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三十六計:第十九計,釜底抽薪。

由 小哥歷史解說 發表于 人文2023-01-22
簡介釜底抽薪是預防事件爆發或爆發後尋求徹底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是指不直接與其正面的鋒芒對抗,而是從其側面或幕後下功夫,從根本上減弱它的戰鬥力,用以柔克剛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釜底抽薪計屬於什麼計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三十六計第十九計,釜底抽薪,希望大家喜歡。

釜底抽薪與揚湯止沸是同義語,但意思卻有所不同。揚湯止沸是事發之後,想辦法使之緩和,防止繼續惡化,這是暫救一時的治理辦法。釜底抽薪則是預防事件爆發和爆發後尋求徹底解決的一種手段,是一個治本的辦法,用來比喻對事情應該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三十六計:第十九計,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之計的策略思想淵源,可追到戰國時代成書的《尉繚子》。該書《戰威第四》說:民之所以戰者,氣也;氣實則鬥,氣虛則走,講武料敵,使敵之氣失而師散,雖形全而不為之用,此道勝也。這些話的意思是:部隊所以作戰的是勇氣:土兵勇氣旺盛就敢於戰鬥,勇氣喪失就會潰逃。講究武備,判明敵情,設法促使敵人喪失勇氣而軍心渙散,使敵軍雖然結構形式完整卻不能作戰,這就是靠的政治謀略取勝。《尉繚子》在這裡提出了一個採用某種謀略,以消減、削弱敵方的氣勢和鬥志,然後戰而勝之的策略思想。後世提出的金底抽薪之計,應當說正是在這種策略思想基礎上發展和形成起來的。繼《尉繚子》之後,相繼提出或提到類似思想的,有西漢《準南鴻烈》:“故以湯止沸,沸乃不止;誠知其本,則去火而已矣。”東漢董卓《上何進書》:“臣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北齊史學家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至明代以後,便在更多的書面語言中出現了“釜底抽薪”這一更為概括、簡明的語言。“釜底抽薪”已成為廣泛使用的民間語言,其策路思想已在許多場合下被使用。

三十六計:第十九計,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是預防事件爆發或爆發後尋求徹底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是指不直接與其正面的鋒芒對抗,而是從其側面或幕後下功夫,從根本上減弱它的戰鬥力,用以柔克剛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此計的含義如下

一、先治其本。事物都分為“標”(枝節、表面)和“本”(根本、基兩個方面。要徹底解決問題,應當先治本後治標。

二、去其所恃。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聯絡而存在、相互依賴而發展的。一事物的存在和發展依賴於另一事物,那麼後者便是前者的必要條件。如果破壞了後者,前者就會自行消亡。

三、攻心奪氣。古人說:“夫戰,勇氣也。”作戰憑藉的就是一股士氣。士氣不是實力本身,但它對實力具有放大和縮小的作用。在我們不能或者不願與敵人拼實力時,可以轉而攻氣,使敵人氣虛、心亂、氣消。這是一種心理上的瓦解戰術。

四、以柔克剛。硬碰硬如兩虎相鬥,最終會兩敗俱傷。不妨用軟的來制服硬的。用柔和的辦法制服剛強的敵人,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古今中外,不論在情場、商場、戰場,運用釜底抽薪之法來解圍取勝不計其數。

三十六計:第十九計,釜底抽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