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佛學:《金剛經》的一體同觀,是什麼意思?

由 清淨一生 發表于 人文2021-05-13
簡介佛陀接著又說,這個宇宙中的所有眾生,他們若干種心,我都知道都明白,這個就是佛的神通威力

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悲觀清淨觀什麼意思

如果論佛教中哪部經書流傳最為廣泛,義理最為深奧,我想非《金剛經》莫屬。《金剛經》號稱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全文五千來字,有人說《金剛經》主要是闡述“空”性,其實不然,《金剛經》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講“空”,而是“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的實相般若。

金剛經在漢地流傳甚廣的主要原因,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緣故,慧能大師在五祖弘忍大師座下,因《金剛經》而明心見性,後來經過他的法嗣弟子大力弘揚,便造就了《金剛經》今日之輝煌。

佛學:《金剛經》的一體同觀,是什麼意思?

我們今天主要來聊一聊,《金剛經》第十八品中的“一體同觀”,品讀這一品,看這個小標題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首先什麼是“一體”,如果按我們世俗人的理解就是“表裡如一”的意思。按照《華嚴經》的記載,“一體”便是一真法界,我們要明白,佛教的法界其實指的是我們的人心,我們的心就是法界,所以說佛一念具足十法界,眾生同樣一念具足十法界,因為眾生與佛是一體,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

佛學:《金剛經》的一體同觀,是什麼意思?

其次《法華經》中記載,諸法實相,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切法是不會變的,只要不變那麼就是實相,如果說有變化的相那就是虛妄相,虛妄相不是真實的,是一種假相,這個“一體”就是不變的法身實相。“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心就是體,宇宙萬有就是心,所以說宇宙萬有全在你的一念之中,也就是在你的心中。

佛學:《金剛經》的一體同觀,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古先大德說,無量劫以來的所有事情都在一念中知道,這個就是佛的無所不知,佛具足知道一切無量劫以來的事情,因為這一切的事情都在心中,因為心能知道無量劫的一切事情,所有稱之為同觀。

佛陀在《金剛經》中說,“如來有肉眼不……如來有佛眼不”?其實是說明了眾生的幾種境界,我們三界中的人,也就是凡夫採用肉眼看世界,天道中的天人具備天眼看世界,聲聞羅漢具備慧眼觀世界,菩薩具備法眼觀世間眾生皆苦,才能普度眾生離苦得樂,而佛眼具足五眼六通,世間一切的事情悉知悉見,所以說佛的神通智慧是不可估量的,也是不可思議的。

佛學:《金剛經》的一體同觀,是什麼意思?

接下來佛陀用恆河沙的比喻來闡述佛世界的數量。恆河眾所周知是印度的主要河流,恆河的源頭在喜馬拉雅山,所以古印度將恆河稱之為“天堂來的河”,這個恆河是梵語翻譯過來的,華語的意思就是“天堂來的”意思。古印度的所有宗教,其中包括佛教,都將恆河稱之為“聖河”,許多宗教信徒,認為自己犯了過錯都會特意來到恆河沐浴,以此來洗刷自己的罪過,所以佛陀經常拿此來做比喻。

佛學:《金剛經》的一體同觀,是什麼意思?

佛陀問這個恆河的沙子數量多不多,須菩提的回答肯定是多,多的數不勝數。佛陀又說,一粒恆河沙就等於一條恆河,那麼這樣的恆河和恆河沙多不多。

佛陀用此恆河沙的數量來比喻佛世界的數量,一條恆河沙的數量都沒法數,不要說像恆河沙那麼多的恆河,還有那麼多的佛世界,那更加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說,宇宙中的佛世界是不可計量的,再者,一個佛世界又包含了三千大千世界,這個數量真是無法計量,可以說,我們所認知的宇宙是無窮大。

佛學:《金剛經》的一體同觀,是什麼意思?

佛陀接著又說,這個宇宙中的所有眾生,他們若干種心,我都知道都明白,這個就是佛的神通威力。我們暫且不說其他的世界,我們就拿人類來說,目前地球上的人類有近七十多億之多,他們的心個個不同,就如自己的面貌一樣,因為心不同,所有面貌自然不同。這七十多億人的思想有著種種差別,佛陀都無所不知,所以說,佛陀的智慧真是不可思議啊!

佛學:《金剛經》的一體同觀,是什麼意思?

佛陀最後說明,因為這些心都是妄想心,是非心,因為這種種差別都是妄想在作祟,不是真如心,所謂的分別心就是以妄想心當作真心。那麼這個妄想心從何處來?這個就是從真心裡面來的,因為我們沒有明心見性,所以才會把妄想心當作自己的真心,當我們明白了真心,那麼這些妄想心就自然消失不見了,這個就是一體同觀,一念之差別。

佛學:《金剛經》的一體同觀,是什麼意思?

結語:

所以佛陀便對須菩提說,三心不可得。因為我們的心是一體,也就是一心,哪裡來的過去心可以得,也不會有現在心,如果有現在心可以得,那麼我們就不可能走到未來。最後佛陀總結說,我們的真心是如如不動的,所以根本就沒有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這個就是“一體同觀”。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發表你的高見!

文章中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