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邏輯是一門關於“邏各斯”的科學

由 思想與社會 發表于 人文2021-08-20
簡介不管前亞里士多德思想家對邏各斯這一概念在使用上有何種不確定性,也不管在經過了25個世紀的漫長髮展之後,邏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系統,以及制約邏輯發展的內在因素髮生多大變化,在處理西方邏輯思想史,尤其是在理解古代邏輯的產生和發展方面,赫拉克利特

四句邏輯功能分別是什麼

朱建平

希臘理性文化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而源於希臘神話的“邏各斯”則是希臘理性文化的重要標誌和集中體現。它從自然世界的理性秩序出發,以“理性思維的語言和邏輯”的方式,對西方科學與文化的形而上學基礎做了鋪墊。本文擬從歷史角度分析邏輯與邏各斯之間的關係。

開端始於“邏各斯”

“邏各斯”最早見於《荷馬史詩》,它的最初含義是“被說的內容”,後來又有了聚集、語言、說明、比例、尺度等意。

其中的“聚集”是邏各斯的基本語義,源自於詞根“leg”,原指許多複合物和衍生物彙集或重新聚合在一起。這層含義的邏各斯具有動力學意義,它表明邏各斯不是靜止的存在,而是構造的力量。第二層含義——“話語”從動詞“我說”派生出來——是其諸多含義中被最廣泛使用的一種。至於第三種含義——“尺度”——則具有“準則”“法則”之意。這三重含義的組合暗示著一個從收集、聚合特殊的概念和思想開始,然後按照一定的法則,以一種有序的方式重新編輯它們,從而使得這些概念和思想更實用、有效的相關領域。顯然,這個領域與理性的運用相關。

邏各斯在古代哲學文獻中的豐富含義僅靠詞源學的辨析是遠遠不能把握和理解的,要探秘邏各斯,必須深入到邏各斯的哲學文化中。

公元前6世紀,赫拉克利特首次將邏各斯引入西方哲學。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代表著世間萬物變化的尺度和準則,是支配宇宙的理性原則;不斷運動變化的萬物皆因普遍的邏各斯而相互關聯並井然有序。此外,邏各斯作為客觀存在的理效能夠顯見於人類的理性力量:宇宙擁有一種全面的調節力,同時又為這種全面的調節智力所支配,擁有邏各斯的人能夠認識宇宙秩序。如此一來,邏各斯又獲得了人類的理性力量和理性規範這兩重重要含義。這種理性力量體現為邏各斯是思維的工具,是表達的思想過程、表達的思想內容,或作為思想內容的斷定結論。同時,作為一種尺度和規範,邏各斯又是處在論證背後的邏輯程式,它試圖說服聽眾使用邏輯論證和支援性證據。無論是作為人類智力藉以實現對世界的理解的工具,還是工具使用中所體現出的規範性,邏各斯已初步包含後來的邏輯功能的含義。

從智識邏各斯到置問邏各斯與知識邏各斯

智者把“邏各斯”的使用語境向其衍生詞——“邏輯”和“邏輯的”——的現代用法方向推進,是邏各斯概念演進的第二個階段。

從智者開始,本體論內容逐漸淡出邏各斯的語義,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在“話語”“論證”以及“論證所談論的東西”等多重意義上使用“邏各斯”。這樣,“正確的推理”就傾向於既被應用於正確的論證或理論、理性結構,也被應用於論證或理論涉及的理性結構或原理。智者伊索克拉底將自己的教育描述為話語和演講,按照他的說法,哲學講授各種不同形式的邏各斯,因而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敏捷。當他盛讚語言是能夠使人比動物更高貴的技藝時,他讚揚的其實是邏各斯的技藝。

智者使用“邏各斯”的方式是一個涉及如何評價智者的重大問題。

按照當代西方古典學家的看法,一旦人們接受了智者的理論建構是邏各斯而非修辭術的觀點,智者的教學就會呈現出一幅完全不同的圖畫。智者代表的是一場智識主義運動,關注抽象思維甚於關注詩學心靈。智者在對詩歌話語發起挑戰時使用的技藝是論辯,而不僅僅是敘述,它所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人文主義邏各斯。

智者普羅泰格拉斯的“雙重邏各斯”殘篇是對語詞和邏各斯概念進行技術性與專業性探討的早期嘗試,他將相互矛盾的邏各斯看成“p”與“非p”邏輯形式的最初版本。

以下兩個論證可以支撐這一假設:第一個論證源自對“人是尺度”殘篇的考察,相關解讀結論表明他對否定概念非常熟悉,因而使得“雙重邏各斯”殘篇的如是之解顯得符合情理。第二個論證基於“邏各斯”一詞的含義。在該詞的多種含義中,不斷重複出現的是語言與理性這兩個相關概念。於是,在普羅泰格拉斯的用法中,赫拉克利特的對立開始被以非構成方式來討論,邏輯意義上的矛盾對立和互補取代了原來嚴格意義上的自然力之間的對立。

與智者不同,蘇格拉底堅持將置問法作為一種建構性力量,目的是昭明真理。因而,置問法就是蘇格拉底的邏各斯。

在置問法中,對話的雙方相互提問和回答,本身就是對邏各斯的一種踐行。值得注意的是,蘇格拉底的邏各斯是建設性而非批評性的,原因在於它是一個問答的場域,不以勝負為目的,而以闡明為目的,試圖透過問答達到相互理解並推進對問題的解決。蘇格拉底的邏各斯有明確的邏輯意涵,因為對話中的邏各斯受同一性原則支配,凡是要表述的東西,都應該呈現出論證性,這是置問法必須遵守的規則,也是邏各斯的真諦之所在。

柏拉圖沒有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因為蘇格拉底的置問邏各斯停留在問題性層面,對於置問的回答僅僅是為了更進一步的質疑。

在柏拉圖看來,如果不是為了獲得一個答案,那麼置問法有什麼用呢?柏拉圖把自己的關注重心放在尋找答案方面。他認為宇宙萬物混亂的外表下存在一個與邏各斯概念相通的理性秩序、必然規則和本質觀念。柏拉圖思想中的“理念”概念可以視為邏各斯概念的變種,在晚期希臘的一些哲學思潮裡,甚至直接把邏各斯看作柏拉圖所說的諸理念之統一。由此,柏拉圖哲學的角色由詢問變成了回答,他的方法也由蘇格拉底的置問法變成辯證法,目標則由蘇格拉底對抽象道德概念的尋找轉變為透過分析與對話緊密相連的內在邏輯,獲得對事物的定義,並最終獲得理念性的知識,即邏各斯。

被矯正的邏各斯和邏輯邏各斯

邏各斯的發展在亞里士多德時代達到一個拐點。一方面,作為理性的邏各斯曾一度給希臘社會帶來極大的活力;另一方面,既由於邏各斯詞義的含糊性,也由於包括智者在內的懷疑論者對這種新的思維方法不加限定的使用,使邏各斯逐漸喪失確定性而淪為非理性哲學思潮的工具,並顯現出潛在的顛覆性。在邏各斯有可能轉向它的反面這一關鍵時期,亞里士多德對邏各斯的矯正成了整個問題的關鍵。

亞里士多德提出的矯正性策略是將科學性領域與人際關係場一分為二,並在這兩個領域分別提出了阻擊這種“漫無邊際”的思維模式所帶來的“理性失控”的方法。

由於智者活動領域主要限於後者,因此在人際關係場領域針對智者早期修辭學中混亂不清、缺乏條理的情況,亞里士多德著手使其系統化和條理化,並開始探索一種方法,它能夠在論證任何觀點時都不會說出前後矛盾的話,用它論證、捍衛任何說出的話都會前後照應。

在對智者的修辭學邏各斯進行批判性處理的同時,亞里士多德也豐富了邏各斯含義的技術性方面。

在亞里士多德看來,首先,邏各斯意味著對在語境中缺乏明顯意義的語詞的定義;其次,邏各斯意味著一個命題意義上的(例如,三段論的最後一個命題)結論;再次,邏各斯意味著證明自身;最後,與柏拉圖相同,邏各斯意味著理性話語和合理性。這裡,由邏各斯到邏輯的轉折的關鍵是邏各斯的意義被理解為命題。在現代邏輯中,命題是充任推理成分的判斷,而判斷是對物件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任何判斷都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對事物有所斷定,進而又有真假之別。也就是說,判斷在語法上表現為詞項與詞項的連線,在語義上表現為物件與物件的“聯結”或“拒斥”,其真假的鑑別有賴於符合。以這種方式產生的句子連線是詞項邏輯,而在詞項連線的基礎上產生的句子(命題)與句子的連線便形成命題邏輯。

希臘化時期的斯多葛學派是邏各斯的倡導者和發揚者。斯多葛學派將邏輯分為兩門學科:修辭學和辯證法。

前者是關於“系列話語中正確講話的藝術”,後者是關於“由問答所引出的正確討論的科學”。因而,斯多葛學者將邏各斯看作辯證法和修辭學兩門學科的共同名稱。在斯多葛思想系統中,邏各斯學說得到了最大化擴充套件:1。邏各斯是宇宙事物的理性和規則,它充斥於天地之間,瀰漫無形;2。邏各斯是宇宙中所有理性的原理,其本身與上帝一致,是所有活動的來源。它是物質的,但它又能解釋其他的物質。在這方面,斯多葛又返回到赫拉克利特的用法上來。3。擴充了內在邏各斯與外在邏各斯,前者是理性和本質,後者則是傳達理性與本質的語言—邏輯。他們使用作為邏各斯的“邏輯”一詞表示宇宙中的理性,且這種理性同樣是在人們心中的。這一時期的邏各斯詞義的演變最接近於現在意義上的邏輯。因此可以說,直到斯多葛學派才開始用邏各斯表示作為一門學科的邏輯學。

以上我們考察了與邏輯有關的“邏各斯”概念主要的含義,以及相關的哲學、修辭學背景。不管前亞里士多德思想家對邏各斯這一概念在使用上有何種不確定性,也不管在經過了25個世紀的漫長髮展之後,邏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系統,以及制約邏輯發展的內在因素髮生多大變化,在處理西方邏輯思想史,尤其是在理解古代邏輯的產生和發展方面,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始終是一個基點,一個最初預設和最基本的原則,而智者、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直到斯多葛學派的奠基,使得邏輯最終從邏各斯中引申出來。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當代邏輯哲學重大前沿問題研究”(17ZDA024)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邏輯是一門關於“邏各斯”的科學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