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書評|《大樟樹下烹鯉魚》:鏡子背後的“鯉魚”

由 錢江晚報 發表于 人文2023-01-20
簡介在《大樟樹下烹鯉魚》中, 無論是《祖先與小丑》裡的兒子小丑、《你好,媽媽》中的哥哥金甲、《大樟樹下烹鯉魚》中的鄉村廚師,還是《著名病人》中的高先生、《蒼蠅館子》中的刀鋒,這樣的人性向善和生命敬畏,既是供養故事展開的血脈,支撐人物成長的骨骼,

烹鯉魚怎麼讀

□陳榮力

江南多奇人,凡奇人者必有一絕,這個大樟樹下烹鯉魚的鄉村廚師也是。

他的絕活是能把江南地域向不受人青睞的鯉魚,烹飪得活色生香、出神入化,幾可叫板米奇林,躋身滿漢全席。當然僅如此,《大樟樹下烹鯉魚》無非一則田野採風,雷默自然不會就此打住。這廚師有一個習慣,每烹一條鯉魚都要把鯉魚的一顆眼珠留下來放入一個玻璃罐中,時間一長這米粒一樣白色小丸的鯉魚眼珠就有了數量,“我有一天挪出這個罐子,想把發黴的魚眼珠曬一曬,一倒出來,那數量嚇到我了,成千上萬的小眼睛看著我。我想,罷了,不燒了。”至此, 田野採風上升為自我救贖,但雷默仍不會罷休。廚師不烹鯉魚了,生意自然一落千丈,大樟樹下的這家鄉村小飯館亦息業了之。又一天,大樟樹下襬了一場頗隆重的宴席,人們十分期待廚師能再露一回烹鯉魚的絕活。廚師也真的又出山了,然而這次廚師烹的卻不是活的鯉魚、真的鯉魚,他用刀在一版豆腐上雕出了一條栩栩如生的鯉魚。

書評|《大樟樹下烹鯉魚》:鏡子背後的“鯉魚”

寧波出版社出版的雷默中短篇小說集《大樟樹下烹鯉魚》,由近四年來他發表在《人民文學》《收穫》《上海文學》《花城》《江南》等的《祖先與小丑》《你好,媽媽》《盲人圖書館》《大樟樹下烹鯉魚》《著名病人》《密碼》等9篇力作組成。正如編輯推薦語所言,這是“一部勸人向善的小說,一部敬畏生命的小說。”這自可視作開啟《大樟樹下烹鯉魚》的一把鑰匙,繼而也可當作解讀雷默創作特質和追求的一個密碼。在《大樟樹下烹鯉魚》中, 無論是《祖先與小丑》裡的兒子小丑、《你好,媽媽》中的哥哥金甲、《大樟樹下烹鯉魚》中的鄉村廚師,還是《著名病人》中的高先生、《蒼蠅館子》中的刀鋒,這樣的人性向善和生命敬畏,既是供養故事展開的血脈,支撐人物成長的骨骼,更是掌控或決定雷默小說思想深度和哲學高度的精神基因。憑著這樣的供養和支撐,加上小說架構中故事、細節的煙火氣、人情味以至不乏傳奇;有了如此的深度和高度,契合個性敘事里人物、語言的溫和、慎密並且多元出新,雷默所烹的小說這條“鯉魚”,也近乎臻於物色生香、出神入化的境地。也因此,《大樟樹下烹鯉魚》和剛獲得郁達夫小說獎的雷默,在當今小說圈和青年作家中,都拉開了一個鯉魚跳龍門的架勢。

然而在我看來,由田野採風而自我救贖而脫胎新生,包括物色生香和出神入化,這只是鏡子面前的鯉魚,我重點要說的是鏡子背後的那條“鯉魚”。

諸暨籍的雷默長期生活在江南的鄉村,這給《大樟樹下烹鯉魚》中幾乎都是江南鄉村生活和鄉村人物的書寫,提供了主觀上的視閾優勢和客觀上的資源便利。眾所周知,像中國其他鄉村一樣,幾千來維繫江南鄉村社會秩序、生活秩序以至文化秩序的,重要的還是家庭、宗族和鄉紳為主的民間自治。而由此積聚、生髮與庚續的人文取向、價值標準和道德評判,既融合於中,更成為規範和驅動這種秩序的最大動能。近百年來,鄉村新秩序的建立和變革當然是好事,但某種程度上傳統人文取向、價值標準和道德評判的失落、錯位和變異,也成為更好地建設新秩序所亟需重視、關注的,而此當中勸人向善和敬畏生命,既是形而上的標杆、矢的,亦是形而下的踐行和普修。因此從這一維度考量,中短篇小說集《大樟樹下烹鯉魚》所隱藏的那條鏡子背後的“鯉魚”,正是雷默對這種失落、錯位和變異的喚醒、撿拾,糾偏以至重塑。當然建構和鮮活這種喚醒、撿拾,糾偏和重塑的,是雷默多維的視野、多變的主題下,對生死、童年、飢餓、美食等的挖掘、探尋、解剖,以及由此生髮的對世事蒼茫、生命流轉的拷問、體悟和審美。這也是鏡子背後的“鯉魚”,之所以更物色生香、更出神入化的因果機緣。

耐人尋味的是在《大樟樹下烹鯉魚》中,從早幾年的《祖先與小丑》《你好,媽媽》《祖母復活》到近來的《大樟樹下烹鯉魚》《密碼》等,雷默的這種撿拾、糾偏和重塑,這種挖掘、體悟和審美,鋪沿著一條由家庭內部、家庭成員到鄉村社會、鄉村人物的路徑,這樣的由窄而廣、由熟而生、由易而難,也讓雷默的故事譜系、人物譜系和語言譜系,在充溢自在、親切和質感的同時,更具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紮實。

對一個作家來說,“鏡子的背後”真是一個奇妙的命題。鏡子的背後是清晰的又是麻糊的,是感性的又是空靈的, 是文學的也是哲學的。在我看來,諸多的文學樣式中,最能傳諭和傳達“鏡子的背後”的是日本的俳句。俳句的感性、明快和具像、空靈,為我們體悟和窺探這“鏡子的背後”的審美,提供了多維的空間和多重的可能。而讀雷默的《大樟樹下烹鯉魚》,我總固執地認為是在讀另一種俳句。俳句的最高境界是悟道,而《大樟樹下烹鯉魚》,編輯另一句重要的推薦語恰是“這是一部悟道的小說。”

印象中與雷默不多幾次的接觸,我們都少聊文學,更不談彼此的作品。對寫作者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狀態。鏡子面前的鯉魚是什麼滋味,尚且需依賴各自的主觀意識和生命經驗去品嚐、去辨識,何況鏡子背後的“鯉魚”呢?所以我相信,讀《大樟樹下烹鯉魚》,你肯定會有與我不同的感受和收穫。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