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奔流文化·大家」王家安丨紫芝朱草

由 奔流新聞 發表于 人文2023-01-26
簡介”駐節西北期間,左宗棠不僅建下收復失地、啟蒙工業、興辦教育、注重生態等奇功偉績,還將其“以儒治軍”的觀念深入隴坂,在身體力行,撰制大量佳聯,引領隴上楹聯風範的同時,還帶動其湘軍麾下如魏光燾、譚鍾麟、劉松山、楊昌浚、譚繼洵、廖樹蘅等參與其間,

寸晷風簷是什麼意思

撰文丨王家安

壬寅八月,臨近中秋。

一百五十年前的同治十一年(1872年)秋七月,左宗棠以陝甘總督的身份第一次到達蘭州。這一次,他站在黃河岸邊的澄清閣感慨萬千,寫下“萬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復見黃河清”的一代名聯。

此後,他“引河流入園中”“以利城內軍民飲水者”,惠及民瘼,並建“飲和池”“槎亭”等,他寫下“空潭瀉春,若其天放;明漪絕底,飲之太和”“地有百區皆近水;室無一面不當山”“八月槎橫天上水;連畦菜長故園春”“五風十雨歲其有;一莖數穗國之祥”等佳聯妙句。

「奔流文化·大家」王家安丨紫芝朱草

左宗棠聯墨

“積石導流趨大海;空同倚劍上重霄”,是晚清楹聯史上公認的“高峰”之一,左宗棠駐節西北近十四年,留下了許多聯花墨寶,如平涼柳湖之“柳邊人歇;湖上春來”,如酒泉泉湖之“中聖人之清,有如此水;取醉翁之意,以名吾亭”,如蘭州烈妃廟之“一抔荒土蒼梧淚;百尺樓高碧血碑”,如贈天水安維峻之“行無愧事;讀有用書”……清人《楹聯述錄》認為:“湘陰左爵相聯語,權奇倜儻,英氣逼人。”民初吳恭亨《對聯話》則贊曰:“左文襄所撰各聯,時具鐃歌鼓吹之豪採。”

駐節西北期間,左宗棠不僅建下收復失地、啟蒙工業、興辦教育、注重生態等奇功偉績,還將其“以儒治軍”的觀念深入隴坂,在身體力行,撰制大量佳聯,引領隴上楹聯風範的同時,還帶動其湘軍麾下如魏光燾、譚鍾麟、劉松山、楊昌浚、譚繼洵、廖樹蘅等參與其間,影響其身邊隴籍部屬、好友及學生如吳可讀、安維峻、劉永亨、劉爾炘等,都深諳楹聯之道,對晚清甘肅楹聯史之繁榮,可謂功莫大焉。

「奔流文化·大家」王家安丨紫芝朱草

左宗棠聯墨

據記載,當時在甘肅政界學界,因左宗棠之好,談論楹聯也成為時尚。光緒元年(1875)左宗棠六十四歲壽辰,彼時紛亂平息,戰況初定,部屬等皆欲藉此為其祝壽慶賀一番,而左文襄軍紀嚴明,不許稱賀,更嚴禁送禮。一時氣氛尷尬,彼時有人題寫一聯賀之:“千古文章,功參麟筆;兩朝開濟,慶洽犧爻”,暗喻左宗棠曾自比“今亮”(“當今之諸葛亮”)之豪言,暗契甘肅羲皇故里而伏羲六十四卦之偶合,一張紅紙,兩行墨跡,讓左文襄不禁興奮,並感慨“不可負此佳聯”,那次壽辰,只破例收了這一件賀禮。

題寫此聯者,正是甘肅皋蘭籍進士,因彈劾奸臣成祿被貶官歸裡的河南道監察御史吳可讀。晚清史上一個“硬邦邦”的名字。他們兩人的緣分,總是和楹聯牽扯在一起。

同治十二年(1873年),有感於當時甘肅士子參加鄉試要遠赴西安,旅途勞頓,讓許多人望而生畏,嚴重影響甘肅人才選拔,左宗棠遂上奏朝廷,請求陝甘分闈,一年後,奏疏獲准。但民生凋敝,財力枯竭,正當他為修建貢院犯難時,正在蘭州主講蘭山書院的吳可讀成為不二人選。

左宗棠與吳可讀同庚,在建貢院、選人才這件事上,都本著三隴大地“將來必有可用之才”的初心,彼此心照,一拍即合。吳可讀肩負左宗棠重託,奔走呼號,募集資金,最終在光緒元年(1875年),落成甘肅貢院。文教由此振興,左宗棠欣然題聯:“共賞萬餘卷奇文,遠擷紫芝,近搴朱草;重尋五十年舊事,一攀丹桂,三趁黃槐。”聯中有對自己五十年舊事的無限感慨,更有對隴上才人“遠擷紫芝,近搴朱草”,待到黃槐時節,金榜題名、蟾宮折桂的無限期許。

吳可讀也一時技癢,難抑興奮之情,一口氣為慶祝貢院建成,寫下198字的長聯:

二百年草昧破天荒,繼滇黔而踵湘鄂,迢迢絕域,問誰把秋色平分。看雄關四扇,雉堞千尋,燕廈兩行,龍門數仞。外勿棄九邊楨幹,內勿遺八郡楩楠。畫棟與雕樑,齊焜耀於鐵馬金戈以後。撫今追昔,飲水思源,莫辜負我名相憐才,如許經營,幾番結撰;

「奔流文化·大家」王家安丨紫芝朱草

吳可讀聯墨

一萬里文明培地脈,歷井鬼而指鬥牛,翼翼神州,知自古夏聲必大。想積石南橫,崆峒東矗,流沙北走,瀚海西來。淘不盡耳畔黃河,削不成眼前蘭嶺。群山兼眾壑,都奔赴於風簷寸晷之中。疊嶂層巒,驚濤駭浪,無非為爾諸生下筆,展開氣象,推助波瀾。

洋洋灑灑,氣象萬千,此聯更被後世譽為“甘肅第一長聯”。吳可讀長聯切地、切景,更加切情,“莫辜負我名相憐才,如許經營,幾番結撰”,是他與左宗棠三四年來,為籌建貢院的甘苦自知。

貢院建成翌年,吳可讀回京複用。後面的歷史幾乎人盡皆知,光緒五年(1879年),他以“尸諫”慈禧廢垂簾聽政、一心要歸政大統而以身殉國,“直聲震天下”。《清史稿》稱“詔憫其忠”“可讀尸諫,幸鑑孤忠”。張之洞輓聯“殲良終慟秦黃鳥;授命能卑衛史魚”。“其預定大統及請誅成祿二疏,忠義奮發,海內之士,無賢不肖,莫不爭相傳鈔要旨”,江蘇儀徵進士時慶萊在為《吳可讀文集》作序時,開篇即說“吳柳堂先生,同治朝偉人也”。

不知是否受左宗棠影響,或受了多少影響,總之,吳可讀擅制楹聯,畢生不輟,乃至尸諫時還作有遺聯一副。其遺存八十餘聯,整合《攜雪堂對聯》一卷。其弟子如安維峻、劉爾炘等亦為聯壇翹楚,吳可讀可謂是清代隴上承前啟後的一代楹聯宗師。民國《對聯話》評價“吳柳堂聯語特勁拔,不落蹊徑”。而受他影響,弟子安維峻也是以“直名”聲聞朝野,《請誅李鴻章書》響徹九州,亦不乏其師遺風。弟子劉爾炘更是有“隴上聯聖”之美譽。

左宗棠對吳可讀有知遇之恩,吳可讀對左宗棠有襄助之誼,儘管後來兩人因其他誤會關係有所疏遠,但真心真情始終不卻。即便在準備“尸諫”的前夕,吳可讀還不忘在寫給兒子的遺書中說道,他死後,讓兒子替他去見左宗棠,“知己之感,耿耿在心”,他至死不忘與左宗棠的情誼。

甘肅貢院落成時,吳可讀曾有《呈左爵相七律二首》贈予左宗棠,其前四句寫道:“三百年來第一人,文章經濟絕無倫。軍中韓範名儒度,天下安危宰相身”,是對左宗棠軍功政績的誇耀,後兩句“造士廣開千萬廈,憐才上達九重闈”是讚譽左宗棠奏請陝甘分闈一事,結尾兩句“紫芝朱草光芒在,留得楹聯百世新”,則以左宗棠題寫貢院的那副楹聯落筆,繼以“紫芝朱草”,敘說隴上文脈之興。

左宗棠與吳可讀同齡,俱出生於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今年恰是誕辰210週年。作為甘肅近代史,以及甘肅楹聯史上繞不開的兩個關鍵人物,他二人以聯結緣,為我們留下許多傳奇。

“紫芝朱草光芒在,留得楹聯百世新”,吳可讀這句詩今天讀來,仍有時代新意。

作者

王家安

:甘肅省楹聯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