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行遠自邇”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才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由 書香之味 發表于 人文2021-05-12
簡介於是,飛衛很嚴肅地對紀昌說:“你要先學會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後才可以談得上學射箭

譬如行遠必自邇什麼意思

禮記·中庸》:“君子之道,闢(譬)如行遠必自邇,闢(譬)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登高一定要從低的地方開始,遠行一定要從近的地方起步。昭示人們幹事創業要有“登高”、“行遠”的目標,志存高遠,敢想敢幹;又要自“卑”處、“邇”處開始,腳踏實地,循序漸進。”

俗話說:“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我們要知道做事情就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才能夠打下堅實的基礎,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有很多孩子從小就很不喜歡讀書,小學語文成績常常是名列前茅,但是到中學卻一落千丈。很多家長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小學語文考試內容都是基礎字詞,只要你認真學自然就可以考到高分,而由於孩子不愛讀書,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就會跟不上,以至於在閱讀理解和寫作方面丟很多的分。我們要知道古人曾說:“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這話的意思是,在讀書方面肯付出辛苦,寫起文章來就會輕鬆。

也就是說文學家能寫出好文章,原因雖然有多方面原因,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青少年時代,不怕辛苦地大量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愈多愈廣,就愈有助於寫作能力的提高。多閱讀,可以開闊眼界,廣大知識面;多閱讀,也可以使我們學習到如何選材立意、佈局謀篇、選詞煉句和不同的表達方法。因此,漢代的大作家楊雄就說:“能讀千賦則善賦。”是說讀了很多名家寫的賦,自己也就善於寫賦了。唐代大詩人杜甫也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讀了很多很多書,寫起文章來,文思就會敏捷,如有神力相助。

但是讀書並不是一天就能讀成的,高爾基說:“要天天看書,終生與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能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所以讀書就是一個“行遠自邇”的過程。

“行遠自邇”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才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飛衛收下紀昌作徒弟後,對紀昌學習射箭可真叫嚴啦!剛開始學射箭時飛衛對紀昌說:“你是真的要跟我學射箭嗎?要知道不下苦工夫是學不到真本領的。”紀昌表示:只要能學會射箭,我不怕吃苦,願聽老師指教。於是,飛衛很嚴肅地對紀昌說:“你要先學會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後才可以談得上學射箭。”

紀昌為了學會射箭,回到家裡,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面,兩眼一眨不眨地直盯著他妻子織布時不停地踩動著的踏腳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心裡想著飛衛老師對他的要求和自己向飛衛表示過的決心。要想學到真功夫,成為一名箭無虛發的神箭手,就要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這樣堅持練了三年,從不間斷;即使錐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邊,他的雙眼也一眨不眨。紀昌於是整理行裝,離別妻子到飛衛那裡去了。飛衛聽完紀昌的彙報後卻對紀昌說:“還沒有學到家哩。要學好射箭,你還必須練好眼力才行,要練到看小的東西像看到大的一樣,看隱約模糊的東西像明顯的東西一樣。你還要繼續練,練到了那個時候,你再來告訴我。”

紀昌又一次回到家裡,選一根最細的犛牛尾巴上的毛,一端繫上一個小蝨子,另一端懸掛在自家的視窗上,兩眼注視著吊在視窗犛牛毛下端的小蝨子。看著,看著,目不轉睛地看著。10天不到,那蝨子似乎漸漸地變大了。紀昌仍然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他繼續看著,看著,目不轉睛地看著。三年過去了,眼中看著那個系在犛牛毛下端的小蝨子又漸漸地變大了,大的彷彿像車輪一樣大小了。

紀昌再看其他的東西,簡直全都變大了,大得竟像是巨大的山丘了。於是,紀昌馬上找來用北方生長的牛角所裝飾的強弓,用出產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轉睛地瞄準那彷彿車輪大小的蝨子,將箭射過去,箭頭恰好從蝨子的中心穿過,而懸掛蝨子的犛牛毛卻沒有被射斷。

這時,紀昌才深深體會到要學到真實本領非下苦功夫不可。他便把這一成績告訴了飛衛。飛衛聽了很為紀昌高興,甚至高興得跳了起來,並還用手拍著胸脯,走過去向紀昌表示祝賀說:“你成功了。對射箭的奧妙,你已經掌握了啊!”

“行遠自邇”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才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在學習任何事情我們都需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而不是一蹴而就。所以人要想成功首先要做到“行遠自邇”。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