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為什麼說:雍正與乾隆既是最大的冤家又是最默契的皇家父子呢?

由 子鈺說史 發表于 人文2021-09-19
簡介雍正普通人對父親天生有種敬畏感,貴位天子的雍正乾隆這對父子也和平常人一樣,並且有著更加的複雜化的關係,因為他們既是父與子的關係,又是君與臣的關係

雍正是乾隆的父親嗎

中國人自古就有虎父無犬子;知子莫如父;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等名言,這表明著父親和自己的兒子,天生有種默契在裡面,這可能得益於孩子身體裡有一半的基因來自父親。但是貌似父親與孩子之間天生的又存在一種距離隔閡感。這種距離感讓他們在平常的生活中溝通起來顯得比陌生人還平淡,但在關鍵時刻又顯現的很深。相比於母愛,父親的愛顯得更加隱蔽。所以一般故古詩詞多是對母愛的描寫,比如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被世人傳頌。而作為父親往往都是一種呆板嚴厲的形象出現在世人眼中。

為什麼說:雍正與乾隆既是最大的冤家又是最默契的皇家父子呢?

雍正

普通人對父親天生有種敬畏感,貴位天子的雍正乾隆這對父子也和平常人一樣,並且有著更加的複雜化的關係,因為他們既是父與子的關係,又是君與臣的關係。如何去轉換這種關係,是一門技術活。可能天下的男兒大都一樣,對自己的父親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本文就是描述就是這對皇家父子,兩代君王的恩恩怨怨。

這對皇家父子和普通人家相似的是,在互相生病的時候,也都會極為關心愛護,在雍正去世之後,乾隆也是表現的極為的傷心。後世人多評斷乾隆過分的悲傷,實際是一場政治作秀,因為從他上臺伊始,就全盤否定了父親的治國理念,所以斷定他並不是一個孝順的兒子。而我卻認為,乾隆也是個平常人,雖然從小父親對他的教育極為的嚴厲,從六歲到二十五歲這十九年裡,乾隆每天都要學習到十個小時以上,如果功課沒有及時完成,也會受到當時還是雍親王胤禛的責罵。但是當雍正駕崩以後,順利登基的乾隆,也應該會體諒感恩自己的父親,這些年來對自己的辛苦教育。

為什麼說:雍正與乾隆既是最大的冤家又是最默契的皇家父子呢?

康熙

但是感謝歸感謝,乾隆對自己父親的執政風格以及做人的情商還是相當的不理解的。這不能說乾隆不孝順,和大多數子女一樣,我們不也是常常覺得我們父母思想老化了,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當我們走上社會,真正的吃了很多苦頭的時候,才能明白父母的苦衷。

在乾隆登基為帝以後,他對父親嚴苛的執政風格,也是相當的不認可的。他認為君臣之間應該以禮相待,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他們,而不能動不動拿起屠刀,恐嚇他們,他不認為這是一個理智的君王應該有的表現。所以上臺之後,他對百官寬容,秉行大罪小治,小罪不治,死罪緩治的原則行事。

為什麼說:雍正與乾隆既是最大的冤家又是最默契的皇家父子呢?

乾隆

確實,在雍正嚴厲的政策下,百官一時間謹慎小心,不敢放肆。乾隆朝的寬大政策,一時間人人讚頌。殊不知,乾隆太高估人性了,面對著監控力度的降低,大清官員反彈式的腐敗。經過一系列的人生打擊,讓乾隆認識到,這些官僚集體就是蹬鼻子上臉的人物。對他們寬容就是對百姓的殘忍,從乾隆十三年的政治風暴就可以看出乾隆開始漸漸的認可父親的嚴苛執政理念,開始舉起了屠刀,朝向這幫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員們。他開始從一個政治小白變成了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不再天真爛漫。他殘忍起來一點不亞於其父,愛新覺羅家族的子孫,兇狠起來,都挺嚇人的。

乾隆上臺以後,覺得父親對自己的叔叔輩們手段太殘忍了,畢竟血濃於水,完全沒這個必要。所以他上臺以後,給自己削爵的叔叔們,恢復了爵位,給他們恢復了榮譽,他本以為此舉會重新換回家族成員的支援,但是經過後面一系列的事情,叔叔輩們的鬥爭,又延伸到了自己這一輩,他們仍然賊心不死。企圖東山再起,乾隆又一次的一廂情願了。

為什麼說:雍正與乾隆既是最大的冤家又是最默契的皇家父子呢?

皇帝早朝的地方

可能無數個夜晚,乾隆想起自己的父皇,經歷了這些,才會真正感動深受吧。所以說越往後,經歷的人事越多,乾隆把自己變得越來越像自己的父皇,從一個儒家信徒變成了一個法家的忠實粉絲。這也是乾隆十三年到乾隆四十五年,這三十多年的時間裡,乾隆一隻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大老虎,和雍正朝一樣,發動文字獄,對貪官汙吏的嚴懲。這就是讓世人敬畏他,恐懼他。這也是我們每個人要想真正變得成熟,是一定要多經歷一些人事才會更加的成熟。

乾隆與雍正早年是最大的冤家,處處不同,中年以後,又是最默契的父子,是處處相同。父子倆的一組組合拳打得相當的好,一言一鬆,一鬆一嚴,巡迴往還,天道輪迴。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