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水滸傳》中“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怎麼理解

由 山木心悅 發表于 人文2021-09-13
簡介“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是《水滸傳》裡宋江刺配到了江州之後,一次酒後在潯陽樓牆壁上題寫的反詩中的兩句

匆遂怎麼讀

有網友問:《水滸傳》中“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怎麼理解?

“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是《水滸傳》裡宋江刺配到了江州之後,一次酒後在潯陽樓牆壁上題寫的反詩中的兩句。大概意思是說——如果將來有一天我的志向能夠得以實現,我會嘲笑黃巢算不上真正的大丈夫。這兩句詩恰如其分反映出宋江當時的處境和心情,我認為可以從四個方面理解:第一,可見宋江有非常大的志向或者說野心;第二,可見宋江對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第三,可見宋江對自己的遭遇極為不滿;第四,宋江不滿的是腐敗的吏治,對皇帝還是忠心耿耿的。

《水滸傳》中“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怎麼理解

第一,可見宋江有非常大的志向或者說野心

黃巢是什麼人呢?是唐代末期最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換句話來說,也就是唐代末期最著名的造反頭子,就是十足的“朝廷反賊”。黃巢造反,反的是唐朝統治者,反的是皇帝,而不僅僅只是貪官汙吏。

宋江拿黃巢來做對比,用意很明顯,也就是表明宋江有非常大的志向,或者說野心。宋江認為自己生來就不是凡夫俗子,註定了是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的人。但現實中的宋江卻是處處碰壁,由一個縣裡的押司,混著混著竟然成了刺配囚徒。

即便是淪為刺配囚徒了,宋江那顆心依舊不甘心接受現實,對自己的人生理想仍然抱有信心,相信自己將來依舊有機會幹一番大事業,而且這個事業不會比黃巢帶來的動靜更小。

《水滸傳》中“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怎麼理解

第二,可見宋江對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

宋江不僅僅有遠大的志向或者野心,而且對自己的能力也是充滿自信的。

我們從宋江在山東鄆城縣的狀態就可以知道,宋江是混得如何風生水起的。

首先是鄆城縣知縣極為賞識宋江,但凡有什麼事情必然先要問過宋江,並且都是以宋江的意見作為主要決策參考,很顯然,說宋江是知縣跟前的紅人一點都不過分。比如關於捉拿晁蓋的事情,知縣都是聽了宋江的意見。

其次是宋江在鄆城縣堪稱風雲人物,滿縣上下沒有一個說宋江不好的,不論他走到哪裡,都被人恭恭敬敬地稱呼押司。其實這個職位地位不算高。但關鍵在於宋江平日裡極為善於經營人際關係,全縣不管哪個層面的人對宋江都極為尊敬。

《水滸傳》中“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怎麼理解

第三,可見宋江對自己的遭遇極為不滿

宋江對自己的遭遇極為不滿,為什麼這麼說呢?

起初,宋江作為鄆城縣押司,雖然職位不高,屈居於一個知縣之下。但對宋江來說,好歹也是一個平臺,總是官家的人,是朝廷的人,多多少少總是代表日後有機會向朝廷和皇帝盡忠。所以,宋江對押司這個職位總體還是比較上心的,工作比較出色,也因此才會成為知縣跟前的紅人。

但後來因為自己疏忽,和梁山晁蓋來往的重要證據被被閻婆惜掌握了,他不得不殺了閻婆惜,幾番逃亡之後,遇到天下大赦,就主動回鄉投案,老老實實接受官府的懲處,去江州刺配。但對宋江來說,他內心是充滿了悲憤的。

宋江認為自己自小就有遠大志向,要報效朝廷,效忠皇帝,本以為憑自己的能力和忠誠,這輩子肯定能幹一番大事,能夠有一番大作為。現實卻如此殘酷打臉,他心裡憋了一肚子的不甘和憤怒。這才會題寫反詩,以宣洩他心中的不滿。

《水滸傳》中“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怎麼理解

第四,宋江不滿的是腐敗的吏治,對皇帝還是忠心耿耿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宋江的確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不滿,對自己的遭遇感到極為不滿。所以才會在潯陽樓牆壁上題寫反詩。但這裡必須要搞清楚兩點。

第一,宋江認為自己題寫的並不是反詩,而是酒後自己內心積壓太久的負面情緒的一種爆發,一種宣洩。宋江來往的大多是江湖上打打殺殺的粗魯漢子,又有幾個人懂得他的內心呢?而且他這種心思又怎能向別人傾訴呢?與其說宋江想要造反,不如說宋江只不過是藉著酒勁的發洩而已。

第二,宋江嚴重不滿的是當時那些大大小小的腐敗官吏,也就是說,宋江認為該反的是那些讓他無法忍受的腐敗吏治,而不是反皇帝,在宋江的內心,最重要的就是“忠”和“孝”。“忠”的就是要忠於皇帝和朝廷,“孝”的就是要孝敬父親。他對父親幾乎從不違背,他的父親一直以來就是怕他上梁山入夥,一再叮囑他不要做個不忠不孝之人。所以,宋江是不可能反朝廷,反皇帝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