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民俗】“衝殼子”與“擺龍門陣”‖童華池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人文2023-01-23
簡介也順便說一下,成都,也是全四川,最大的“殼子”是成都二環路清水河大橋橋頂的部分,是一個鋼鐵的川劇人物臉譜

應運而生的讀音是什麼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

【民俗】“衝殼子”與“擺龍門陣”‖童華池

【民俗】“衝殼子”與“擺龍門陣”‖童華池

“衝殼子”與“擺龍門陣”

童華池

“衝殼子“與“擺龍門陣”,都是四川方言詞語,二者的基本意思都是聊天,但各自的內涵和具體的使用,又有所不同。

“衝殼子”的“殼子”,原本指戲臉殼。戲臉殼的由來,一般認為是北齊的蘭陵王高長恭:恭武藝超群,勇敢善戰。其貌美甚,卻如女性。他自以為己貌難使敵人懼怕,便木刻假面,常戴之而出戰。自此,戲臉殼逐漸流傳開來。

【民俗】“衝殼子”與“擺龍門陣”‖童華池

此說之外,還有一些說法:如儺戲——也叫端公戲,四川等好幾個省份的部分地區,都曾流行過,有的至今都還在演出。儺戲的戲臉殼比“蘭陵王”戴假面還早。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出土的國寶級文物——純金面具和青銅面具,更是把“假面”的歷史推到了3000年前。有戲曲專家考證,三星堆的青銅面具——上古時期的宗教性質的“驅儺”演出所用的道具,就是儺戲戲臉殼的鼻祖。作為一名四川人,又特別是在談論四川的一個特色方言詞語,愚以為,三星堆和金沙出土的面具,是“衝殼子”之“殼子”的“正源”。

有了這樣的“源”,傳統的戲劇人物造型,各色人物,有了個性化的臉譜;演員化妝,或直接“塗面”,或是戴戲臉殼出場。戲劇界的“宋元塗面,明清臉譜”,寥寥八字,作了很好的概括。

與京劇幾乎同時起源於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的川劇,還在一般戲臉殼的基礎上,獨創了變臉藝術。1987年,文化部將川劇變臉藝術列為國家二級機密,這也是中國戲劇界唯一一項國家機密。

川人稱戲臉殼為“戲臉殼(兒)”,“殼”字讀入聲,且是兒化了。在戲劇表演的同時,戲臉殼不僅作道具,也成了一種很好的玩具。而形象非常誇張,令人忍俊不禁的“笑頭和尚”的出現,使戲臉殼有了更好的娛樂效果,並得到進一步普及。我們這一代人,就是玩著戲臉殼長大的。戲臉殼中的每一個人物,如紅臉關公、黑臉包拯、猴臉悟空等,都有引人入勝的故事。這些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由此而發展開來,一切故事,一切閒談,都成了“殼子”。

為什麼“殼子”又是“衝”的呢?先說“衝”字的讀音:多數川人不捲舌而讀著“còng”。也有部分地方,如自貢和內江,讀為捲舌的“chòng”。在長時間流傳的四川方言中,“衝”字有“向上冒”“向上長”“向上飆升”的意思。如:

【民俗】“衝殼子”與“擺龍門陣”‖童華池

這幾天太陽大,晚上的露水也大,南瓜藤藤一天就衝了一寸多長。

這種射珠箭好耍得很,一點燃就衝到天上去了。

這娃兒硬是肯長,幾年不見,就衝了一個腦殼起來。

除了以上這些,川人的“衝”還有一個特別的義項:氣味刺鼻。刺鼻的氣味,大都不好聞,令人不適,而有些,如芥茉之氣味,卻給人以愉悅之感。川西人喜用芥菜做一種“水菜”——衝菜。衝菜入口,再吃一大口剛蒸好的甑子飯,那芥茉之氣直衝鼻子,以至腦門,衝得眼流花(兒)滾。這種效果,只有親自體驗了,才能感受得到箇中之美妙。川西地區,做出成品衝菜的食材芥菜,也叫衝菜;除了芥菜,也用瘦長的青菜尖或“蠻油菜”做衝菜。

【民俗】“衝殼子”與“擺龍門陣”‖童華池

一個“衝”字,有了這麼多意思。“向上”的指向,“刺激”的力度,加在一起,一個個有故事的“殼子”自然就“衝”起來了。

當有人誇大其詞,恣意吹噓時,聽者便嘆之曰,“殼子衝上天了!”“殼子滿天飛!”。

當然,作為一個方言詞語,它的形成,有一個或長或短的過程。現世而今眼目下,“衝殼子”多指一般性的閒談;如果說話誇張過度,甚至刻意說大話,聽者會譏之曰,“你硬是會衝殼子喃!”“當真話衝殼子不要本錢嗦!”

“衝殼子”成為四川方言,“烏龜打屁——衝殼子”的歇後語則應運而生,且形象至極。

有了“衝殼子”之說,在人群中,特別會“衝”者,就說他殼子多,甚至譽之為某殼子;在特定的環境中,直接呼之曰“殼子”,如“眼鏡”之作為戴眼鏡者的代稱。我曾工作過的地方,有一個名“張祿澤”者,常說他在南京為蔣介石守過總統府,每每講得繪聲繪色,久之,當地人都喊他“張殼子”。張殼子寫不來字,但是讀起報紙來,卻是流利得很。

關於擺龍門陣。“龍門”是何物?答案很多:“小鯉魚跳龍門”的“龍門”,指的是黃河從壺口咆哮而下的晉陝大峽谷的最窄處的一塊地方——今稱禹門口;山西有龍門石窟,廣東有龍門縣,四川更有龍門山系。實實在在的“門”,是古代科舉試場的正門——今日之閬中,在儲存完好的清代貢院裡,還能見到真資格的龍門。因此門而有了科舉考試高中者為“登龍門”之喻;也因之而喻聲望卓著者的府第。但久而久之,對“府第”的稱呼不斷泛化,一般人家的門——不管是單家獨戶,還是集體院落的門,也叫“龍門”了。

這一點,我對老川西的情況比較熟悉,比如,我的家鄉郫都區。四條正街外,大量的院落分佈在多條小街小巷內。這些院落,一般都有一個龍門。我家所在的馬家巷,大小5個院子,個個有龍門。第一個吳家院子單門獨戶,其他的多戶聚居。在農村,民居較為分散,但在大大小小的竹林盤裡聚居者還是多數。一般都有龍門。除郫都區外,筆者也走了不少地方,所見也差不多。老川西的龍門,習慣性的稱呼是“龍門(兒)”,或是”龍門子”。“龍門(兒)”的“門”兒化了,且讀陰平聲;“龍門子”的“門”也讀陰平聲。城鄉的龍門,其功能,除了建築結構之需和人員通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際。

龍門是院子的出入口,是居住在院子裡的人的必經之處,也是院外的人與院內的人的主要聯絡點,人與人之間交際的重要場所。在龍門接觸,隨便談點什麼,是經常的,自然而然的。同院的人,更容易在龍門逗留甚至集聚。如夏夜歇涼,龍門可是個好地方。有了這種場所,這種集聚,“擺龍門陣”之說逐漸產生。分開來講,“擺”是“說,或陳述”,“龍門”是特定的地點,“陣”是“指事情或動作經過的段落”,為量詞。這幾方面的意思加起來,完整地表述,就是“在龍門擺談一陣”。“在龍門擺談一陣”有些拗口,經過不知多長時間的“調整”,約定俗成,就說成“擺龍門陣”了。“擺龍門陣”是四川方言短語,“擺”的物件“龍門陣”則是四川方言詞語。

【民俗】“衝殼子”與“擺龍門陣”‖童華池

“龍門陣”的由來,還有一些說法:

其一,“龍門陣”是唐代薛仁貴擺的陣式,說書人常講薛仁貴的故事,多次提到,講得多了,“龍門陣”就與講故事和閒談聯絡起來了。此說可以參考,但薛仁貴是山西人,他個人的作為與四川的一個方言詞語掛上鉤,似還有些距離;再說,“門”字的讀音,老四川都讀作陰平聲,這也與外省的情況不同。愚以為,“龍門陣”應該是源自本土的“龍門子”。

其二,與歷史人物大禹有關。大禹是中華民族最早的一位治水英雄,他的誕生地就在成都平原北面的龍山——亦名茶坪山,湔山。大禹治水時,“鑿龍門,鑄九鼎”,終除水患。不僅這樣,在治水過程中,“三過家門而不入”,此舉令人崇敬。於是,他的故事歷代傳誦,家喻戶曉。後世為紀念他的功績與美德,將他的誕生地龍山名為龍門山。從大禹的地位和知名度來說,他有功德,他的傳奇式的家門,有非等閒之輩的,“衝殼子”與他有淵源。

“衝殼子”及與之幾乎同義的“擺龍門陣”,從我記事起,就聽說了,而且沿用至今。二者並行,這種情況是多地方言少有的,是川人最為大眾化的休閒娛樂方式,也是交際方式。只要有兩人以上,無須道具,不限場所,就“開展”起來了。如果要衝得舒服,擺得安逸,那就到茶館裡去;如果要聽得滿意,那就去找名氣很大的民俗專家,國家一級演員李伯清。恰好,李伯清多是在茶館裡說書——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是超級享受了。

“衝殼子”與“擺龍門陣”使用上有別:在上課或開會時,下面有人在說話,講課的老師或會議的主持者會提醒,“請不要擺龍門陣了”,而一般不說“請不要衝殼子了”。當有人不切實際地誇大其詞時,可說他“衝殼子”,而不說“擺龍門陣”。

也順便說一下,成都,也是全四川,最大的“殼子”是成都二環路清水河大橋橋頂的部分,是一個鋼鐵的川劇人物臉譜。此臉譜高寬均為14。55米,重約28噸。“殼子”真的是“衝上了天”。只不過,這不是吹噓,而是實實在在的成都的一座標誌性建築。

寫於2022年9月22日

【民俗】“衝殼子”與“擺龍門陣”‖童華池

作者:童華池

配圖:方誌四川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影片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資訊。文章所含圖片、音影片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原標題:《【民俗】“衝殼子”與“擺龍門陣”‖童華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