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悟元道人講《易經》蒙卦

由 雲海國學 發表于 人文2021-12-19
簡介勿用者,以其人心用事,貪財好色,如淫奔之女,見金夫不有躬,未得於人,早失其己,其無所利,可知此蒙,而又滋其蒙也

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什麼意思

悟元道人講《易經》蒙卦

悟元道人即清代著名道士劉一明,號悟元子,山西人,為全真道龍門派第十一代宗師。劉悟元跟古代大部分知識分子一樣,一開始學習儒家經典。但是他天生體弱多病,有時幾乎喪命。

然而世間之事,往往都是失於彼而得於此。劉悟元也不例外,因為多病,他跟道家結下了不解之緣,並且有幸得到明師指點。劉悟元著作頗豐,留有《修真辨難》、《象言破疑》、《修真九要》、《陰符經注》、《周易闡真》、《悟真直指》等書。

悟元道人講《易經》蒙卦

現在的人,研究《易經》都轉到風水算命上去了,其實這是文化沒落的一種表現。記得讀劉衍文的《寄廬雜筆》,裡面有一段改革初期,法國一位學者來華尋找道學研究人員的往事。

這位法國人對道家頗感興趣,希望拜訪一些對道學有一定研究的人,但到北京沒啥收穫。後來又去上海,希望政府能介紹一兩個。

但當時道家、道學的研究基本屬於空白區,沒辦法,最後找來華東師大的易學大家

潘雨廷

以及會談佛教的

蘇淵雷

湊數。道學的衰弱,從這件往事中可見一斑。

悟元道人講《易經》蒙卦

這裡抽取的是劉悟元所寫的《周易闡真》中,講《易經》蒙卦的部分。人類之文明從蒙開始,個人之成長也從蒙開始。所以古代的小學也叫蒙學。劉悟元這段蒙卦的講解值得一看,這裡分享給大家。

上艮下坎(蒙卦第四)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悟元道人講《易經》蒙卦

蒙者,昏昧無知之義。卦體上艮,二陰進於一陽之下;下坎,一陽陷於二陰之中,皆有陰傷其陽之象,故謂蒙。

又卦德險在止中,有險而能止,兼有止蒙之義。此運陰符下手之卦,承上坤卦而來。坤者,行順道也。運陰符者,運其不順之陰,而歸於順也。

人自先天陽極,後天陰生,元神昧而識神用事,陷真認假,誤用聰明,巧智百出,外雖明而內實暗,此蒙之所由來也。一入於蒙,性亂命搖,一日千生萬死,莫知底止,險之極矣。若知有險而能止之,黜聰毀智,如愚如訥,外雖無知,內實有知,由假蒙而歸真蒙,是蒙中反有亨道矣。

悟元道人講《易經》蒙卦

蒙之亨者,莫過於童,蒙童之蒙,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一舉一動,皆從本性中流出,儼然聖賢身分,天人面目。行蒙道者,必歸於童之蒙,方是返本還元之蒙。然此返本還元之蒙,匪我求重蒙,童蒙求我也。

匪我求童蒙者,非由勉強,不著於色也。童蒙求我者,出於自然,不落於空也。不著於色,不落於空,非色非空,既非求真,又不除假,常靜常應,常應常靜,不蒙而似蒙,蒙而實不蒙。外物不得而入,內念不得而生,不求真而真即在是,但此非色非空之道,有養蒙發矇二法,不可不知。

當其陰陽混成,天真未傷,客氣未入,蒙屬於真,如初筮著策未分之時,必先告命,須當虛靜誠敬,以行無為之道。及其陰陽已判,天真有虧,客氣潛入,蒙歸於假,如筮策再三瀆亂之時,不待告命,可以變化裁製,以行有為之道。

悟元道人講《易經》蒙卦

無為之道,養真蒙也。有為之道,化假蒙也。養真化假,有為無為,隨時而用,不失其正,或自有為而歸無為,或自無為而成有為,總以至善無惡,渾然天理,還元返本,歸於童蒙為極功。行蒙道者,可不以正哉!

初六,在蒙之初,人心方起,急須嚴加剋制,如利用刑人也。若姑息養奸,縱性為惡,如用說桎梏以往,漸入於下愚不移之地,而莫可救止,取吝必矣。此貴防陰於蒙之初也。

九二,剛而能柔,借陰養陽,是包蒙也,蒙在包中,外暗內明,不但陽氣不傷,而且陽氣增長,如納婦之吉。而子自克家,此能養陽於蒙之時也。

六三,陰柔不中不正,恣情縱欲,故勿用取女。勿用者,以其人心用事,貪財好色,如淫奔之女,見金夫不有躬,未得於人,早失其己,其無所利,可知此蒙,而又滋其蒙也。

悟元道人講《易經》蒙卦

六四,性質本愚,又與小人為伍,不知親近高明之士,以擴充其識見,終困於蒙而不得出,豈只取吝而已乎?此蒙而不知其蒙也。

六五,於止知其所止,以無能而順有能,借剛濟柔,雖蒙不蒙,正童蒙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之吉道。此蒙而自知其蒙也。

上九,剛而居於蒙之極,是能懲忿窒欲,猛力以退客氣,如擊蒙也。

退陰之道,不利於人心而為寇,利於道心而禦寇,去人心,振道心,陰氣退盡,陽氣純全,復見本來面目,此蒙而終不能蒙也。

觀於六爻之蒙,真假大別,真者用而假者去,養之退之,皆能不失其正,陰符之道盡矣。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