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道德經》實用內涵管窺

由 左岸咖啡正宗 發表于 人文2021-12-09
簡介掌握了這個訣竅,我們就能體會《道德經》講的“前後相隨,高下相傾”是啥意思了,“後”就是守住後面身子,而“前”就是前手,如果要在前手體現出身子勁,而不是單純的胳膊勁,那就要“守”住後面的身子重心支撐點發力,而前手、肩膀都只是後面身子勁流通到達

必先與之有什麼意思

《道德經》是中華文化的一部著名經典,學習研究道德經的人如過江之鯽,但是真正懂得道德經運用之妙的人還是不多的。本文試圖從三個角度,探討《道德經》的部分實用內涵,拋磚引玉。

《道德經》實用內涵管窺

一是深根蒂固之用

《道德經》說的“道”究竟是什麼?可以用來幹什麼?這個一直是大家很疑惑的問題。但實際上,關於道的價值,《道德經》原文裡面有大量的描述,其中之一,就是道可以“深根固蒂”。

在第五十九章中明確說到,“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

反過來看,如果違背道的規則,會出現什麼結果呢?《道德經》說,“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以上一正一反兩個方面的論述,說明學道的一個價值內涵就是探索長生久視之道,這個道需要深根固蒂來實現之。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根?顧名思義,根就是根本的意思,只有找到了一個事物的根本,加強之,我們才有希望做到深根固蒂。

在《道德經》第26章,提到了“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顯而易見,老子認為輕重之間,重為輕的根本;靜躁之間,靜為躁的根本。用現代矛盾論的觀點理解,就是在一對矛盾現象中,那個相對穩定難以變化的方面,就是另一個變化相對快速的方面的根本。

這一觀點,在某種情況下,比陰陽互根理論要講的更深入一些。因為陰陽互根表明的是陰陽之間存在相生的關係,但這個“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的理論,則強調了矛盾雙方某一方面的根本重要性。

正是這個觀點,使得《道德經》的深根固蒂之道有了鮮明的實用價值。老子在經中用聖人不離輜重,遇寵不驕,以及君主要重視天下百姓三個層面,舉例說明了深根固蒂的具體做法。如果我們推而廣之到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就會發現,這個深根固蒂之道對於我們工作、生活、學習的決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比如我們說理論不能脫離實際,這個實際就是根本;物質決定意識,這個物質就是根本;一個單位的根本就是基層,一個企業的根本就是客戶,鍛鍊身體的根本就是丹田;一個群體的根本就是大多數人的利益;等等。此外,在任何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陰是陽的根本,比如黑白之間,黑為根本;上下之間,下為根本;前後之間,後為根本;雄雌之間,雌為根本;母子之間,母為根本;大小之間,大為根本;如此可類推很多。

正因為如此,老子才強調要“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子守其母,說到底,就是要守住根本,這樣才符合道的規則,這樣才能深根固蒂,長生久視。

深根固蒂之用體現的一個方法論就是,要守住根本,這樣就能“活”的久。守根本之所以能活的更久,是因為根本就是自己生命力的來源的所在,就好比樹木的樹根和樹枝一樣,樹根是給樹枝提供養料的源泉。在戰爭年代,有穩固的大後方,對於前方作戰也是有重要價值的。在商業競爭中,如果擁有一個對經濟週期不敏感的,始終能盈利的業務領域,對於經營其他業務也是具有重要價值的。同樣,如果做人做事能贏得強大的背景資源,是不是也能順風順水呢?

二是以小博大,以弱勝強之用

《道德經》一再指出柔弱勝剛強之道,究竟柔弱如何勝剛強,這個方法原則體現在哪裡,如果不深入讀,全面讀是很難領悟的。

按照常理而言,往往都是強勝弱,大勝小。那麼如果要反過來取勝,在物理學裡有一個原理,就是利用槓桿原理。有人就會問了,難道《道德經》裡面也講了槓桿原理?

如果不用現代公式這種固定的模式看的話,《道德經》的確講到了槓桿原理。這個槓桿原理體現在“知其子,守其母”,“反者道之動”等經典論述中。

關於這個話題,用太極拳的實踐來說明更容易有所體悟。“反者道之動”告訴我們一個反向操控法,這個原理基於陰陽互根,或者用現代物理原理來講,就是“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上。所以,當你要將力量作用於對手身上的時候,就要儘可能讓自己反向有一個更大的作用力,才能透過支點,以及與對手的接觸點,將這個更大的作用力發出去。這就是說,你自己反向作用力的大小,直接與所接觸對手感知到的作用力大小正相關。

《道德經》實用內涵管窺

比如太極拳為了達到柔弱勝剛強的目的,就要靠身子的松沉來加大作用力,這個作用力如果作用在對手單一的胳膊或者手上,就形成了以身子勁打擊對方胳膊或者手的勁的顯著優勢。俗話說“胳膊擰不過大腿”,用在太極拳中,就是“胳膊手擰不過身子”。這一點頗有點營造區域性優勢的意味,所以,表面上,對手整體可能強大於我,但是如果我透過長期練習太極拳的內勁,能熟練地用身子勁和對手的胳膊手較勁,顯然就實現了總體上的柔弱勝剛強,以小博大的槓桿效應。

要實現這一點,一定要找到一個“支點”。阿基米德曾經說過,只要給他一個支點,他能撬動地球。那麼這個支點體現在哪裡呢?如果說槓桿的兩頭代表兩個彼此雙方,我方這邊將更大質量的身子重量壓在一端,同時,用前腿作為一個固定的,具有承重能力的支點,那麼作用於對方身體的前手的勁就會體現出身子勁的巨大威力。

同時,在槓桿原理中,前面所述的“知白守黑”等原理也要運用上去,這個“守”字很關鍵,就是要“意守”,如果我們將“意念”放在身體重心的支撐點上,那麼前手就會按“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原理,自然產生一股身子勁的力量。這就是太極拳練習的一個訣竅了。

《道德經》實用內涵管窺

掌握了這個訣竅,我們就能體會《道德經》講的“前後相隨,高下相傾”是啥意思了,“後”就是守住後面身子,而“前”就是前手,如果要在前手體現出身子勁,而不是單純的胳膊勁,那就要“守”住後面的身子重心支撐點發力,而前手、肩膀都只是後面身子勁流通到達的一個管道,身子勁透過胳膊手,最終抵達到對手的身上,發揮打擊的效果。這就有一種“意東擊西”的感覺了。

那麼這個管道的形成需要通暢,要通暢,就需要前胳膊手也要放鬆,被動地接受後面身子勁的流通傳導,這樣,就形成了“前後相隨”的狀態,同樣,上下,左右,內外等一切相互對待的部位,都要這樣去相隨,於是,整個身體猶如一顆大樹在搖曳,深厚的根基處產生的強大動力,透過樹木的乾枝延伸釋放出去,這就是內家拳的一種內勁的體現。

理解體悟到了太極拳與《道德經》原理的關係,再以此延伸發散到其他事物中去,自然可以悟出更多競爭關係中如何以小博大,以弱勝強的技術方法。

《道德經》實用內涵管窺

三是上善若水之用

《道德經》認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具有趨下、隨物賦形的特點。《道德經》沒有強調洪水具有製造災害的功能,而是認為水善利萬物,“水近道也”等比較正面的觀點。那麼,老子所言的水為何近道呢?

理解這個觀點,最好要將河圖、洛書原理引入進來。河圖、洛書認為,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那麼這個水之數就是一,而《道德經》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說法,在一二三和萬物這幾個事物中,一代表水,而一這個水直接從道生出,當然是水近乎道也。不可能說二和三比一更近乎道也吧。

明白了水近道也,那麼三生萬物,就是三代表了木,木是春天的五行,三生萬物,實際內涵就是木之氣能生萬物,也就是春天生萬物的意思了。

《道德經》實用內涵管窺

透過這樣分析,我們就能把一些抽象的數,用現實中我們容易體會的事物關聯起來,這樣就更有助於我們深入領悟《道德經》的奧義了。

那麼,要正確理解老子對水善利萬物的內涵,就要清楚,這個水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其生生不息的價值上。所以,老子才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由於一與水的重要關係,所以我們要求“上善”,就要從水的正面的品質中去體悟這個“一”的內涵。如果我們缺了這個“上善”,很多事情就難以成功。這就是“上善若水”的大用了。

那麼這個一到底是啥?如何“得一”?領悟這一點,更需要我們從《道德經》全文整體去思考。

首先,我們知道“一”與水的關係,可以從水的趨下、隨物賦形、柔弱中蘊含剛強等特性去體悟如何“得一”。

其次,我們可以從“一生二”這個順序逆向回溯,由“二”向“一”進行迴歸。

那麼“二”是啥?“二”按照五行而言,就是“火”,“火”主“炎上”,所以要回歸“一”,就是要遵循“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來做,要善於“欲揚先抑”,善於“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創造一種實現目標的“空間”,營造一種達成目標的“勢”。這就是“得一”之道。

此外,我們還要注意如何“合二為一”。

如果我們“知白守黑”、“知雄守雌”、“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不就是“合二為一”之道麼?所以古人講“六合”,其原理就在於此也。

用在現實工作中,如果我們能在組織管理上,做到“上下同欲”,前臺與後臺,領導與群眾,部門與部門之間實現“六合”,這就是“得一”,這樣的團隊,必然能夠激發出強大的合力,戰勝更多的困難和挑戰,贏得最終的勝利。

用在身心鍛鍊上,就需要“載(zài)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其具體做法就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

總之,《道德經》闡述的大道之用,最終都落腳到深根固蒂之道上,其中介紹的各種原理,目的都是實現這樣一系列目標:“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道德經》的內涵如大道一樣說不盡,本文只是拋磚引玉,供有心者參考了。

《道德經》實用內涵管窺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