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三國韜略》明暗論:明察秋毫者勝,闇弱無能者敗

由 華哥談國學 發表于 人文2021-12-18
簡介三國形勢的變化,歷史發展的轉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抗集團決策者對於明暗韜略的認識和作用

闇弱什麼意思

根據三國時代明暗韜略的實踐,在理論上可以作三個方面的分類和總結。

首先,明暗韜略中的明,屬於公開的、顯而易見的活動;暗屬於秘密的、隱藏不露的活動。韜略家們運用明暗的原始狀態,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這種意義上的明暗韜略,是以明暗的原始狀態去服務於軍事、政治、外交。三國以前,人們就已總結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明升暗降,明助暗損等原則。三國時期,這些原則被使用得更加廣泛、頻繁和巧妙。東漢末年,張角發動大規模的反朝廷起義,以太平道來作為掩護,在合法的狀態下從事“非法”活動,就是利用明暗韜略的一個絕好範例。統治者以為張角“以善道教化,為民所歸”,誰知張角使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韜略,瞞天過海,“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 張角一聲令下,“天下響應,京師震動。”(《資治通鑑·卷五十八》)劉備、龐統率軍進入益州。明處是替劉璋解決北部邊防的危機,而暗處則運籌帷幄,奪人地盤。陸遜襲關羽,明處卑躬屈膝、暗地裡磨刀擦槍,準備大動干戈。曹操明尊獻帝,暗除枝葉,以清君側,展開顛覆活動。鍾會、鄧艾攻滅蜀漢後,矛盾尖銳化,司馬昭明處派兵協助鍾會,暗中卻以此軍箝制鍾會……明暗如同形影相隨,聲音相和,發揮著極其特殊的作用。對立者稍一不慎,就會有覆舟滅頂之災。

《三國韜略》明暗論:明察秋毫者勝,闇弱無能者敗

三國時期,明暗韜略的第二個型別是對於智力的評判。明代表了智慧所達到的—定高度,表現著對於哲理、事理、物理、情理的正確、深入的認識;而暗則相反,昧於道理,拙於見機,反映了識見的平庸,目光的短淺,智力的低下。在這種意義上,以明擊暗,百戰百勝。三國時代明暗韜略的實施,區別於其他時代的最大特點,在於不是以一人之明,一己之智來克敵制勝,而是重在智囊決策和營造智囊團。

實際上,東漢末至三國,各大政治、軍事集團周圍均雲集著一批高層次的智囊,由於各集團中核心決策者的素質不同,使得這些智囊人才發生聚合分散的變化。這些人才的走向,形成了各派勢力的消長變化。原先,董卓控制了朝政,因其無道,使得智囊人才星散,關東聯軍勢力壯大,董卓集團由明轉暗,終於變得眾叛親離,身敗名裂。袁紹在起初階段實力雄厚,大可作為,只是他奮一己之智,埋群賢之明,終於成為曹操的手下敗將。曹操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智,網羅群英,廣蓄智囊,以明擊暗,勢力大盛。然終以未至大明,或失智囊於交臂,或洩私憤逼殺智囊,明中之暗,使其霸業受到了限制。劉備、孫權等人,莫不是得智囊投明棄暗,使霸王之業蒸蒸日上。

《三國韜略》明暗論:明察秋毫者勝,闇弱無能者敗

三國時期明暗韜略的第三種類型或內涵是,明表示一種表面的、暫時的、虛假的狀態,而暗則反映一種深層的、長久的、真實的意向。這種內涵,可概括成韜光養晦、和光混俗等原則。劉備在曹操面前的掩飾、司馬懿在曹爽陣營中的偽裝,均是運用這一型別的明暗韜略,而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國韜略》明暗論:明察秋毫者勝,闇弱無能者敗

明與暗的關係,有著多種不同的形態。可以是對立的、對抗的關係,如以明擊暗,棄明投暗。也可以是互動的、依存的關係,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可以是相互滲透的關係,如明升暗降,明助暗損。也可以是相互轉化的關係,如以明為暗,以暗為明,裝聾作啞,韜光養晦。

三國形勢的變化,歷史發展的轉向,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抗集團決策者對於明暗韜略的認識和作用。明者以天下人之聽為聽,以天下人之視為視,兼聽則明,虛心則明,故能由弱轉強,反敗為勝,而暗者則剛愎自用,固執已見。

明暗韜略在三國時代的發展,在於人們已清醒地認識到,只有明察秋毫,洞若觀火,才能積極創造條件,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找到接近目標的捷徑,奪取勝利。而闇弱無能,縱有鐵打江山,也必敗無疑。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