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陳勝起義一呼百應,本大有取代秦朝的機會,為何最終被車伕殺掉?

由 奧古說歷史 發表于 人文2021-05-10
簡介由此,當一群唯利是圖、趨炎附勢的奸佞小人、投機分子盤踞在陳勝身邊時,陳勝的被殺也就不再奇怪,這些人多是隻在乎自己利益之人,當有人用高官厚祿去誘惑這些小人去刺殺陳勝時,他自然不會選擇拒絕,多數會選擇鋌而走險,去博一個富貴

陳勝被誰殺的

陳勝被車伕莊賈所殺,這是必然的!當領導者的身邊盡是一群趨炎附勢,唯利是圖的奸詐小人之時,總有一天領導者會走向被他們刺殺而死的命運。

奸詐小人,向來都是一群利己主義者,很容易被人收買,繼而作出背叛主公,另投他主之事。他們從來都不會真正忠於誰,在他們眼裡,誰能給他最好的待遇,他就跟誰,是從來都無“忠誠”可言的。

只要他們留在領導者身邊一天,總有一天他們會為自己的利益,向領導者舉起手中的屠刀,以他的性命來換取自己的前程,這就是必然的結果。

陳勝起義一呼百應,本大有取代秦朝的機會,為何最終被車伕殺掉?

陳勝起義之初,在他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驚世一呼下,世間多少豪傑聚攏在他的身邊,吳廣、周文、周市、鄧宗、鄧忠、鄧說、葛嬰、田臧、宋留、昭平、呂臣、畔等等,跟隨他反抗暴秦的統治。在這些豪傑的輔佐下,陳勝起義軍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連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酇縣(今永城西)、苦縣(今鹿邑縣)、柘縣(今柘城縣)、譙縣(治所在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等五縣,將這星星之火燒至中原大地。

或許是因見識、學識的緣故,自古大多農民起義軍首領的眼光都放不長遠,只在乎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且剛愎自用,稍有點成就,就容易飄,變得目中無人。跟劉邦、朱元璋這樣,懂得用人、籠絡人,又善於納諫,頗有戰略眼光的農民起義軍首領,是少之又少。也因此,歷代農民起義軍很少有成功推翻王朝統治,繼而開國的,多數都是被反抗的王朝成功鎮壓,或是被權貴階級給摘了成功的果實,如黃巢、洪秀全等等。

陳勝亦是如此!陳勝的戰略眼光實在是太讓人著急,起義數月,就接連犯了幾個大錯誤,最終是將自己逼上眾叛親離,禍起蕭牆的絕路。

陳勝稱王后,一是違背“苟富貴,無相忘”的諾言,殺死舊時夥伴,致使眾叛親離,身邊再無多少忠臣可用;二是重用朱房胡武等奸佞小人,賞罰失當,致使諸將多再不願為陳勝效力,紛紛或割據自立,或投降秦軍。

陳勝起義一呼百應,本大有取代秦朝的機會,為何最終被車伕殺掉?

一方面,陳勝稱王后,“屠龍者終成惡龍”,是逐漸變成了曾經他十分憎恨的那些魚肉百姓的權貴們,稱了王,建了皇宮,背離百姓,是徹底地將自己與百姓隔絕開。此時的陳勝早已不是往日說出“苟富貴,勿相忘”的那個淳樸的小老百姓,只是又一個不把百姓看成人的權貴。

比如早先和陳勝一起給地主種田的一個同鄉聽說他做了王,就特意從老家過來陳縣投奔他。因是陳勝的故友,有時也不免跟旁人講講陳勝在家鄉的一些糗事。不久有人就對陳勝說:“您的客人愚昧無知,專門胡說八道,有損於您的威嚴”,陳勝聽後便十分羞惱,在他看來,自己現在可是堂堂的張楚王,豈能容一個鄉巴佬隨意詆譭,於是乎居然就把這個“妄言”的夥伴給殺了。自此,陳勝的老朋友都選擇離開,從此陳勝身邊再沒有真心對待他的朋友,多隻有一些趨炎附勢的小人。

一個以農民為基礎的起義軍首領,一旦背離農民,其後果可想而知,等待陳勝的就只有被秦軍擊潰。

陳勝起義一呼百應,本大有取代秦朝的機會,為何最終被車伕殺掉?

另一方面,陳勝稱王后,為確保手底下的將領都忠於自己,他組建了一個類似於明朝錦衣衛的組織,任命小人朱房為中正,胡武為司過,專門督察群臣的過失。“以苛察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輒自斬之”,當時將領們前線歸來後,陳勝不是論功行賞,而是讓朱房、胡武去查究他們在前線時所犯的過錯,一旦查出有錯,輕者杖責,重者斬首。當時,朱房、胡武這兩位奸佞小人為了表示自己對陳勝的忠心,是苛刻地尋求將領的過失,想盡辦法地找出他們所犯的錯,然後對其嚴懲。

只得說,陳勝對於駕馭將領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要想將領絕對忠心於自己,單純靠苛責是沒有用,只有恩威並重,將領將會忠心地為他效力。陳勝妄圖利用高壓的監查,來脅迫將領忠於自己,這隻會是適得其反,而最終都結局也的確如此,很多將領都對陳勝失望之極,都不再忠誠與他,或割據,或降秦。

陳勝起義一呼百應,本大有取代秦朝的機會,為何最終被車伕殺掉?

此時,在陳勝種種的錯誤政策下,還願意留在陳勝方便的,除了少數的死忠分子,如呂臣,多數都是一些另有所圖的奸佞小人,他們希望用自己的甜言蜜語來從陳勝的手上獲得榮華富貴。

由此,當一群唯利是圖、趨炎附勢的奸佞小人、投機分子盤踞在陳勝身邊時,陳勝的被殺也就不再奇怪,這些人多是隻在乎自己利益之人,當有人用高官厚祿去誘惑這些小人去刺殺陳勝時,他自然不會選擇拒絕,多數會選擇鋌而走險,去博一個富貴。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