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陰平陽平”,淪為了“第一聲第二聲”

由 ZAKER 發表于 人文2021-08-20
簡介南北朝時,梁武帝曾經問周舍什麼是“四聲”,周舍回答:“天(平聲)、子(上聲)、聖(去聲)、哲(古入聲)”,因為這四字也剛好就是“平上去入”四個聲調

什麼是上聲和去聲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新一代的孩子,只知道漢語聲調有“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沒聽說過什麼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因為考試不考,沒有必要知道。

漢語作為一種孤立語,聲調是它最主要的特點之一,所謂“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其實大有來頭。

古四聲

四聲曾指古漢語四種聲調,包括平、上、去、入。隋《切韻》與宋《廣韻》,即以“平上去入”四聲分卷。平、上、去三聲以母音或鼻音結尾,入聲是促音,以塞音結尾。事實上,“平、上、去、入”這四個字就分別屬於平聲、上聲、去聲、入聲,按照部分南方方言(如吳、粵、閩、客、贛等)來唸,依舊如此,你可以念著感受一下。

南北朝時,梁武帝曾經問周舍什麼是“四聲”,周舍回答:“天(平聲)、子(上聲)、聖(去聲)、哲(古入聲)”,因為這四字也剛好就是“平上去入”四個聲調。

古人在四聲的基礎上根據聲母的清濁不同進行分化,凡是古清音聲母字的聲調屬陰調,古濁音聲母字的聲調屬陽調。這樣,古四聲分化為“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八類。

今四聲

現代漢語四種基本調值分別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統稱“四聲”。

現代漢語聲調系統是繼承古漢語的聲調系統而來的,主要由古四聲和古聲母的清濁而決定(相關閱讀:《全濁、次濁、全清、次清》)。古平聲中,清聲母演變為今天的陰平,如“天”,濁聲母演變為今天的陽平,如“人”。古上聲中,清和次濁聲母演變為今天的上聲,全濁聲母演變為今天的去聲——“上”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它是古全濁聲母上聲字,現在讀為去聲。古去聲無論清濁聲母,今音全是去聲。入聲在普通話中消失,歸併到其他三聲中。

由於古全濁上聲變成今天的去聲,“入派三聲”也增加了普通話去聲字的數量,再加上古去聲在普通話仍然讀作去聲,導致普通話去聲字明顯比上聲字多。

平與仄

說四聲,就不能不說平仄。“平”,顧名思義,平直,不曲折;“仄”,顧名思義,傾斜,曲折。古漢語平、上、去、入四聲中,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都有高低變化,故統稱為“仄聲”。“平”與“仄”兩個字,念起來也剛好屬於平聲和仄聲(“仄”字屬古入聲,今去聲),十分形象易懂。普通話雖然沒有入聲,但仍然有平仄之分,陰平和陽平為平,上聲和入聲為仄。

寫近體詩時,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數),字有定聲,韻有定位,聯有定對(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此謂格律。其中,“字有定聲”即平仄要求(相關閱讀:《絕句格律與拗救大詳解》),本著琅琅上口的“音樂美”原則。取名也是同理,一個順口悅耳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其中不光有文字的藝術,也有聲調的藝術。

“重視”

近些年來,傳統文化教育似乎得到了重視:中小學語文課本中古詩詞比重大大增加,古詩詞的課外閱讀也逐漸變得重要,但是,這一切“重視”僅限於重視背誦:背誦全文、背誦譯文、背誦中心思想。

“陰平陽平”,淪為了“第一聲第二聲”

詩為什麼琅琅上口?韻腳什麼時候該用平聲字,什麼時候該用仄聲字?平、上、去、入的字念起來感情色彩有什麼不同?不知道,也沒必要知道,因為考試不考。

聲調作為漢語最主要的特點之一,它的錯落有致,使漢語天生帶有一種抑揚頓挫的旋律美。不論是“平上去入”,還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至少都有理可循,形象生動。四聲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美。

當這有理可循、形象生動的名字變成“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讓人想起《1984》的經典語錄“好,雙倍好,加倍好”——一切有思想與美感的詞彙都被取消,語言淪為徹底的工具。你透過這樣的語言,從中挖掘不到一點可供品味的東西。縮減語言,也是縮減思想。

難以想象,當新一代的孩子長大,“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再也無人知曉,所有人只知“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外國人也只知道漢語裡有“first tone,second tone”而不是“level tone,rising tone”,他們對漢語之美還能感受到幾分?

不得而知。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