱雪霜之災,糧食歉收,餓殍遍野,宣化也未能倖免。朝廷自顧不暇,只好求助民間,頒佈了一項用官位換錢糧的《入粟補官法》。張世卿慷慨解囊,一次性拿出2500斛(約合150噸)穀物救災,被皇帝特授“右班殿直”的散官,從此成了吃皇糧的“國家公務員”。

與此法同時頒佈的還有一項政策:在上京和南京重災區,“許良人自鬻”,不管契丹人還是漢人,吃不上飯都可賣身為奴,張世卿自然也買了很多,壁畫中的契丹人顯然就是他買來的奴僕。做著遼朝的官,使喚著契丹奴僕,用著契丹特色的器皿,在濃郁的契丹氛圍中,張世卿找到了貴族般的感覺,或許在骨子裡對遼朝也有了強烈的認同感。

遼乾統三年(1103年)四月二十九日——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生日這天,張世卿感念皇帝恩澤,召來一大批僧尼,在自己的私家佛堂舉行了盛大的誦經儀式。當地善男信女聞風而至,在鮮花和伎樂營造的氛圍中享受著免費的美饌齋食,這也讓張世卿在人前感到風光無限。

張世卿家族墓葬裡的壁畫記錄了他生前的這些風光之事。但如果與陳國公主和駙馬比較起來——他們墓葬有大量展現輕裘肥馬、前呼後擁遊獵場景的壁畫以及金銀珠寶等貴重隨葬品,宣化“土豪”出身的張世卿自然沒有那種貴族氣派。所幸後來張世卿的長孫張伸娶了耶律氏女子為妻,跟遼朝國姓搭上了關係。

讓習俗迥異的民族在社會程序中自然融合,遼朝較好地把握了分寸,從而延續了200多年的國運,“一國兩制”的治國理念註定會在中國歷史上寫下光輝一頁。而它留給世人的諸多驚歎,以壁畫的形式得以留存,成為值得後人挖掘、借鑑的珍貴遺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