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為什麼我喜歡劉邦,因為他是個仁者

由 花開半夏春已逝 發表于 人文2021-07-02
簡介文 花開無田 圖 網路圖片劉邦是漢王朝的開創者,而作為對中國歷史影響最深的王朝之一,這位奠基人的風評卻因為項羽這樣一位霸主,韓信這樣一位兵仙而飽受詬病,而我卻要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劉邦就是一個偉大的人,一位值得後人敬佩的英雄

為什麼欣賞項羽

/文 花開無田 /圖 網路圖片

劉邦是漢王朝的開創者,而作為對中國歷史影響最深的王朝之一,這位奠基人的風評卻因為項羽這樣一位霸主,韓信這樣一位兵仙而飽受詬病,而我卻要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劉邦就是一個偉大的人,一位值得後人敬佩的英雄。雖出身低微,但他的性格卻與朱元璋有著明顯的差距,他不會肆意濫殺,更不會有“胡惟庸案”,因為他是一個仁者。

為什麼我喜歡劉邦,因為他是個仁者

漢高祖劉邦劇照

作為“仁政”的標準提出人,孟子的理論一直被我們視為空中樓閣,更不用說實用性了。但事實上當我們看到了劉邦的經歷,會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仁者無敵。

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亭,止飲,夜皆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

這是的劉邦,不過只是一個押運囚徒的亭長,在嚴苛峻法的《秦律》面前,他不知道未來會是何種境地,但他還是選擇了放走這些人。而這些被放走的刑徒也會有人追隨他。

諸將或言誅秦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殺之不祥。”乃以屬吏。遂西入咸陽。

在其攻滅秦之後,他定然是怨恨《秦律》的,但作為勝利者,他並沒有將這種情緒宣洩與失敗者的子嬰身上,當然這些你也大可以說是他的收買人心之舉。

為什麼我喜歡劉邦,因為他是個仁者

秦末征伐

而他還有一個最為出名的“收買人心”之舉,那便是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事實上,即便是真的收買人心之舉,我們也能從孔子老人家的聖人訓言中找到“論行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君子”,但毫無疑問,備受秦法,爆秦苛責的關中百姓們,也終於找到了屬於他們的解放者。

有許多人鼓吹秦末貴族的精神,項羽、項籍之輩,又有哪一個是真的重信守諾?貪婪暴虐,屠戮居民,烹殺者更是;韓信挾兵勒主,納鍾離而殺之,難道這就是我們的“貴族精神”?

而對於田橫,劉邦則為我們展現了什麼才是重信守諾。上恐其久為亂,遣使者赦橫,曰:“橫來,大者王,小者侯;不來,且發兵加誅。”橫懼,乘傳詣雒陽,未至三十里,自殺。上壯其節,為流涕,發卒二千人,以上禮葬焉。 此時哭泣的劉邦,就是一個仁者。

為什麼我喜歡劉邦,因為他是個仁者

項羽劇照

而九月,代相國陳豨反。劉邦評判,在困窘之時尚且第一件事便是赦免代民之罪責,平定燕國之時亦然。這就是仁。

而在其暮年,也為我展現了一個最喜歡的故事,明知不可為,但此時的醫生又怎麼敢不能治,在權利頂端的他還要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疾,賜黃金五十斤,罷之。 他早知自己的壽元,更不願意拖累醫者,看透生死這就是大仁大智。

也正是如此,四海歸心,而與之相反的是我們的楚霸王項羽,卻也眾叛親離,無它,好勇鬥狠,無仁心,不用人爾。

明參日月,大滿八極,夫是之謂大人。

為什麼我喜歡劉邦,因為他是個仁者

劉邦劇照

重厚自尊,謂之長者。大人和長者,是時人對劉邦最多的評價。而也正是因為能夠得人心,讓他得到了迎來了酈食其,迎來了王陵。當然我們說仁者無敵,但也自然不能少了與之匹配的軍事能力。因為這世界總有暴徒霸王,還有宵小之輩。與兵線韓信的將兵之戲言也讓人無比的輕視這位君王。

百戰入秦,沒有軍事能力,又怎麼能夠在那個末世存活。”擊秦司馬枿軍碭東,破之,取碭、狐父、祁善置,又攻下邑以西”是也,沛公攻亢父。章邯圍田榮於東阿。沛公與項梁共救田榮,大破章邯東阿是也,最為人樂道的當然是楚漢之爭。

項籍各種打敗,而其能夠在彭城之戰勝出,也不過是項籍都城都被破的遮羞布而已。

為什麼我喜歡劉邦,因為他是個仁者

韓信劇照

信武侯靳歙還擊項籍陳下,破之。舞陽侯樊噲圍項籍於陳,大破之。曲城侯蠱達以都尉破項羽軍陳下。

汝陰侯夏侯嬰復常奉車從擊項籍,追至陳,卒定楚。潁陰侯灌嬰與漢王會頤鄉從擊項籍軍於陳下,破之。

這才是一個真實的劉邦,儘管晚年的劉邦讓我們看到了英雄的悲劇末路,韓信的反叛,呂雉的外戚與野心,一首《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或許能夠 彰顯他的性格。樂觀豁達,氣魄蓋世,更對身後事的惶恐決絕,起於布衣,三尺長劍斬白蛇,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雲,徵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上古已來,書籍所載,未嘗有也,非雄俊之才、寬明之略、歷數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語出《漢書》)!

參考資料:《史記·高祖本紀》、《漢書》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