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諸子百家是第一次文化復興,今世華夏文化復興當從五千年前始

由 爔元堂 發表于 人文2023-01-14
簡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核心是文化復興,五千年曆史其實有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文化復興運動,那就是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其中又以孔子為先驅代表

宗祀嚴父是以右鬼是什麼意思

諸子百家是第一次文化復興,今世華夏文化復興當從五千年前始

中華上下五千年本有定論,然而受西方思潮影響,很多人變得不自信。按照西方邏輯以考古斷文明史,對中國歷史是求全責備,而自身反以《荷馬史詩》此類文學作品入史,雙標功夫實在爐火純青。就算好不容易考個古,諸如一萬年前的草編籃子,六千年前的鑄造貨幣等等,至少有七八成新,更別說考古現場就跟玩一樣,完全沒學到我國考古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如臨大敵的精髓。這種睜著眼睛說的瞎話不勝列舉,很多有識之士已經詳細駁斥了,本文不再贅述。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信仰的源泉,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證實了我國具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華上下五千年正式有官方定論。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核心是文化復興,五千年曆史其實有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文化復興運動,那就是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其中又以孔子為先驅代表。孔子自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以商代賢大夫彭祖自擬,或謂老聃、彭祖兩人。縱觀諸子百家言,其源流也出自上古,《漢書·藝文志》對諸子百家流傳中最為廣泛的十大家,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分別做了溯源,雖說不完全確切,但也有據可考。

儒家,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遊文於六經之中,留義於仁義之際。道家,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墨家,出於清廟之守,茅屋採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尚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名家,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禮主差別,差別必有其由,深求其由,是為名家之學,督責之術。法家,出於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陰陽家,出於羲和之官(古之曆法之官),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縱橫家,出於行人之官,當權事制宜,受命不受辭。農家,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農桑,以足衣食。雜家,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小說家,出於稗官,街談巷議,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諸子百家之興盛,源自禮崩樂壞。東周時期,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周悼王姬猛繼位,發生繼位之爭,庶長子王子朝先殺害周悼王后兵敗,遂攜周王室典籍奔楚,致使大量無價瑰寶圖書檔案典籍失蹤,部分散落民間。孔子遍訪民間奔波數十年,收集整理、重新修訂《詩》《書》《禮》《樂》《易》並作《春秋》,後成五經,《樂》秦後失傳。其中周易一書,孔子晚年才看到,並感嘆:“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在復興華夏文化潮流運動中,孔子可謂歷史第一人,或許從遠古三皇以來,歷經五帝,中間也有斷層與再續,尚待歷史考證。

諸子百家之說淵源甚久,其追溯的文化源頭也各有不同。以儒道墨為例,儒家以“仁禮”為核心,“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對周朝禮制多有承續。道家“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可追至黃帝乃至三皇時期。墨家敬鬼神,對殷商之風多有發揚。當然諸家之源也有雜糅,並非涇渭分明。從歷史來看,諸子百家已然是頂峰,後世文化精神式微,雖有新說,但層次高下立別,更甚者曲解亂造、橫加演繹,矇蔽世人久矣。

如無中華五千年的自信,今世華夏文化復興只止於以往所定信史開端公元前841年,國人暴亂,周厲王被驅逐,即共和元年。而王子朝奔楚後,典籍失散,後經諸子百家繼承發揚,方存一二。則復興上限又止於春秋戰國時代,尚有2000多年望洋興嘆。後世逐漸發掘的三星堆、良渚等遺址難道是假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正是破除質疑、實證歷史,作為地球唯一存續的中華文明才是最有資格制定文明標準。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源頭當指向5000多年前甚至更久遠,三皇五帝不是傳說,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不僅僅是神話,《河圖》《洛書》《易經》創始人到底是誰?華夏文字、陰陽五行、天文曆法到底從何而來?慎終追遠,華夏先祖們也許早已靜待我們前行求教,賜予我們答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