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從《史記》的創作意圖讀司馬遷

由 疏影林下 發表于 人文2021-12-19
簡介我想,司馬遷是真的很悲傷,自己恐怕也成為讓偶像孔子感到恥辱的人了吧

草創未就的就什麼意思

不得不說,在我過去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中,古代文學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喜歡而模糊的存在。同樣的,司馬遷對我來說和孔子、李白杜甫一樣,只是書上的一個名字,是活在幾千年前的人。所以我常常會出神地想到,何其有幸,能夠學習古代文學,讓我認識了一群鮮活而可愛的古人。

認識司馬遷,我是從《報任少卿書》開始的。

此篇之所以創作,是因為任安這個人。任安因戾太子劉據謀反的事得罪了漢武帝即將被誅殺,於是寫信給好友即司馬遷,讓其在漢武帝面前求求情。而此時的司馬遷,因李陵事下獄,受宮刑,自身安全尚難保障,又怎敢再觸天子逆鱗,於是他回信表以愛莫能助的心情。我想,任安求助得真及時,信來得真及時,因為這給了司馬遷一個抒發自我的出口。恥辱與使命、艱難與理想的相互交織,他可能早就需要這樣一個宣洩口了。

深入認識司馬遷,是來自《太史公自序》,老師不惜花費精力幾近全文講解的《太史公自序》。

所以,我想結合兩篇文章,從司馬遷創作史記的意圖入手,談談我對司馬遷的一些認識。

司馬遷創作史記,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家族世代為史官,發揚家業的責任感。

司馬遷的家族,世代都是史官。《太史公自序》中說得很清楚:“司馬氏世典周史”,司馬談也說:“餘先周室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所以,司馬遷成為一個史官,是必然的事情,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司馬遷二十歲遊歷全國時,就已經非常有意識地在收集民間資料了。古人重視家族興衰,讀書考取功名除了可以讓自身飛黃騰達以外,還可以“光耀門楣”,所以司馬遷這個史官當得好不好,有沒有作出什麼特殊偉大的成績,不光是為自己留名千古,還可以振興家族。為什麼這麼說呢?在其父司馬談看來,他們家世代家業是非常輝煌的,而今只是“後世中衰”,所以,臨終之時,含恨囑託,讓司馬遷做一個優秀的史官,是為了“續吾祖矣”。可我覺得司馬遷看得更深刻,在《報任安書》中,他寫道:“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蓄之,流俗之所輕也”。由此可知,司馬遷其實並不認為自己祖上有多麼輝煌,祖上所業,與卜祝只差那麼一點點。所以才更要振興家族的名聲,讓世人看得起史官這一職業。

二。身為史官的強烈使命感。

史官一職,在夏代的奴隸制國家機構中已經存在。史官的存在,就是為了記錄和編撰歷史。大概後世的史官會迎合皇帝,但司馬遷之前的史官大多是堅守職業操守的。史官的職業操守,從下面這個故事中可見一般:“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所以司馬談作為史官,在“天子始建漢家之封”這樣重要的有歷史性的日子裡,居然只能“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由此看來,他不得皇帝重視,“後世中衰”倒是真的了。)就是這樣的一件事,讓他“發憤且卒”。這是怎樣強烈的職業使命感啊!而司馬遷呢?他所處的時代,用其父的話來講,是“自獲麟以來四百餘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所以司馬遷認為“臣下百官力誦聖德,猶不能宣盡其意。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主上聖明而德不布聞,有思之過也。且餘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在他看來,並非只有在禮崩樂壞、世風日下的時代需要有人作書來撥亂反正,在漢朝這樣強盛一統的時候,記述天子盛德、讚揚功臣良將、著重賢能治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並且作為孔子的景仰者,司馬遷還認為“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小子何敢讓焉。”司馬遷認為時代發展是有規律的,所以在這個五百年交際的時代,是該有人來繼承發揚周公與孔子的精神了,而他也毫不謙虛,“沒錯,我就是要做這樣的一個人。”捨我其誰的氣概也是很有趣了。史官何其多,可是他有這樣的職業光榮感與使命感。

三。對孔子的景仰,向偶像看齊的進取之心。

《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毫不掩飾他對孔子的景仰,在他二十歲遊歷全國時便到曲阜“觀孔子遺風”,還和孔子故鄉的一些儒生在一起攬衣挽袖、一步一揖,學騎馬、學射箭、學行古禮,以此表達他對孔子的紀念。《史記 孔子世家》最後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更是將這種崇敬與嚮往說得直白而深情。就像孟子樂仲尼之道,惜晚一百年,“未得為孔子徒也”。在司馬遷的眼裡啊,孔子就是那個周道衰廢、亂世潮流下的支柱,“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者,禮儀之大宗也。”所以,大家都不可以不讀《春秋》!作為孔子之風繼承者的自己,也應當寫出一本橫空出世的著作!

四。洗刷恥辱的意志與留名千古的追求。

這必然是最重要的一點!前面說到,司馬遷因李陵之禍下獄,按漢朝律例,犯了死罪,要麼交很多錢、要麼受宮刑。司馬遷不想死啊,可是他家窮啊,“財賂不足以自贖”,並且“交遊莫救”,為了活下來,他只能忍受宮刑,從此成為了一個宦官。

世人如何看待宦官這類人呢?

“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昔衛靈公與雍渠同載,孔子適陳;商鞅因景監見,趙良寒心;同子參乘,爰絲變色:自古而恥之!”

雍渠、景監、趙談這三個太監有什麼過錯呢?可是你看就因為衛靈公與雍渠同車,孔子竟就感到非常恥辱而離開。我想,司馬遷是真的很悲傷,自己恐怕也成為讓偶像孔子感到恥辱的人了吧。由此可見,宦官是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所不恥的。

司馬遷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受宮刑一事呢?

他喟然而嘆:“是餘之罪也夫,是餘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太史公自序》)。在《報任安書》一文裡,司馬遷多次用了最屈辱的詞來形容自己:“若僕,大質已虧缺”,“又迫賤事”,“最下,腐刑極矣。”詞用得越是骯髒,就越能體現司馬遷內心的痛苦。

他自己也認為,受宮刑,一方面,自己被天下人恥笑,另一方面,使祖上蒙羞,即“鄉黨戮笑,汙辱先人”。要知道,漢人是非常注重家世的,司馬遷想到父親臨終前說的:“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怎能不惶恐!正如他自己說的“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司馬氏世代名聲,盡毀於己乎?

司馬遷走遍全國、博覽群書,在他看來,歷史如煙,再輝煌的人物終不免於消散,可是,“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未受刑之前,有雄心壯志,想留名青史,一朝受刑,自己“草創未就”的書史難道要隨著自己的淹沒而不得見於世嗎?

如果自己不做點什麼,那麼後人提起司馬遷大概會不可避免地以懦弱、苟且偷生之類的詞來形容吧。如此,又何談孝、何談夢想、何談對孔子的景仰呢?

所以司馬遷說“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我們現在看歷史,窮其一生都認為自己滿腹經綸、有雄才大略的文人就猶如滾滾不盡的長江水,因為受到重用而勇越激昂、因為懷才不遇所以再浩蕩的水都成了數不盡的眼淚。文人這個群體啊,總是充滿了太多的感情。司馬遷也認為自己才高於世,既然才高便應該留下點作品來說話,這是他忍辱苟活的理由!司馬遷無疑是一位偉大的文人,《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獨特足以見得。就是為了完成這樣一部《史記》,讓他“就極刑而無慍色”。所以我不得不再次感動於文人的情操了,這是怎樣強大的一種心志啊!

不管是古人還是我們,總會在自己撐不下去時找一個理由,找一個與自己有共同遭遇的人來給自己打氣,雖然自己有想要忍辱完成寫書的決心,可是受宮刑這件事真的是太讓人絕望太讓人屈辱了啊,要怎樣給自己找一個理由來面對這件事呢?司馬遷自然而然想到了那些身處困境仍然不放棄的先賢:“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是的,司馬遷在說服自己,當現實逃避不過,那便尋求精神上的解脫,於是他把這看成是命中註定:“你們看,自古以來,成就大事寫就偉作的先人們,都受到了極大的困難。我是這個時代耀眼的那顆星,不遭受一點痛苦,上天又怎會讓自己有一番成就呢?”正所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是所有偉人必須經歷的。

然而他也知道,即使自己寫就了《史記》,世人也不見得都能懂自己一片苦心,所以他說寫完這本著作後,要“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只要有人能明白自己、讀懂自己,就足以“嘗前辱之責”,“雖被萬戮,豈有悔哉!”

這裡描寫得太過真實,這就是我,這就是你,司馬遷的雄心壯志、他的痛苦、他的掙扎、他的自我安慰,都像極了現在的我們。

所以,我覺得,真好,《報任安書》與《太史公自序》一出,司馬遷之心,世人皆知。

而我還想從《項羽本紀》來談談,司馬遷之心,或許能再窺得一二。

《項羽本紀》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寐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司馬遷對項羽,其實又愛又怒,何以見得?

其一,舜是上古賢君,是千古帝王,司馬遷將項羽與舜放在了一起。其二,“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司馬遷對項羽實在是敬佩!比如書中有一句“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這裡寫得太妙了,太史公對於項羽,是真的在毫不吝嗇地讚美他的王者霸氣。

可是司馬遷又很生氣,因為項羽生生地把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因暴虐而人心向背、因“奮私智”且“不師古”、不找自己的原因反而怪天。

一句“過矣”包含了太史公的多少嘆息呀,人的一生能有多少機會去馳騁天下、抒發懷抱?有多少人在陰溝裡苦苦掙扎依然不放棄追求?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所以司馬遷大概對於那些差一點就成就千古偉業的人有一種喜怒交加的特殊情感吧。

以及教材上有這樣幾句話特別打動我;

“他懷著正直、博愛、悲憫之心閱讀前代文獻時,常動感情。”

“他最不能容忍的,是人間的不公、是統治者的殘暴、是好人的生命與尊嚴受到無端的損害與踐踏。”

“他對許多歷史人物都懷有基於人道的深切同情。”

這是怎樣的一個司馬遷啊!

以我粗略短暫的學習,講了一些淺薄的觀點,我不想觸碰什麼專業性知識型的探討,只是以一顆被打動的內心,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而已。

我只想說,經過學習,我才明白,歷史從來不是冷冰冰的,那些古文裡,其實住著很多鮮活的古人。他們不只是書上的一個名字,不是板著一張臉的畫像、不遙遠在千百年前。原來孔夫子是溫和而循循善誘的、孟夫子竟然是盛氣凌人鋒芒畢露的、屈原竟然是這麼執著而矛盾的、司馬遷真的太偉大了。

他們是我們,我們是他們,有悲喜、有志向、渴望有志同道合的知己、渴望志向為人所知、渴望施展才能,情感的共鳴,讓文章不僅僅是文章,我觸控到了那些人的身世沉浮、心情悲歡,所以感觸頗深。

讀古文樂趣,在此而已。共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