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孔子為何被稱為亞聖?因為他是儒家中最能善辯的,一向是述而不作!

由 獨視角 發表于 人文2021-06-25
簡介雖然是和孟子同時代的色雷斯人亞氏總結得最清楚,但你說孟子不掌握這個簡單的形式邏輯,沒根據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經常有人把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和同時代的中國孔子相提並論,其實兩個人性格差別很大,蘇格拉底愛和人辯論,其風格更像中國的孟子。孟子之所以被稱亞聖,因為他是儒家中最能善辯的,極大地彌補了孔子的不足,而孔子是不大愛和人辯論的,一向是述而不作。

從孔子的“誨人不倦”到孟子的“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在外,若有國君聽了孔子的高論,都客客氣氣說聲“善”,了事。其於鄉黨,恂恂似不能言者。其於宗廟朝廷,辯辯言,唯謹爾。朝,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在內,學生有不同意見,夫子背後罵兩句而已。當其時,人心淳樸。願意教別人道理是齊天的德行。畢竟三人行必有吾師。孔老夫子自己總結自己的最大優點是“

誨人不倦

”。可惜,世風日日下。才過了一百年,到孟子老人家已經開始發牢騷:“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

孔子為何被稱為亞聖?因為他是儒家中最能善辯的,一向是述而不作!

一部《孟子》,從頭辯到尾,孟子幾近完勝。不同於在《論語》中,孔子被人逼問進牆角多次下不了臺,在《莊子》裡,莊周也明顯詭辯過好幾回。至於《墨子》,他們自己認為贏而被我判輸的,超過一半。因為很多人根本搞不懂他們在說些什麼。總之,像孟子這樣百戰百勝的,前無古人。近觀孟子的觀點論據,無非近能取譬,遠引詩書。並無大異於前人者。則其勝在道乎?在術乎?在辭乎?

關於孟子,今天很多人的印象是:“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

……

的最高峰

。”同意不同意,這就是主流。正是因為從古到今的一致推崇,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了中國人的思維定勢。所以有人稱之為中國式辯論說理法。

最近幾年,課本里很多我們熟悉的人物被逐漸撤下,但孟子魚和熊掌還在,應該說這篇是能代表孟子的最典型和高水平的文章。開宗明義,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捨生而取義者也。”全文氣勢磅礴,大義凜然。不過細想想,孟夫子把道理講清楚了嗎?也許人們一時被亞聖的名望鎮住,被充塞天地的浩然之氣壓垮了,腦子不轉,無法思考。

孟子擅長思辨嗎?認理還是認人?

不妨我們換一個可親可近的柏子來講這個道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觀溪亦我所欲也,聽風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觀溪而取聽風者也。”你覺得她是在告訴你心裡話,你懂了?別說我們摸不著頭腦,當事人也不服氣。觀溪要問,憑什麼熊掌不是我?聽風一邊嘀咕:其實我更喜歡吃魚多一些!

所以柏子,你得把這兩位和兩種食物之間建立起聯絡來。不能這麼忽悠我們。這其實是一個單純的形式邏輯的三段論,把中間相給漏了。因為眾所周知在辯論中:

修辭不能代替推理

。如果有人說這是一個特例的話,請自去讀原著。整個《孟子》裡的說理方式,幾乎都是這樣。孟子在攻擊別人論點時,能輕鬆破壞別人邏輯的必要性鏈條。可是當他自己想闡說道理時,總是建立不了充分性,全仗這種“兩段論”過關。在《孟子》全書中幾乎很難找到符合形式邏輯“三段論”的論述。

孔子為何被稱為亞聖?因為他是儒家中最能善辯的,一向是述而不作!

如果改三段為兩段就方便了,立刻成為雄辯力器。有了這個魚和熊掌的公式,什麼都可以輕鬆往裡套,萬辯無礙。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推理進行不下去了,總是在同一層次上爭吵。假設有甲和乙二人,在討論捨生取義問題。甲把孟子的原話重複一遍,而乙不同意,就有下面的對話:

乙:請原諒,你好像沒有講清楚。怎麼剛在說吃的食物,就捨生取義了呢?

甲:我講清楚了。熊掌是不是比魚好吃?那就是要捨生取義啊。

乙:你只打了個比方,把“生”、“義”硬是扯到毫不相干的食物上,從來沒講道理本身啊?

甲:道理就是要捨生取義。打比方,作比喻是因為怕你水平低,理解不了。

然後雙方換話題換地點換人把這段對話再重複無數遍。要是一個民族,兩千年天天重複這樣的對話,說點什麼好呢?於是我們今天有善良的網友,總結原因,說這是因為中國人形式邏輯不夠成熟,一直缺乏邏輯的嚴密性造成的。

辯論到最後絕對會發展到:您這麼說別人我不管,您要是這麼貶低亞聖孟子的智商和思想,我堅決不答應。形式邏輯不是什麼新東西。雖然是和孟子同時代的色雷斯人亞氏總結得最清楚,但你說孟子不掌握這個簡單的形式邏輯,沒根據。要知道孟夫子可是在稷下學宮裡混了多年。那裡面起碼有一半的學者,成天吃飽了沒其它事,專門幹些“

合同異,離堅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

”的勾當。對,就是詭辯術。對他們這些成天靠搬弄邏輯騙人混飯吃的來講,這種簡單的形式邏輯是玩剩下的。小偷總要比鎖匠高明一些才能活下來,是不是?孟子和他們不知辯論過多少次了。就在和魚與熊掌的同一章的前兩段,他和告子還在辯論什麼“白人之白,長馬之長也”。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任何試圖輕看亞聖的學問和水平的人,註定會陷入到機會主義的泥坑裡去。孟子清楚地知道他在幹什麼。他在書中曾幾次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是我們太愛他的精彩辯詞,他的方法我們用起來太乘心順手了。所以我們自動忽略了這些坦白。並把它們曲解了。孟子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些坦白的總綱就是:“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

在差不多同時代的古希臘雅典,有一個叫蘇格拉底的哲學家,被後世尊為西方哲學的鼻祖。他比孟子還要好辯。一直辯論到七十歲,終於給自己辯來了個死罪。蘇格拉底這人辯論的目的,是讓人認識到他們習以為常的思想和觀點其基礎是荒謬的。孟子辯論中所用的推謬法和蘇格拉底最常用的反詰法驚人相似。但後人經常把蘇子和孔子相提並論。卻很少與孟子比的。這其中奧秘,正是理解孟子說理方法的關鍵。

孔子為何被稱為亞聖?因為他是儒家中最能善辯的,一向是述而不作!

孟子和蘇格拉底,正好是互為頭腳倒置。蘇格拉底宣稱自己一無所知,暗示絕對真理人是不可能全部掌握的。與人辯論的目的是探求真相。並且蘇格拉底認為追求真理並無實際用途,純屬出於“愛智慧”,所以樂在辯論。只要完全顛倒一下就是孟子了。這裡順便說明一下:孟子認為道已經在遠古被完整地揭示出來了,現在一線單傳到我手中。我掌握的道能拯救天下,而且“捨我其誰”。既然真理在握,我說,你聽,然後照著做就是了。何必再做無謂的辯論。我明明在教你真理,你不信,還敢辯論?朽木不可雕也……孟子心中這個痛苦難與言說。“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越想越生氣,又說:“

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真理本店獨有,愛買不買。我不理你,你就該知道你錯了。孟子這脾氣有點像小兩口子鬧彆扭了。

從一開始,孟子似乎早早就發現並認定與人辯論無論輸贏都是個虧本買賣。只有我給別人講道理的份,在教別人聰明。他壓根來不準備能從別人那裡學到一點東西。對自己堅持的道理,也不準備做任何讓步。實際上,孟子對自己的核心理論,是決不允許辯論的,或者,不許觸碰!像湯武,彌天大事,固然要力爭。如果是日常瑣事,是不是可以通融些?

孟子說曰:“

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食色,性也。總有一時沒忍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比如孟子老人家言必稱堯舜,舜娶了堯的兩個女兒,都來不及告訴他瞎老爸就開始行名分之實了。有人問:聖人作,我們學行不?孟子毫不讓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好,前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口子沒開,又出來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大帽子。此言一出估計沒有誰敢和他再辯論了。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孟子》十四章,一言蔽之。

相關文章:

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性善與性惡的濫觴:孟子與荀子

孟子的“四端之心”是什麼意思?

荀子為何反對孟子的“性善論”?

推薦文章

  • 秦志戩罵醒王楚欽!國乒主帥開竅,林高遠要這麼打張本智和早贏了

    秦志戩罵醒王楚欽!國乒主帥開竅,林高遠要這麼打張本智和早贏了這次男單決賽開始前,很多球迷都擔心士氣正盛的張本智和再次擊敗國乒奪冠,畢竟他這個日本華裔天才每次碰到國乒總能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而咱們的選手卻總是會因為壓力過大而畏手畏腳,最終不能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從而吃敗仗,像林高遠、梁靖崑這樣準一流的選手...

  • 每日好詩|站在藥王山上,你的倩影有晨光點綴

    每日好詩|站在藥王山上,你的倩影有晨光點綴我若是一粒微塵,被秋風蕭瑟到半空中,看到梧桐葉跌落,翩舞飛旋象飄飛的蝴蝶,追來逐去戀著這沒落的光暈或許這曼舞,是寄回大地的一紙紙家書,深情的鑽進泥裡,故鄉的誘惑擋不住,離家越來越近遊子們會不會醉喲我俯看山巒的梧桐她唱紅了一季塵世一眼望去,漫...

  • 小腳趾指甲分成兩瓣的人,是什麼來歷?

    小腳趾指甲分成兩瓣的人,是什麼來歷?瓣狀甲影響日常時,要注意這樣護理生活中瓣狀甲的人隨處可見,雖然瓣狀甲並不是一種疾病,也對生活沒有特別大的影響,但如果平時護理不到位的話,瓣狀甲可能也會突然來個“襲擊”,想必大家也是深有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