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芙蓉街上銀號忙,人面芙蓉萬朵開

由 三月末的風 發表于 人文2023-01-30
簡介在芙蓉街一眾銀錢號之中,不得不說的就是章丘刁鎮舊軍村孟氏家族創設的瑞生祥錢莊

三朵芙蓉指什麼東西

芙蓉泉、芙蓉街、芙蓉巷是老濟南的三朵“芙蓉花”,無言地記錄著時代的枯榮興衰,見證著歷史的抖移變遷。作為濟南七十二泉之一,芙蓉泉噴湧在芙蓉街中段位置,坐擁省城金街的鼎盛。劉鶚在《老殘遊記》中盛讚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但泉湧百姓家的大多是無名泉,芙蓉泉是少有的坐落於民院內的名泉。清乾隆朝詩人董芸曾寓居芙蓉泉畔,賦詩云:老屋蒼苔半畝居,石樑浮動上游魚。一池新綠芙蓉水,矮几花陰坐著書。

先有芙蓉泉,後有芙蓉街。晚明之際,引芙蓉泉水至府學門前的泮池,此段水流曰“梯云溪”。順治年間,溪上架起“青雲橋”,橋首建有“騰蛟起鳳”牌坊。此三者,皆在貢院左近,是明清時期山東學子赴試秋闈的必經之路,命名者的初衷大概是取平步青雲、魚躍龍門之意吧。梯云溪畔的街道便是芙蓉街,住戶臨溪而居、與溪為伴,終日溪水潺潺、垂楊依依,彷彿置身水鄉江南。

芙蓉街上銀號忙,人面芙蓉萬朵開

後來,橋坊年久不存,溪上鋪青石板,云溪變暗渠,街道兩側商戶漸漸增多,店鋪林立左右。加之周圍巡撫院、都司、布政司、貢院、府學等衙署環伺,不足一里之地的芙蓉街成為老濟南的絕佳地段,乃是經商置業的首選。從芙蓉街南首步行80米右拐,便來到其姊妹街巷—芙蓉巷。460米的芙蓉街、255米的芙蓉巷,在清朝中晚期已經發展成為繁華簇錦的商業街區,綢緞莊、鞋帽鋪、染坊、鐘錶店、古玩店、飯店、錢莊等鱗次櫛比、熱鬧非凡。其中,有名可考、史脈可溯的錢莊銀號不下十家,說是金融一條街也毫不為過。

錢莊萌芽於明朝後期,興盛於晚清年間,是封建社會末期出現的舊式信用機構,在帝國暮歌的風雨飄搖中艱難成長。據《山東省志—金融志》記載,從明末起山東已有從事銀錢兌換的“錢桌子”(錢攤)和店鋪(錢鋪),及至清朝乾隆、嘉慶年間,銀號、錢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發展成為具有相當規模的獨立行業。作為濟南金街的芙蓉街,自然少不了銀錢號的身影。同治三年(1866年),瑞生祥開設;同治十一年(1873年),蚨瑞長開設;光緒初年,蚨裕開設;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慶泰昌開設;光緒末年,裕升昌開設;光緒末年,惠昌開設。及至上世紀三十年代,芙蓉街的繁盛可與上海十里洋場比肩,義記、德祥、慶寶齋等銀號演繹著民國金融行業的傳奇。

芙蓉街上銀號忙,人面芙蓉萬朵開

這些銀錢號如同青石板下梯云溪的流水,不僅浸潤著芙蓉街巷的煙火氣,還融通了這熙熙攘攘的人間繁華。銀號、錢莊、各色商鋪,還有求取功名的學子、南來北往的客商、流連忘返的遊人,都成為芙蓉街人間繁華的一部分。

在芙蓉街一眾銀錢號之中,不得不說的就是章丘刁鎮舊軍村孟氏家族創設的瑞生祥錢莊。孟氏產業大多以“祥”字為號,濟南、北京都有“八大祥”之說,大名鼎鼎的瑞蚨祥即是其一,瑞生祥亦是孿生。晚清文人孫點的《歷下志遊》記載,瑞生祥店址在芙蓉街,而《山東省志—金融志》則認為其址在芙蓉巷。與章丘孟氏其他開枝散葉的家族產業一樣,瑞生祥錢莊以濟南為大本營,在北京、天津、芝罘等地都建有分號,除經營存取放款業務之外,還兼營棉絲、布匹、雜貨等。

創設之初,瑞生祥由孟家十大堂號中的三恕堂、其恕堂、容恕堂、矜恕堂共同經營。後來,一代儒商孟洛川開始嶄露頭角、脫穎而出,在18歲的年紀就掌管了本房矜恕堂開設的瑞蚨祥,還以此為翹板,順利兼管了四房共有的瑞生祥錢莊和慶祥布店。孟洛川頭腦靈活、情商超群,善於結交達官顯貴,所以做官的、當差的、經商的很喜歡把錢存在孟家的銀號,瑞生祥賬下積存了大量的官紳存款。以錢莊為主業的瑞生祥手握鉅額資金,在“祥”字商號的發展壯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為瑞蚨祥的騰飛注入了源動力。

在孟洛川的經營下,“祥”字商號遍佈京、滬、津、濟、青、煙等大中城市。到1939年孟洛川辭世,旗下商號近30處,員工1000餘人,房產3000餘間,章丘田產2300餘畝,沾化、利津、泰安、萊蕪置有大量莊田。當時的報紙對孟洛川冠以“金融巨頭”的稱謂,“南有胡雪巖,北有孟洛川”由此而來。

芙蓉街上銀號忙,人面芙蓉萬朵開

芙蓉街經歷了繁華富庶,也目睹了敗落凋零。晉商是從事金融業的好把式,芙蓉街自然也少不了富甲天下的山西人。山西票號謙吉升創建於清同治初年,總號設在平遙城內,在北京、天津、上海、濟南、漢口、西安等地設有分號,濟南分號就設在芙蓉巷。謙吉升票號資本殷實、財力雄厚,承攬了諸多的官家業務,也就是現在銀行人口中的機構業務。據記載,光緒三年,兩廣地區四萬一千二百三十兩白銀的京餉就是交由謙吉升等五家票號匯兌至京。1875年,江西奉撥的兩萬五千兩海防經費,由謙吉升負責匯付,付給了北洋海防大臣直隸督臣李鴻章天津行館賬下。做過山東巡撫的任道熔,就曾將萬兩白銀存在謙吉升票號,按年生息。好景不長,光緒十年,國內發生了第一次金融風潮,市面銀根緊縮,輝煌一時的謙吉升票號週轉不靈、應聲倒下,芙蓉巷內的濟南分號無奈歇業倒閉。不過二十年光陰,謙吉升就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如今的“三朵芙蓉”,已經退去了金融屬性,完成了向風景名勝的華麗轉身,只留下斑駁的青石訴說往日的故事。每到節假日,芙蓉街人潮湧動、流光溢彩,慕名而來的遊人在老字號的招幌中、在青石板的罅隙間尋找著曾經的風華。這一幕似曾上演,卻更為篤定和從容,正如晚清詩人鄭鴻所描繪的圖景:芙蓉街接芙蓉巷,人面芙蓉萬朵開。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