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從《唐朝詭事錄》看歷史上的李隆基:虛偽、冷血、城府深,狠人

由 精選歷史事 發表于 人文2023-01-27
簡介所以,即便在這部劇裡,太子表現的有多麼無辜軟弱,但觀眾在追劇的時候還是給李隆基貼上了標籤:虛偽、冷血無情、城府極深、超級狠人

奪取是貶義詞嗎

《唐朝詭事錄》竟然這麼快就完結了,還沒看夠怎麼辦,可以催下一季嗎?

作為唐朝粉,一邊追劇,一邊給觀眾們普及歷史小知識,我可是很勤快呢。前面分析了唐朝的地方官名,外國人在唐朝做官,本

文再分

析劇中的另外一大看點——朝堂鬥爭。

劇裡的朝堂政鬥這條線還是很明確的,就是

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的政治鬥爭。

作為已經知道這場政鬥結局的人,我們可以大方的劇透,最後是太子勝出了,太平公主作為失敗者,自然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從《唐朝詭事錄》看歷史上的李隆基:虛偽、冷血、城府深,狠人

太平公主。

但即便如此,太平公主也是唐朝女性中最傑出的代表之一了,應該是僅次於武則天的唐朝第二位女強人了。唐朝的女人一個比一個厲害,皇家的女人就更厲害了,除了參與爭奪權力,在穿衣自由、婚姻自由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先後有高陽公主、安樂公主、太平公主這樣的榜樣,甚至女皇武則天。要問女性最幸福的朝代,絕對要屬在唐朝了。

不過,女主幹政這件事,如果真心為了百姓和國家強盛,那無可厚非。但要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慾,為了貪圖享樂,那最後免不了功虧一簣,自尋死路,安樂公主和太平公主就是例子。

安樂公主為了權利和個人慾望,參與毒殺自己的父親唐中宗李顯,這分明就是道德淪喪,這樣的人若是成了女皇,國家會好嗎?這難道不正是隋煬帝那樣殺兄殺父的人嗎?

太平公主的確是一位女強人,在政治上也頗有建樹,真實的太平公主我們誰也沒見過,不好評價。但在《唐朝詭事錄》劇裡,太平公主已經註定是失敗了。為了測試下屬的忠心,鬧出人面花一案,害人害己,這樣下去還有下屬敢跟著他嗎?這不是明擺著把自己人推給太子一黨嗎?自己使用人面花,導致洛陽女子競相模仿,多少人被毒害,還自作聰明,被東都留守波斯人李約利用,差點自己和太子都被人家一網打盡。

從《唐朝詭事錄》看歷史上的李隆基:虛偽、冷血、城府深,狠人

太子李隆基。

反觀太子,一直很穩,以退為進,雖然表現出了對太平公主的深厚親情,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位太子可不是什麼白蓮花,他可是李隆基。

所以,即便在這部劇裡,太子表

現的有

多麼無辜軟弱,但觀眾在追劇的時候還是給李隆基貼上了標籤:虛偽、冷血無情、城府極深、超級狠人。

歷史上的李隆基真是這樣嗎?我們看看這幾個標籤是否適合他。

虛偽

有人在追劇的時候評論說:感覺太子是一邊哭一邊殺了公主的那種人。

你還別說,一下子畫面感就出來了,李隆基還真是這種人,一邊對太平公主一口一個“姑姑”,一邊含淚說“姑姑,你去死吧。”

從《唐朝詭事錄》看歷史上的李隆基:虛偽、冷血、城府深,狠人

大多數人對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印象會停留在《大明宮詞》裡面,那就大錯特錯了,太平公主的確是李隆基的親姑姑,但也是李隆基皇位面前最大的政敵。

所以,李隆基先是和太平公主聯手發動了唐隆政變,誅殺了意圖奪取李唐天下的韋后集團,把政權交給了唐睿宗李旦,就是李隆基的父親。景雲三年(712年),唐睿宗禪位於李隆基,李隆基即位,改元先天。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在和太平公主的鬥爭中,誅殺了太平公主的黨羽,逼迫太平公主自殺,史稱“先天政變”,即便是由太上皇李旦出面請求赦免太平公主的死罪,李隆基依舊拒絕了。

這就是網友所說的“一邊哭一邊殺了自己的姑姑”。也許,在真實的歷史上,李隆基就是這樣,面對父親的請求置之不理,一邊假惺惺的落淚,一邊說自己也是不得已啊,姑姑,你必須死,只有你死了,大唐才能安寧。

一些人對李隆基“虛偽”的評價可能來源於電影《妖貓傳》,在電影裡,李隆基口口聲聲說愛楊玉環,可依然賜死了楊玉環。

從《唐朝詭事錄》看歷史上的李隆基:虛偽、冷血、城府深,狠人

前一刻說永不分離,下一刻就賜死。

如果說這是皇帝的狠厲手段,那無可厚非,歷史本來就是由血寫成的,可你不能一邊假惺惺

做姿態,一邊殺最愛的人啊,這就是虛偽了。

李世民是個狠人,為了自己的皇位和國家的安寧,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自己的兄長和弟弟,但人家可沒有半分惺惺作態。

冷血無情

冷血無情這個標籤應該給每個帝王,生在皇室,如果稍有心慈手軟就會成為別人口中的待宰羔羊。人們

對權利的

慾望,是一切罪惡的源頭,尤其在皇室,為了爭奪中央

最高權利大動干戈,西晉還為此爆發了“八王之亂”,把國家帶向了滅亡。

唐朝的皇位爭奪其實在中國曆代王朝中算比較平和的了,只是由李世民開了玄武門之變的頭,後面的李唐子孫都開始學起來了。因為李世民登基之後,勵精圖治,創下了貞觀之治,所以後面的帝王都以為只要奪取了皇位,就能像李世民一樣成為千古名君。豈不知,哪能那麼輕鬆就創下李世民的偉業,即便是李隆基這樣的人,也是前期英明,後期昏庸了。

說李隆基冷酷無情,指的是李隆基對待身邊人的做法,

對王皇后、太子、三位親王、楊貴妃。

首先對王皇后,因為王皇后無子,和符厭事件,李隆基廢王皇后為庶人,沒過多久王皇后就死了。

再次,是對太子,李隆基在武惠妃的讒言下,廢除太子李瑛,後賜死。

三位親王,指的就是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公元737年,李隆基在武惠妃的讒言下,廢三位親王為庶人,並賜死。

從《唐朝詭事錄》看歷史上的李隆基:虛偽、冷血、城府深,狠人

武惠妃。

這個事件是不是很熟悉?春秋時期晉國的驪姬之亂就是如此,因為晉獻公寵愛驪姬,導致太子申生自殺和兩位公子出逃晉國。

李隆基寵愛武惠妃,聽信讒言賜死自己的三個兒子,這難道不就是唐朝的驪姬之亂嗎?好在此時的李隆基威望夠大,所以才沒有導致唐朝內亂。

李世民的幾個兒子也不安分,但太子李承乾都造反了也沒被賜死,魏王李泰、吳王李恪最終也沒有被李世民殺掉。

李隆基的三個兒子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造反,就被李隆基殺了,這不是冷血無情是什麼?還是被美色衝昏了頭腦。

可武惠妃的結局也並不完美,並沒有順利登上皇后的

位子,

而且兒子壽王李琩的妻子楊玉環還被李隆基搶了,這可就太戲劇了。

自從得到了楊玉環,李隆基看似是人生贏家,事業愛情雙豐收,然而,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又拋棄楊玉環,最終自己最寵愛的楊貴妃也被賜死了。

對結髮妻子,對兒子,對最愛的楊貴妃,李隆基是名副其實的“冷血無情”。

城府極深

這是個比較客觀的標籤,也不是貶義詞吧,沒有城府能成功發動兩次政變奪位嗎?這就說明帝王本身需要極深的城府。

李隆基的城府在於利用太平公主把權利奪回給自己的父親,然後皇位繼承權才會輪到自己。

武則天死後,還政於李唐皇室,即位的是唐中宗李顯。如果按照古代的皇位繼承來看,李顯死後,皇位應該是輪到李顯的兒子,但是中宗的皇后韋皇后和女兒安樂公主卻不安分,都想學武則天當女皇,殺了太子李重俊和中宗李顯。如果沒有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政變,那麼,最高權利就又落到外人手裡了。李唐皇室還真是命運多舛啊,剛從武則天手中奪回了權,就差點又被另外一個女人奪取。

從《唐朝詭事錄》看歷史上的李隆基:虛偽、冷血、城府深,狠人

韋皇后和安樂公主。

從這一點上來看,李唐皇室

感謝有李隆基這麼一個狠人,不然中宗之後唐朝真就改朝換代了。

公元710年,李隆基瞞著父親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策劃發動了

唐隆政變

,誅殺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迫使唐少帝李重茂禪位。

這就說明了李隆基的城府,即便是唐中宗死後,明明有一個唐少帝李重茂,怎麼都輪不到兄終弟及吧。可李隆基就是這麼眼光長遠,他看到了李重茂不過是韋皇后的傀儡,韋皇后想做第二個武則天,所以先發制人,將最高權利奪回了,給了自己的父親相王李旦,李旦就是唐睿宗。

從《唐朝詭事錄》看歷史上的李隆基:虛偽、冷血、城府深,狠人

唐睿宗李旦。

《唐朝詭事錄》裡面太平公主口中軟弱無能的皇帝指的就是李旦,可李旦的兩個兄長李弘、李賢都被武則天殺了,另一個兄長李顯被老婆和女兒毒死了,只有李旦善終,這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該有的樣子嗎?

只能說,李旦有一個厲害的兒子。不僅給自己奪了個皇位,還給自己了一個好結局。

李旦一直在平衡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政鬥,但從李旦決定禪位給李隆基的時候,就註定李隆基是贏家了,成了皇帝,掌握了

最高權利,

太平公主難道還能造反不成?

所以,李隆基即位後的第二年,就再一次發動了先天政變,誅殺了太平公主集團,就算李旦求情,李隆基還是賜死了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從《唐朝詭事錄》看歷史上的李隆基:虛偽、冷血、城府深,狠人

李隆基。

從李隆基參與政治以來,到最終奪取了

全部權利,

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城府極深,政治經驗豐富的老練政治家。

超級狠人

這個標籤跟上一個一樣,也是一箇中性詞,不狠怎麼坐穩皇位,怎麼成為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和最長壽的皇帝呢。

從李隆基對待自己的妻子、兒子、愛人、親人,就可以看出,李隆基不僅城府極深,更是個超級大狠人。

畢竟,就算是李世民也沒有殺掉自己造反的兒子,更別說李隆基這樣同一天賜死三個兒子的做法。

能和李隆基這種超級狠人並肩的帝王並不多,秦始皇嬴政也沒有狠心殺掉趙姬,畢竟趙姬可是寧要情人不要兒子,和嫪毐一起造反想要奪取嬴政王位的人,嬴政更沒有殺自己的兒子。漢武帝倒是殺了自己的兒子,可那是因為巫蠱之禍被逼起兵,失敗後自殺,後面劉徹也後悔了,劉徹對待陳阿嬌、衛子夫和鉤弋夫人的冷血無情倒是和李隆基有的一比,比誰狠嗎?李隆基還是更勝一籌。

倒是歷史上很多昏庸殘暴的帝王才會得到這種惡名,李隆基即便是個狠人,但前期勵精圖治,任用賢能,開創了唐朝的最盛時代——開元盛世。光憑這一點,李隆基肯定功大於過了。

從《唐朝詭事錄》看歷史上的李隆基:虛偽、冷血、城府深,狠人

道德敗壞

對於道德敗壞這個標籤,李隆基最為後人所熟知的就是搶了自己兒子的媳婦楊玉環。

但是,對於開放包容的唐朝來說,這並非是什麼錯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很多這樣禮崩樂壞的先例了。

衛宣公搶了自己父親的姬妾夷姜,又搶了自己兒子的妻子宣姜,楚平王搶了自己兒子太子建的妻子孟嬴,還因此引起了國家內亂。

從《唐朝詭事錄》看歷史上的李隆基:虛偽、冷血、城府深,狠人

楊玉環。

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起碼流傳至今,被人們歌頌,還有諸多詩人為此寫詩,白居易的《長恨歌》就是見證。春秋時期的亂倫就是毫無愛情可言,國君看上自己的兒媳婦就直接搶了,導致國家內亂,爭奪國君之位的混亂戰爭。

李隆基有偉大的政績和威望,所以即便是看上了楊玉環,也沒有引起多大的非議,真正讓李隆基名聲變壞的是安史之亂。

政治失誤

如果說以上幾個標籤都是對李隆基個人品行的總結,那安史之亂就是李隆基對整個國家的責任了。

政治失誤

,這才是讓李隆基名聲變壞的原因。

從《唐朝詭事錄》看歷史上的李隆基:虛偽、冷血、城府深,狠人

安史之亂。

李隆基得到楊玉環以後,漸漸變得貪圖享樂,二人琴瑟和鳴,在藝術上創造了一番成就,“從此君王不早朝”,導致政事荒廢,寵信楊玉環的哥哥楊國忠。

楊國忠和安祿山的鬥爭,讓安祿山的

權利

越來越大,李隆基卻沒有及時明察,反而依舊重用安祿山,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唐王朝由盛及衰,之後藩鎮局面的形成也為唐朝的覆滅埋下了隱患。

唐朝由盛及衰,李隆基負有主要責任,如果沒有安史之亂,李隆基可以和李世民合稱唐代最偉大的兩位帝王了。然而,歷史沒有如果,或許,這就是李隆基身上的殘缺美,反而因為種種褒貶不一的標籤,讓這個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飽滿了,因此才成為眾多藝術作品中的主角,更因為出眾的藝術成就和悽美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