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葛天氏與葛國地望考辨

由 長葛嶽書鋒 發表于 人文2021-06-22
簡介與長葛石固遺址的考古發掘、長葛市坡胡鎮海子李村宋代《重記葛天老祖聖殿》碑的出土、石樑河古名葛溝水或皇陂水的考證等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史據鏈條,證明了史前氏族葛天氏在今長葛市聚居、生活的歷史事實,葛天氏地望在今長葛市實至名歸

法侶是什麼意思

關鍵詞:葛天氏 葛國 地望

概述:葛天氏是中國史前氏族及其首領的徽號,在眾多史籍中均有記載。葛國是古代嬴姓封國,歷夏、商、週三代。本文旨在透過史籍記載、考古發掘與實地察訪相印證的方法,考辨出葛天氏和葛國的關係及其地望所在。

一、葛天氏地望考。

1.史籍中有關葛天氏的記載。

葛天氏作為中國史前氏族及其首領的徽號,始見於《呂氏春秋·古樂篇》:“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自秦以降,歷代史籍對葛天氏的記述連續不輟:

《史記·司馬相如傳》有:“奏陶唐氏之舞,聽葛天氏之歌,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川穀為之蕩波。”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有:“酬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有:“昔葛天氏樂辭雲,玄鳥在曲;黃帝雲門,理不空綺。”

唐杜甫《晦日尋崔戢李封》詩云:“上古葛天民,不貽黃屋憂。”

唐《白居易集·卷六十九》載其自述詩《不出門》雲:“袒跣北窗下,葛天之遺民。”

宋李清照《金石錄後序》有:“每朔望謁告出,質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果實歸,相與展玩咀嚼,自謂葛天氏之民也。”

宋陸游《村舍》詩云:“無懷葛天古遺民,種畬歸來束澗薪。亭長聞名不識面,豈知明府是何人。”

宋曾豐《贈豫章來子儀言詩》詩云:“ 詩源始自葛天氏,三人投足歌牛尾。”

宋李侗《靜庵山居》詩云:“勝如城外宅,花木擁簷前。一雨晚時過,群峰翠色鮮。採荊烹白石,接竹引清泉。車馬長無到,逍遙樂葛天。”

元沈禧《竹窗詞·阮郞歸山寺樵歌》有:“忘世慮,斷塵緣,逍遙傲葛天。

清史震林《西青散記·卷一》有:“因自號松痴老人,郡守額其居曰‘懷葛遺風’。 ”

對葛天氏的註解,歷代史籍相通:

漢高誘《呂氏春秋訓解》雲:“葛天氏,三皇時君號也。”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雲:“及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慄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凡十五世,皆襲庖犧之號。”

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引《漢書音義》雲:“葛天氏,古帝王號也。”

唐司馬貞《史記索引》引張揖雲:“葛天氏,三皇時君號也。”

宋《冊府元龜·帝系》有:“庖犧氏沒,女媧氏立,為女皇(一雲女帝),亦風姓,承庖犧制度。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慄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渾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凡十五世,皆襲庖犧之號。” 宋羅泌《路史·禪通紀》雲:“葛天氏,葛天者,權天也。爰擬旋穹,作權象。故以葛天為號。其為治也,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湯湯乎無能名之,其及樂也,八士捉扴投足、掭尾叩首,角亂之而歌八終。塊柎瓦缶,武喿從之,是謂廣樂。於是封泰山,興貨幣,以制數會,故沈滯通、而天下泰矣。”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雲:“五帝之前無帝號,有國者不稱國,惟以名為氏。所謂無懷氏、葛天氏、伏羲氏、燧人氏者也。至神農氏、軒轅氏,雖曰‘炎帝’‘黃帝’,而猶以名為氏,然不稱國。至二帝而後,國別唐虞也。”

《辭源》雲:“葛天氏,傳說中遠古帝號,在伏羲之前。”

臧勵和《中國人名大辭典》雲:“葛天氏,上古帝王。”

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引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謂:“葛氏,葛天氏之裔。”

《姓氏考略》雲:“葛氏,古葛天氏之後。”

《百家姓•姓氏溯源》說:“葛姓源於葛天氏。”

綜上所述,史學界普遍認為,葛天氏是中國史前氏族及其首領的徽號,在伏羲、神農間稱王,是葛氏遠祖。

2.歷年的《長葛縣誌》中有關“長葛為古葛天氏之墟”的記載,是迄今為止中國史籍中有關葛天氏地望的唯一史料。

作為中國史前氏族及其首領的徽號,葛天氏地望在哪裡?為此,筆者遍覽各類史籍,僅見於歷年的《長葛縣誌》:

清康熙三十年《長葛縣誌》載:“邑以葛天氏得名。……長葛,上古傳為葛天氏之墟。”

清乾隆十二年《長葛縣誌》載:“長葛,蓋葛天氏故址也,後人永思其澤,故名曰長葛。”

民國十九年《長葛縣誌》載:“長葛為古葛天氏之墟,其得名實始於春秋,逮至今日,蓋已兩千有餘歲矣。”

1991年《長葛縣誌》載:“長葛,傳為葛天氏故址,……”;“長葛,相傳為上古葛天氏故址。”

此為國內史料中有關葛天氏地望的唯一記載,於是就產生了“葛天氏地望長葛說”。

3.長葛市石固遺址的考古發掘,是“葛天氏地望長葛說”的考古學年代依據。

在今長葛市境內,有八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其中已經被髮掘的石固遺址位於長葛市石固鎮石樑河北岸的崗河村西南的高崗上。石固遺址文化層內含有裴李崗文化和仰韶文化兩個時期的文化遺存,上層為仰韶文化,底層為裴李崗文化。從石固遺址的文化層疊壓關係和陶器演變過程證明,豫中地區的仰韶文化是從裴李崗文化衍生而來的。石固遺址的發掘,對研究中原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演變提供寶貴的實物資料。

葛天氏與葛國地望考辨

葛天氏與葛國地望考辨

石固遺址的文化層共分八期,其中第Ⅰ、Ⅴ、Ⅷ期的文化層中沒有獲得木炭標本,第Ⅱ、Ⅲ、Ⅳ、Ⅵ、Ⅶ期文化層的考古年代為距今約7400年~4500年,說明在當時的長葛市,已經有古人類在此聚居、生活,這與史籍中記載的葛天氏生活和稱王的年代吻合。因此,長葛市石固遺址的考古發掘是“葛天氏地望長葛說”的考古學年代依據。

4.長葛市坡胡鎮海子李村宋代《重記葛天老祖聖殿》碑的出土,為“葛天氏地望長葛說”提供了考古學上的文字依據。

長葛市坡胡鎮海子李遺址是一處仰韶文化遺址,出土過大量石斧、石鐮、石刀等生產工具和鼎、罐、碗、缽等生活用具,以及大量的彩陶陶片,尤其是出土的“白底彩陶缽”填補了河南仰韶文化的空白。(筆者按:中國考古界認為仰韶文化與炎黃聯盟時期關聯。)

海子李村南的暖泉觀,舊名葛天老祖廟,又名葛天氏祠,是歷代祭祀葛天氏的聖地。2012年4月,海子李村出土了一通宋代的《重記葛天老祖聖殿》碑,碑文如下:

“自夏商周設老祖祠以祀先祖,宣葛天老祖德裔。昔葛,川地,邑氏族於川東,望平紀綱。民三伏於川,久居川泉,川繞重葛,水蟲盡躍。懷德於八闕,舞平唱足。葛麻為羞,騰依敝掩,養息紀民。黃帝傳堯舜至禹,設老祖地,以戴民敬念。逢葛開,以禮祀,諸侯王皆從。自文帝三月初六大祀,其十里,文武徒行,以示誠德,曰長葛邑民皆老祖之裔。大宋開寶元年(968年)花春記。”

鄭州大學教授,人文學者、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資深專家、河南省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副主席高天星看過此碑後說: “海子李村宋代石碑的發現,讓我們認識到,至少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年間,長葛就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葛天氏的發源地,甚至夏商周時期長葛就開始建葛天老祖祠以祭祀葛天氏。這塊宋代石碑的發現,在葛天氏文化研究方面,特別是葛天氏發源地的研究方面有著里程碑的意義。”

長葛市宋代《重記葛天老祖聖殿》碑的出土,為“葛天氏地望長葛說”提供了考古學上的文字依據。

5.石樑河古名“葛溝水”、“皇陂水”的考證。

長葛市石固鎮因有石樑河過境和世傳有固墳臺(東漢班固墓)而得名。長葛石固遺址位於石樑河北岸、石固鎮崗河村南的高崗上,緊靠石樑河。為探尋石樑河的上游流域及源頭,筆者親自到禹州市郭連鎮黃臺村一帶進行了實地察訪。

禹州市郭連鎮黃臺村位於X003縣道毛石線公路北側,西距鄭欒高速約三公里。據《魏書·志第六·地形二中》載:“黃臺,光和元年分陽翟置,有葛溝水、黃臺岡。”據《禹州志》載:黃臺,古縣名,東魏興和元年(539年)析陽翟縣置,治黃臺(今禹州市郭連鎮黃臺村),屬陽翟郡。隋大業初廢入潁川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屬許州。貞觀元年(627年)廢入長社縣。黃臺村即故黃臺縣治。

葛天氏與葛國地望考辨

葛天氏與葛國地望考辨

黃臺村南二里有道崗,南北綿延七、八里,因崗上有黃香墓而現名孝山崗。孝山崗南段上有七娘冢,冢旁有七娘冢村;崗北段上有黃香墓,旁有黃臺寨村,崗下有石樑河黃臺水庫。

案《水經注·潩水篇》雲:“潩水自枝渠東逕曲強城東,皇陂水注之。水出西北皇臺七女岡北,皇陂即古長社縣之濁澤也。”

由是,《魏書·志第六·地形二中》所載的“黃臺”與《水經注·潩水篇》所述“皇臺七女崗”中的“皇臺”同指故黃臺縣。

可見,在北魏時期,今之孝山崗,依《魏書·志第六·地形二中》所載為“黃臺崗”,依《水經注》所述為“七女崗”。今之石樑河依《魏書》所載為“葛溝水”,依《水經注》所述為“皇陂水”。

石樑河經長葛市石固鎮向東,過崗河村南進入建安區,在蘇橋鎮石寨村匯入清潩河,是清潩河支流之一。石樑河緊靠長葛石固遺址,在南北朝以前既名“皇陂水”,又名“葛溝水”,其中“葛”、“皇”二字與葛天氏為上古帝王的記載相印證,為長葛石固遺址認定為“上古葛天氏族聚落”提供了又一文字依據。

5.長葛市境內與葛天氏有關的名勝古蹟。

⑴葛仙靈池。

清康熙三十年《長葛縣誌》所載“葛邑八景”有“葛仙靈池”。葛仙靈池位於今長葛市後河鎮中心小學院內,東距徐莊遺址約一公里,相傳為葛天氏族在陘山狩獵、演練歌舞時的汲水之處。據清康熙三十年《長葛縣誌》載:“葛仙翁池在縣西四十里後河鎮龍泉宮。吳人葛玄與左慈學仙術於許,慈已仙去,玄因家於長葛,號葛仙翁,採藥陘山,嘗於暑月入池中,數日不出。昔人嘗以白布入水中得藍色,俗名擺藍池。今遇旱禱雨,輒應,亦名靈池。”

葛玄(164—244),字孝先,丹陽句容人,是抱朴子葛洪的曾祖父,三國著名高道,道教靈寶派祖師。葛洪在《抱朴子》中記述,葛玄以左慈為師,修習道術,受《太清丹經》、《九鼎丹經》、《金液丹經》等煉丹經書,後傳授給鄭隱。相傳他修道時常辟穀服食,擅符咒諸法,奇術甚多。後世道教尊稱葛玄為“葛仙公”,又稱“太極左仙公”。據邑人相傳,葛玄到長葛尋根謁祖,在擺藍池中浴後羽化昇仙,故名葛仙靈池。歷史上有許多文人為之賦詩,今址尚存。

明代長葛人車明理《詠長葛八景詩》之《葛仙靈池》詩云:“一鏡方池不計春,誰開地脈作通津?人家引水滋禾稻,歲旱祈霖濟困民。葛老仙成留古蹟,吳人丹就脫凡身。幾番載酒閒遊賞,一度登臨一爽神。”

明代長葛人張綸《葛仙靈池》詩云:“擺藍池自葛仙翁,澄沏昭回一鏡同。止水有源過地脈,方塘無浪絕塵容。清風明月天宮上,翠柏蒼松圖畫中。更有這般靈驗處,旱乾禱雨顯神功。”

明代長葛縣教諭李義《葛仙靈池》詩云:“池在西山遠市塵,周遭勝景等蓬瀛。擺藍俗志名無據,載葛仙翁號稱情。靈感禱祈蘇旱澇,功施阡陌轉枯榮。此池有利吾人事,羨甚銀河箕斗橫。”

清康熙年間長葛知縣鄭維飆《長葛八景總題》詩云:“太邱祠畔說華封,仙子青池迥自溶。護北橋雲長藹藹,襟南洎楫亦重重。潁濱古治誰儀鳳,雁陣層臺漫學鍾。蕭寺晨驚顛倒夢,羲鞭猶駕萬株松。”

劉鹹《長葛懷古》詩云:“鳳凰城下草離離,溱洧河邊柳色衰。古店明月雞叫亂,村橋霜滑馬行遲。鍾繇臺廢嗟無跡,葛老仙成幸有池。欲駐徵驂訪遺事,官書無奈迫程期。”

胡汝為《遊葛仙壇》詩云:“白雲紅霧鎖仙扉,古木蟠空鸛鶴飛。丹井草湮仙子去,紅床香緲道人歸。樓臺視昔代興廢,城郭如今人是非。獨往獨回成感慨,西風吹桂冷浸衣。”

明嘉靖間河南督學呂邦耀《葛仙井》詩云:“練得丹成後,山川總是空。至今人不悟,井上覓仙翁。”

清乾隆年間長葛知縣阮景鹹《葛仙靈池》詩云:“林巒幽曲日橫斜,碧蘚青苔雜野花。丹鼎不留池尚在,白雲深處是仙家。”

郭守訓《秋日遊仙翁觀》詩云:“何處求丹訣,山深草又荒。問年尋老樹,留跡照空塘。藥臼餘紅色,仙廚染翠香。我來盟法侶,心在意俱忘。”

何鼎《水調歌頭·葛仙翁擺藍池》詞雲:“幽徑通靈蹟,池水膩操藍,也曾星映月浸,金鼎夜燒丹。幾處垂楊路窄,不覺溪山奄畫。紅雨隔仙凡,鏡徹照清影,一洗俗塵顏。流蘊藻,浮沆瀣,響風湍。仙翁一去碧落,雲鎖石橋灣。遠近花邊怨蝶,來往松稍愁鶴,惜別夢中山。徒依臨寒碧,贏得片時閒。”

程曰鵬《水調歌頭·葛仙翁池》詞雲:“翠點層山際,紅染小橋秋,一溪盤繞仙蹟,地湧碧泉流。晝霽銀花捧日,夜靜金鱗躍月,竹影鳥聲幽。水鑑疏人立,縠皺亂雲收。武彝曲,蓬海島,華峰頭,清涼仙界浣花,濯錦總難儔。不必煉丹龍井,豈待尋砂勾漏,此地即丹丘。塵土一為滌,真在葛天遊。”

這些詩詞說明了葛仙靈池在長葛市歷史上存在的真實性。

⑵擂鼓石溝。

擂鼓石溝位於陘山南麓、榆林村北,相傳是葛天氏演練歌舞之地。

⑶葛天氏陵。

葛天氏陵位於後河鎮西北的紫荊山上,傳說葛天氏的母親死後葬於該山頂上,山上有葛天老母廟遺蹟和葛天老母洞。葛天氏去世後葬於其母墓側,故名葛天氏陵。

以上與葛天氏有關的傳說和名勝古蹟,說明舊《長葛縣誌》中有關“長葛相傳為上古葛天氏故址”的記載非虛。與長葛石固遺址的考古發掘、長葛市坡胡鎮海子李村宋代《重記葛天老祖聖殿》碑的出土、石樑河古名葛溝水或皇陂水的考證等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史據鏈條,證明了史前氏族葛天氏在今長葛市聚居、生活的歷史事實,葛天氏地望在今長葛市實至名歸。

二、葛國地望考。

1.關於葛國的史籍記載。

葛作為古諸侯國名,屢見於史籍:

《尚書·商書·仲虺之誥》雲:“成湯放桀於南巢,惟有慚德。曰:‘予恐來世以臺為口實。’仲虺乃作誥。曰:“嗚呼!乃葛伯仇餉,初征自葛。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孟子·滕文公下》雲:“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放而不祀,湯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犧牲也。’湯使遺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湯又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粢盛也。’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饋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奪之,不授者殺之。有童子予以黍肉餉,殺而奪之。《書》曰:‘葛伯仇餉’,以之謂也。為其殺是童子而徵之,四海之內皆曰:‘非富天下也,為匹夫匹婦復仇也。’湯始徵自葛載,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

《史記·殷本紀》有:“湯徵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

《左傳·桓公十五年》有:“公會齊侯於艾。邾人、牟人、葛人來朝。”

《左傳·僖公十七年》有:“齊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無子。齊侯好內,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長衛姬生武孟。少衛姬生惠公,鄭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華子生公子雍。”

《史記·齊太公世家》載有:“十年,孝公卒,孝公弟潘因衛公子開方殺孝公子而立潘,是為昭公。昭公,桓公子也,其母曰葛嬴。”

《史記·秦本紀》載:“帝顓頊之苗裔孫女脩吞玄鳥卵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女華生大費。大費佐禹平水土,又佐舜調馴鳥獸,為柏翳。舜賜姓嬴氏。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二曰若木,實費氏。其玄孫曰費昌,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費昌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湯御,以敗桀於鳴條。大廉玄孫曰孟戲、中衍,鳥身人言。帝太戊聞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國,故嬴姓多顯,遂為諸侯。”

綜上所述,葛國,嬴姓,始封於夏,商、周亦有封,滅於春秋。

關於葛天氏與葛國的關係,葛玄曾孫葛洪在《抱朴子外篇》自敘雲:“抱朴子者,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其先葛天氏,蓋古之有天下者也;後降為列國,因以為姓焉。”其衍化脈略非常清晰:葛國為葛天氏後裔的嬴姓封國,葛氏尊大費柏翳為得姓始祖。

2.夏代葛伯國地望考。

⑴有關夏代葛國地望的史籍記載: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宣公四十三年,伐晉,毀黃城,圍陽狐。明年,伐魯、葛及安陵。”

《史記集解》:“葛,今梁國寧陵之葛鄉。”

《漢書·地理志》:“寧陵葛曰‘康善’。”

《後漢書·郡國志》:“寧陵故屬陳留,有葛鄉,故葛伯國。”

《水經注》:“汴水又東經寧陵之沙陽亭北,故沙隨國矣;汴水又東經葛城北,故葛伯國也。”

《四書五經集註》宋元人注:“葛,梁國寧陵縣東北。”

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雲:“葛氏:伯爵,嬴姓,夏時諸侯。今郾城北三十里有葛伯城,即其地也。子孫以國為氏。又《風俗通》雲:葛天氏之裔。”

《歸德府志·古封建表》載:“葛,伯爵,夏所封邑。葛,今梁國寧陵之葛鄉。”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河南五》有:“古葛國,後為宋之寧邑。”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有:“寧陵,古葛國。”“葛,古國名,贏姓,故城在今河南省寧陵縣北十五里。”

《一統志》:“葛在寧陵縣北一十五里古葛伯國。”

《河南通志》:“寧陵,夏葛伯國。”

《寧陵縣誌·古蹟》:“葛城,在縣北十五里,古葛伯國。”

《中國曆代戰爭史》:“葛,今河南寧陵縣。”

諸多史料表明,葛國為嬴姓封國,始封於夏,伯爵,地望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

⑵寧陵縣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夏代葛伯國地望寧陵縣的考古學依據。

寧陵縣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表明,寧陵縣一帶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人類居住,而且是個人口比較集中、具有相當規模手工業作坊的地方。這是目前寧陵縣發現最早的古文化遺址,不僅對研究寧陵歷史,而且對研究豫東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及及其二者的承接關係、商丘先商文化的起源等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和重要意義。筆者按:中國的龍山文化與夏代(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相對應。

綜上所述,夏代葛伯國地望寧陵縣毫無爭議。

3.商、周兩代葛伯國地望考。

《左傳》所載葛為周代嬴姓封國,其爵不顯,或云為子爵。其地望或雲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遺有葛伯城、葛伯墓。故許其驤先生據此繪製了《中國春秋初期地圖》如下:

葛天氏與葛國地望考辨

但此說在史籍中的相關記載不多,又缺乏考古學依據,故此目前說難成定論。

又有《史記·趙世家》載:“成侯十九年(前356),與燕會阿。”又載“孝成王十九年(前247),趙與燕易土,以龍兌、汾門、臨東與燕;燕以葛、武陽、平舒與趙”。

又有《續漢書·郡國志》“河間國”條目下載:“高陽有葛城。”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括地誌》雲:“故葛城,一名依城,又名西阿城。”戰國燕邑,後入趙,即今河北省安新縣西南安州鎮。此地也缺乏周代葛國地望的史證。

史籍中並沒有明確的關於商代葛國地望的記載,目前亦無商代葛國地望的考古學依據,故其地望暫不可考。

三、關於葛天氏地望的爭議

關於葛天氏及葛國地望的考證,只是在葛天氏地望的問題上存在爭議。爭議的焦點在於葛天氏地望是在長葛市還是在寧陵縣?“長葛說”一方僅認為葛天氏地望在長葛市,“寧陵說”一方認為不但夏代葛伯國地望在寧陵縣,而且葛天氏地望也在寧陵縣。

對夏代葛伯國地在望寧陵縣,“葛天氏地望長葛說”一方毫無異議。爭議的焦點就在葛天氏地望的問題上。

“葛天氏故里之爭”大約發生在2009年以前。在此之前,除《長葛縣誌》外,其他史籍中都沒有“葛天氏故址”的記載,特別是在1992年以前,歷年的《寧陵縣誌》中都沒有有關“葛天氏”的記載,長葛、寧陵兩地發掘的古文化遺址中都沒有帶有與“葛天氏”相關文字的器物出土,這是長葛、寧陵兩縣“葛天氏地望之爭”的癥結所在。隨著新史據的發現,“葛天氏地望之爭”應該塵埃落定。對長葛、寧陵兩地葛天氏地望的考證,筆者試著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辨析:

第一,有關長葛、寧陵兩地“葛天氏故址”歷史記載的對比(時間截止到1992年以前)。

經查閱,《長葛縣誌》始創於明正德十二年,又於清順治十三年、康熙三十年、乾隆十二年、民國十九年志、1991年重修,2004年重修時始更名為《長葛市志》。從筆者能見到的清康熙三十年《長葛縣誌》中就有“長葛為葛天氏故址”的記載。據1991年《長葛縣誌》總編郭憲周先生撰文說,明正德十二年《長葛縣誌》即載有“長葛為葛天氏故址”。

《寧陵縣誌》始修於明隆慶元年,又於清順治十六年、康熙三十二年、清宣統三年、1992年重修。1992年版《寧陵縣誌》中只有關於“葛伯國”的記載,而對“葛天氏”的記載是一片空白。前面數版《寧陵縣誌》缺乏對“葛天氏”的歷史記載,是“葛天氏地望寧陵說”無法逾越的鴻溝。

第二,長葛、寧陵兩地的古文化遺址考古發掘情況對比。

長葛石固遺址的考古發掘報告顯示,長葛石固遺址的文化層內含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遺存,其考古年代為距今約7400~4500年。寧陵縣發現的最早的古文化遺址——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的考古年代為距今約4000年,比長葛石固遺址考古年代的上限晚了約3400年,比長葛石固遺址考古年代的下限晚了約500年。

國內考古界普遍認為,仰韶文化相當於神農氏炎帝和軒轅氏黃帝聯盟時期,而龍山文化相當於夏代。長葛石固遺址的考古年代——距今約7400~4500年與史載的“葛天氏興於三皇時期,繼伏羲之後,在神農之前稱王”相印證。寧陵縣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的考古年代——距今約4000年與寧陵縣夏代葛伯國的相關記載相印證。長葛石固遺址和寧陵縣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的考古年代的對比釐清了上古葛天氏與夏代葛伯生活年代的先後順序和衍變關係。

既然上古葛天氏和夏代葛伯國在文化考古上斷層近500年,那麼葛天氏和葛伯國應該是生活在兩個不同年代的部族群體,二者不能混為一談。據文化考古年代的先後順序可知:葛天氏是夏代葛伯的先祖,夏代葛伯國是葛天氏後裔的封國,此論可以形成定論。故有人稱寧陵縣境內的夏代葛伯國為“葛天氏的葛伯國”如同稱“姬周為軒轅氏黃帝之周”、“劉漢為唐堯之漢”、“李唐為皋繇之唐”一樣,這種說法不確切。寧陵縣境內古文化遺址考古年代之不足是“葛天氏地望寧陵說”無法逾越的高山。

第三,長葛市坡胡鎮海子李村出土的宋代《重記葛天老祖聖殿》碑的碑文,為“長葛說”提供了文字依據,這又是“寧陵說”很尷尬的難題。

第四,《魏書·志第六·地形二中》中有關今石樑河古名葛溝水的記載,出自正史。又有《水經注》“皇陂水”名的支援,早已流傳於民間的葛天氏“葛皇”之名就有了文字依據。

綜合以上四點,“葛天氏地望在長葛市”實至名歸。

寧陵縣石橋鄉葛伯屯為夏代葛伯國故址毋庸置疑,但並不是葛天氏故址,依據有三:

首先,1992年及以前版本的《寧陵縣誌》對 “葛天氏地址” 的記載是一片空白,這是硬傷之一。

其次,寧陵縣自稱發現的最早的古文化遺址——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的考古年代相當於夏代,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承擔不了在五帝之前、在伏羲與神農之間興作稱王的葛天氏的地望,以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冒稱葛天氏地望是一種歷史的穿越。

第三,寧陵縣在申請“中國葛天文化之鄉”時存在利用長葛葛天氏文化史料現象:一是長期借用長葛市的葛天氏雕像;二是曾經使用長葛石固遺址的考古發掘史料考證寧陵所謂的葛天氏;三是以河南長葛葛天氏文化研究會的專著《樂舞始祖葛天氏》作為其宣傳材料。這是典型的文化移植現象。

帶史料空白之“硬傷”,攜考古年代之“空虛”,“葛天氏地望寧陵縣說”如空中樓閣,根本無法立足,只好以“葛天氏之葛伯國”之名把“葛天氏”和“葛伯國”強行嫁接在一起,混淆視聽。

1991年版《長葛縣誌》主編張佐軍曾在舊作《長葛之名瑣談》一文中寫道:“清代長葛知縣何鼎的‘葛天氏故址也,後人思永澤,故名曰長葛’是不考證歷史的妄說。” 有寧陵學者覺得有隙可乘,籍此以駁斥“葛天氏故里長葛說”。筆者認為,張佐軍在2012年以前這樣寫是非常客觀的,體現了張先生嚴謹的治史精神,說明他對所治之史是認真負責的,理由有三:

理由一,清康熙年間何鼎知長葛縣事時長葛石固遺址尚未發掘。

理由二,長葛的古文化遺址沒有出土過帶有文字的器物,這是“葛天氏故里之爭”的癥結所在。

理由三,長葛市坡胡鎮海子李村宋代《重記葛天老祖聖殿》碑的出土和對今石樑河古名皇陂水、葛溝水的考證,既晚於何鼎知長葛縣事時,又晚於張佐軍撰寫《長葛之名瑣談》一文之時。

新史料的發現,已經對張先生舊說作了有效的補充。如今在重新考證葛天氏地望時又拿張先生舊說故布迷陣,就是對張先生治史精神的一種褻瀆了。

再者,以寧陵丁堌堆龍山文化遺址考古年代之空虛,在2012年以前,即使“葛天氏地望長葛說”暫時被壓制了,“葛天氏地望寧陵說”也無法成立。

據河南長葛葛天氏研究會會長張松橋稱,寧陵縣在申請“中國葛天文化之鄉”之時,涉嫌利用長葛的葛天氏文化資料向寧陵縣進行葛天氏文化移植。寧陵方面長期使用長葛市的“葛天氏塑像”圖片和河南長葛葛天氏研究會編寫的論文集《樂舞始祖葛天氏》為自己宣傳造勢,這樣的做法很不地道,由此而來的“中國葛天文化之鄉”之稱顯然有“打擦邊球”之嫌。

推薦文章

  • 電動腳踏車充電樁太受歡迎不夠用?加裝!閔行區江川街道已建設1.5萬個

    電動腳踏車充電樁太受歡迎不夠用?加裝!閔行區江川街道已建設1.5萬個自2018年開始電動腳踏車集中充電車棚的補貼政策出臺後,在街道及居民們的支援下,汽三黨支部積極響應,第一時間聯合業委會、物業召開四位一體會議,在小區內反覆選址論證,並透過業主徵詢同意後投遞申請,最終成為了江川第一批啟動電瓶車充電站建設工程的...

  • 信用卡欠款怎麼還難壞卡主

    為曾某漢補辦手機卡的通訊運營商、新開儲蓄卡的銀行,以及信用卡髮卡行三方均存在過失,許先生因信用卡被盜刷而遭受的其他實際損失,可以要求這三方進行賠償...

  • 車子油耗越來越高是什麼原因?老司機:其實是它的問題,及時避免

    如果想要自己省錢,就要把積碳的專案加上,在這裡還是需要提醒各位車主,積碳是一個非常毀車的存在,不僅會讓汽車出現以上的這種問題,還會讓汽車的三元催化器失靈,無法正常的過濾尾氣,不僅不會透過年檢,有可能會在夏季高溫的狀態下,產生自燃,所以為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