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趙國作為戰國七雄國力強盛,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由 錦速報道 發表于 人文2023-02-05
簡介不是將士退縮,也不是官員腐敗無能,秦趙雙方的差距其實早就有跡象了,趙國雖然勢大,卻沒有和其他國家一樣謀求發展,尤其是戰國七雄紛紛推行胡服騎射的時候,趙國卻不思進取,沒有當回事,等到發現自己的軍隊實力不濟進行改革的時候,秦國早已經徹底完成了改

趙國為什麼難打

戰國七雄,趙國國力強盛,算是第一梯隊的國家,但為何沒有如秦國一樣繼續發展?進而完成大一統呢?相反是秦國率先完成了國家和軍隊的改革,實力突飛猛進,今天我們就來細數趙國空有實力難有霸業的原因。

長平之戰傷根基

戰國七個國家,趙國和秦國的實力遠超於其他幾個國家,趙國沒有實現中原統一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和秦國的對弈失敗。

趙國作為戰國七雄國力強盛,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秦趙兩個國家不斷擴張,兩國的衝突和對抗是不可避免的,都心知肚明,早在戰爭開始前幾年就都在增兵屯糧,根據史料,秦趙長平之戰投入人數達到百萬人,是我國古代冷兵器戰爭中規模最大的。雙方几乎投入了所有兵力,也都深知,此戰沒有兵敗,只有亡國,任何一方,都不會放任敵人繼存活,因此不論是將士還是官員,各個全力以赴。

不是將士退縮,也不是官員腐敗無能,秦趙雙方的差距其實早就有跡象了,趙國雖然勢大,卻沒有和其他國家一樣謀求發展,尤其是戰國七雄紛紛推行胡服騎射的時候,趙國卻不思進取,沒有當回事,等到發現自己的軍隊實力不濟進行改革的時候,秦國早已經徹底完成了改革,同樣規模的軍隊,有著不同的戰力。

趙國作為戰國七雄國力強盛,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趙國在長平之戰的失敗徹底動搖了國家根基,此後雖然領土還在,但已經是搖搖欲墜,只等秦朝來拿了。

制衡鄰國出差錯

我國古代在政治戰略的成就是突出的,尤其是在戰國時期,多個國家大量聯合與敵對,塑造了複雜的政治環境,這種情況下,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國家戰略的偏差。

趙國在春秋時期依附於晉朝,三家分晉之後,趙國的實力沒有太大的增加,但好在對手實力下降了,因此趙國的強大並不是自己發展,而是同行襯托。

趙國作為戰國七雄國力強盛,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趙國最開始戰略是率先吞併小國,然後伺機吞併較大的燕國,但由於前文提到的,趙國軍事改革落後,導致吞併周邊小國後,周邊的齊國已經起勢。尤其是鄒忌變法之後,齊國實力陡然增加,成為趙國周圍重要的國家。

此時,秦國也在不斷髮展,按照史學家上帝視角的覆盤,趙國當時破局的關鍵一招就是聯合齊國,制衡秦國,將秦國打垮後,伺機與齊國決戰,進而實現大一統。

趙國作為戰國七雄國力強盛,為何沒能一統天下?

但趙國顯然是沒有上帝視角的,趙武靈王雖雄,但也差了些火候。趙國最終選擇了繼續本來的政策,進攻燕國,不理齊國,對抗秦國。如此一來,敵人遍佈周圍。

但趙國沒有想過,秦國和齊國不是木樁子,不會任由自己戰略執行。秦國對燕國沒有坐視不理,因為不想趙國發展,選擇了出兵趙國,這也為長平之戰打下基礎。

趙國眼看滅燕不成,轉頭對付秦國,四處樹敵,長平之戰上發現打不過秦國,只能慌忙向齊國求援。而此時,四處征討的趙國在齊國眼中是最大的威脅,因為擺平了周圍的燕國和秦國,下一個恐怕就是自己了。雖然秦國也有野心,但齊國已經顧不上了,只能選擇先滅了趙國再說。

因此,長平之戰上,趙國糧草匱乏向齊國求援,齊國選擇了作壁上觀,眼看著趙國失敗。

就這樣,趙國既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又在國家戰略上出現失誤,最終導致自己雖然兵馬充足,卻無法實現吞併六國的壯舉。反觀秦國,商鞅變法之後,多位君主一直以變強為己任,最終實現了一統天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