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由 江武墨 發表于 人文2023-02-03
簡介”講師說:“問題就在這裡,你們大多數人都只願意在舒適區內做舒適的事情,可是不願意去突破和成長

終天之痛是什麼意思

10年前,我臨近畢業。當時有一句話讓我們感到恐懼又刺激,這句話是:

畢業後的5年決定了你的一生。

也就意味著,如果無法在畢業後的5內把握好自己的人生,那麼一輩子也就這樣了。如今10年過去,我的經歷證明了這句話確實有其道理,但又可以推翻,因為10年後我的人生得到了翻盤。

在翻盤之前,我每個月拿著微薄的薪水,除去生活費和租金,手頭能支配的錢少得可憐。在公司裡,對領導的刁難忍氣吞聲,委屈和憤怒只能往肚子裡咽。生病時,只能躺在床上不敢去醫院,因為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倒在半路上。

那時的生活狀態消沉且迷茫,沒有人生目標,就像大西洋中心的一隻小船,海面上狂風暴雨,巨浪滔天,小船隨時傾覆,可卻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強烈求生的慾望讓我開始問自己:難道人生真的要這樣平庸至死嗎?曾經的夢想都去了哪裡?我不甘心,決不能讓畢業後這糟糕10年定格自己的一生。

興許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2018年底,在參加線上寫作課時我認識了墨墨。半年之後,我鼓起勇氣發了一條資訊給他,說:“墨墨,我想向你做個諮詢,可以嗎?”

時至今日,我仍舊難以相信之後的人生會因為這個小小的舉動而徹底翻盤,從此真正意義上走上了新的人生軌跡。

原來,人生所認為的不可能都可以成為可能。

那麼我是如何在這短短的9個月內將人生進行翻盤,以及在這個過程中都遇到哪些困難,下面分享給你,希望能給處於同樣困境的你帶來一些幫助。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01

被起點禁錮的10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起點,卻又無法進行選擇。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當地又以遵循傳統、思想保守的風氣為主流,更何況父母都生活在農村,這樣的思想自然更加根深蒂固。

因此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和所謂的“中國式父母教育”沒有太大區別。

偏偏我從小性子倔強,又以愛哭鬧出了名,受到各種嚴厲處罰是家常便飯。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有時候大晚上大人把我揍得半死,丟到門外,大門關上,留我自己在外面鬼哭狼嚎。

等到大了一些,知道倔強並不能帶來任何好處,反而“聽話”能得到肯定和獎賞,加上學習成績優異,於是我就順理成章成了“聽話”的好孩子。

這種“聽話”讓我形成了思想上的禁錮,也就是心理學中的思維定式,即用一種過去的感知去影響當前感知的一個過程。也就註定了我對外界總是順從,不能有自己的主張,包括在哪兒工作、能不能辭職、交什麼朋友等,都只要“聽話”就好。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如果說曾經的年少無知才會讓自己如此糊塗,那麼成年以後如果還以任何理由讓自己墮落則是不被允許。

尤其到了2017、2018年,這種困境讓我感到恐懼和迷茫,咬緊牙關衝出去是唯一的選擇,決不能任命運將我擺佈。我分析當時的情況:

1、工作7年,沒有去想去的城市奮鬥,沒有勇敢地放棄不喜歡的工作;

2、雖然也有一些技能,但沒有鍛煉出真正的一技之長;

3、沒有做過人生規劃,完全不知道未來往哪裡走;

……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用句充滿戲劇化的話來說就是:“我終於透過多年的努力讓自己一無所有”。

有人說生活把你壓得越低,你就會像彈簧一樣反彈得越高,但經歷告訴我,人就是人,不是別人的任何物品。

尤其當你越加感到來自起點或生活的壓迫,就越要及早往上爬。因為你是個人,不是彈簧或其他物品。

你必須去尋找生命的那一道出口,即使你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能做什麼,但必須去尋找,那是唯一的希望。

所幸,在被起點禁錮10年之後,我終於鼓起勇氣,抓住了這個希望。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02

9個月撞3次南牆

所謂“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牆不回頭”,雖然抓住了希望,卻也不是一帆風順。在這個過程中,我對三次一頭撞在南牆上記憶猶新,也正是這三次關鍵的磨鍊,讓我衝破了匆匆束縛,得到真正的成長。

1)第一次:從“一問三不知”到“聽話照做”

第一次和墨墨諮詢是通話2小時,過程中對於墨墨提到的問題,我幾乎一問三不知。當時我的回答基本是這樣:

“不知道。”

“沒有想過。”

“這個不清楚!”

因為我要麼真的一概不知,要麼是知道但從未深入思考。

面對這樣的情況,墨墨依舊非常耐心、細緻地幫我梳理分析。兩個小時下來,我記了滿滿2頁A4紙,最終也確定了方向和目標,以及一些具體的行動方案。

掛了電話的那一刻,我長長舒了一口氣,內心悲喜交集。悲是因為我在這次通話中我終於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感到痛苦。喜是因為我終於有勇氣去面對他們,並且從混亂中掙脫了出來。

那種感覺就如久處於黑暗屋子中的人終於見到一束光,只要聽話跟著這束光走,一定可以走出屋子,到達一片更加廣闊、敞亮的天地之間。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2)第二次:從“忽略了目標”到“突破怪圈”

凡事沒有一蹴而就,在前進的過程遇到一些挫折在所難免,只是能不能在這樣的挫折裡繼續前行才是重中之重。

在開頭的幾個月裡,我的行動方案完成率平均為30%,嚴重不達標。

當時我陷入了自我懷疑。因為從小就是學霸,學習上的事情無法完成對自己來說就是最大的否定,我努力調整,然而收效甚微。

好在墨墨根據我的實際情況給我建議,提醒我做取捨,並鼓勵我堅持每日覆盤和繼續調整。

於是我又繼續跌跌撞撞地前進,時而理智佔了上風,好好去完成任務。時而被慾望控制了頭腦,這樣想做,那也想做,一事無成。

但是既然選擇突破,就算是不斷碰壁,也要堅持前進,沒有任何後退的理由。而且如果就此止步不前,就在這個怪圈裡打轉,問問自己能甘心嗎?

也就在這種情況下,我以頂著風雪的姿勢慢慢向前走去,一步、兩步、三步,漸漸地,我竟奇蹟般地發現自己的目標感越來越強,也越來越清楚地知道眼前這些目標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是從摸爬滾打的實踐中所產生的體驗,而這些體驗又提供給我不斷前進的動力,最終慢慢從惡性循壞的處境中轉變為良性迴圈,一切想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3)第三次:從“追求100%完美”到“自我接納”

2019年12月做年度覆盤時,我內心建立起的小小王國轟然倒塌,當時發現經過一年的努力,雖然有所起色,卻沒有真正拿得出手的成績。

當時我沒有勇氣去找墨墨,覆盤裡也充滿負面詞彙,而且消極的情緒還讓我心裡產生了“墨墨你別管我”的聲音。

而然墨墨卻在忙碌之餘主動聯絡了我,並且透過語音方式覆盤溝通。

在那之後我才意識到是自己太過追求完美,總喜歡拿放大鏡看自己不足,對小成就卻視而不見。我蛻去了情緒化的外衣,開始客觀梳理2019年的收穫。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這時才發現對於一個迷茫了10年,起跑不到一年的人來說,收穫是巨大的。例如:

1、找到人生目標;

2、參加了一年的線上寫作課,並且成為寫作助教,點評也受到許多學員的認可,還簽約了一個文學網站;

3、勇敢地走出去參加兩次線下思維課程,其中有一次還見到了墨墨和格半,和他們的交談中我發現了內心深處的卡點,同時也突破了社交恐懼症;

這次的突破給我帶來很大震撼,原來就在不斷進步的同時,還存在著許多需要改善的問題,如果沒有理性客觀去看待,自己只會深陷其中。

當時我還告訴墨墨打算放棄做今日頭條的想法,結果墨墨說了一句:“堅持寫下去!”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自己曾經對他人說:“凡事呢,只要你能堅持下去,最後那20%的成功人士裡,一定有你!”而輪到我自己,怎麼可以忘記呢?

或許真的是“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結束那次通話之後的一個多月裡,我的頭條賬號成了優質文化領域的原創作者,開通了多項功能,並且完結了第一本小說,開始進行第二本的構思。

經過這一次事件,我才深刻體會到人如果不想被情緒佔據頭腦,就必須學會自我接納。唯有如此,才能更理性、全面地看待自己的收穫和不足,才能站到更高的角度看到自己與未來、世界之間的關係,這才是成長該有的樣子。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03

向終點出發的50年

人生就像一輛疾行的列車,翻過高山,穿過丘陵,駛過平原,在沒有到達生命的終點之前,它將永不停下。

如果將人生以80年為標準來劃分,我將自己過去的30年比喻為翻過高山峻嶺這個階段,那時舉步維艱,困難重重。尤其剛過去的這10年是在攀爬最陡峭的一段,而我差一點點就跌入了萬丈深淵。所幸我已經成功攀登,並且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對於未來的50年,我亦不知道迎來的將是平原丘陵還是高山峻嶺,但我已經做好準備,隨身攜帶三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1)錦囊一:健康的體魄

古人帶兵打仗,都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如果沒有糧草或供應不足,仗不用打軍隊就已經潰散。

同樣地,如果想走好這條人生路,無論有多完美的夢想和計劃,如果“糧草”不足,那麼一切都是空談。

這個“糧草”就是我們的身體。近年我們也看到一些因透支身體而引發的猝死或其他疾病的報道。

只是我以前從未重視,感覺自己身體熬得住。一度熬夜、不吃早餐、午餐不按時等,嚴重透支了身體的健康。

直到有一天身體開始出現問題。起初並不嚴重,只是有天夜裡突然加重,我才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想撥打120又忍住了,硬撐到第二天自己去醫院檢查。

醫生當時看著診斷結果,沉思了一下,問我:“你熬夜嗎?”

我點點頭,醫生瞬間變了臉:“這樣你還熬夜,不要命了是嗎!”

之後就是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坐臥不安,更別說能有心思看書寫作。實際上在5年前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可我那時好了傷疤忘了疼。

這一次的經歷讓我徹底明白,如果再不保重身體,命運未必會給我第三次機會。

說到底,命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如果總是抱著僥倖的心理,健康必定會被揮霍一空,到時候就算有一百個不願意恐怕也無法逃脫過早一命嗚呼的悲劇。

自此,我也真正重視起身體,調整作息時間、三餐準時、適當鍛鍊,就為有個健康的體魄。畢竟人生還有幾十年的光景,身體這座“糧草”的寶庫一定要充足,否則一切只能“涼涼”。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2)錦囊二:身與心合一

除了擁有健康的體魄之外,身心也必然要一起上路。因為如果只有一個在路上,一定會被另外一個拖後腿。

同樣地,成長如果只注重外在的提升,卻忽略了內心的修煉,必然也會阻礙重重。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常遇到兩處難點:

第一,經常在一個怪圈裡打轉,出不來;

第二,容易陷入自我懷疑。

起初以為是戰術上的原因,調整之後卻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發現原來是我內心深處的不自信。

例如別人交代我去做一件事情,我會自信滿滿地回答:“好的,沒問題。”可是內心卻在那一瞬間閃過“我要是做不好,可怎麼辦?”的念頭。

這種念頭轉瞬即逝,不易捕捉,卻是最真實的第一反應。這種身心深處的不自信會引發許多問題,例如:影響對一個人的客觀判斷、決策、行動等等;容易自我懷疑;具有社交恐懼;容易陷入消極情緒之中;導致外在的技能學習受阻……

只是有問題並不可怕,只要發現以後努力去改進即可。從那以後,我才逐漸去觀察自己是否出現這樣的情況。我的做法通常有兩種:

第一種:觀察自己的第一個念頭,看到並承認它。

然後告訴自己:這不是真實的,只是念頭而已,事實充滿無限可能;

第二種:透過實踐影響心理。

即完成一件事情之後,倒過來告訴自己:看吧,已經完成了,至少努力了,實際情況比想象的要好很多,當初為什麼要懷疑自己呢?

這種變化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中的,也許三五天內並不明顯,可幾個月下來會發現你已經不是原來的自己。而這種正向的反饋又再次增加信心,如此一來也更好地做到內外兼修,身心合一,為夢前行。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3)錦囊三:成長型思維

身心合一是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而與之相輔相成的擁有一個健康的思維。所謂的健康思維也就是“成長型思維”。

具體可以透過這個真實案例來理解:

前段時間去聽培訓課,講師問:“參與一些答題收益時,如果是你們不擅長的問題,會去回答嗎?”

很多人表示不會,他們只會去回答那些自己能夠回答的內容。

講師又問:“那麼這些你們能回答的內容,是不是已經有很多人回答?你去回答根本就分不到什麼收益分成?”

很多人又表示說:“是,這是最苦惱的地方。”

講師說:“問題就在這裡,你們大多數人都只願意在舒適區內做舒適的事情,可是不願意去突破和成長。除非學術性特別強的問題,否則領域內很多看似難的內容,如果你願意去翻書、找資料、想盡各種辦法,最後是不是都能解決?這樣一來,不僅能力提升,還能分到更多的錢?”

眾人沒有出聲,因為他說得很對。

這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區別,也是一個人是否能夠成為想成為的那個人的重要因素。

我過去多也是用固定型思維模式在思考問題,例如前文提到的因為種種困難而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運用了固定型思維模式在看問題。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有一次和墨墨通話,他就指出我的思維模式深受到過去的影響,進而形成一種固有的、封閉式的模式,然後我再以這種模式去看待事物及衡量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最終限制了成長。

而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必然不斷遇到各種問題,這時兩種思維就產生了作用。如果用固定思維模式去看,自己不戰而敗。如果用成長型思維去看待,每解決一次問題能力就得到一次提升。

困難即是機遇也是挑戰,雖然困難不值得歌頌,但卻是快速成長的時機。從固定思維模式到成長型思維模式總需要一個過程,也許有的時候透過一兩件事情就能明白。有時則需要在諸多細節中慢慢去踐行和體會,而我屬於後者。

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很慶幸我能在9個月就收穫了這三個錦囊,我也將帶著它們,風雨無阻,努力前行。

9個月撞3次南牆,破除起點的禁錮,攜3個錦囊向終點出發

9個月的成長,勝似走了9年的路。“快樂”或“痛苦”早已無法定義整個過程,因為苦樂交織的盡頭是甘甜。它最終帶來的是一個全新的自己,是命運的翻盤和轉變,是點燃了生命之光的那把火焰。

人生短暫而漫長,是就此放棄還是從此揚帆起航,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願你我都能如文學家吳汝倫所言:“且捱過三冬四夏,暫受些此痛苦,雪盡後再看梅花。”

作者 | 清語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