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佛教的 “住” 是什麼意思?

由 人生這齣戲 發表于 人文2023-01-13
簡介對眼前的人、事、物和大腦裡思維的念頭以及由念頭產生的情緒的執著、放不下、感覺心始終被揪著

此生不往今生度 更待何時待何時度此生

我們最耳熟能詳的的就是慧能老師《壇經》中講到的:“無所住,而生其心”。

“住”用我們現代語言表達就是:“執著”。對眼前的人、事、物和大腦裡思維的念頭以及由念頭產生的情緒的執著、放不下、感覺心始終被揪著。在情緒念頭裡始終打轉,轉不出來。

佛教的 “住” 是什麼意思?

“無所住”,就是不被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人包括自己所綁架。

但這並不代表,事情不會發生、要接觸的人不見了、自己沒有情緒了。而是事情依舊會發生、要接觸的人還是會見到、情緒還是會升起。不同的是:可以清楚的觀察到,眼前的人、事、物升起、滅去。

就像看電影一樣,

早晨起來刷牙洗臉、晨練、上班。中午午休、下午開會、晚上散步、聊天。熒幕上的人、事、物不停在變化,而後面的熒幕沒有動過。只是允許並不加評判的讓所有的事務呈現。從熒幕的角度來說就是“無所住”,但如果我們投入電影中的角色,並根據電影的情節任由念頭、情緒做主,就是“有所住”。

佛教的 “住” 是什麼意思?

這時你可能會有疑問,回到“無所住”了,會升起什麼“心”呢?這個“心”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心”有什麼不同?

我們生活中可能會升起歡喜心、嫉妒心、虛榮心、同情心、攀比心、羞愧心、自卑心等等。但這裡無所住而升起的“心” 與上述的心不同,但又有所相關,聽起來就像個悖論。

不同之處是:無所住心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還是拿太陽光照來比喻,太陽光不會根據自己的好惡決定哪個地方多照點,哪個地方少照點。也就是它本身沒有主客體的分別。而我們日常的心大多數會有一個好惡的標準、有主體客體之分,但往往這個好惡的標準又不盡相同,所以才有那麼多的摩擦、那麼多的矛盾。

相關之處是:日常的心是無所住心的延展,也就是從“無所知”到“有所知”、從“無”到“有”、從“絕對”到“相對”、從“無條件”到“有條件”。

佛教的 “住” 是什麼意思?

可能你又會問:那是什麼原因導致從絕對落到了相對?

是二元對立的腦架構,根本原因倒不是我們的價值觀、好惡標準,其實再往前追述是時間和空間的觀念,有了時-空觀念,後續的是非、善惡、大小、高矮等各種價值觀標準才應運而生。

佛教的 “住” 是什麼意思?

那麼無所住的心是不是就沒有“人情味”了?太“冷血”了?

其實不然,正是沒有了各種評判標準,才彰顯了無所住心的“慈悲”、“平等”、“喜樂”,其實現實生活中時常見到,在下水救人整個過程中,沒有各種價值判斷,沒有一個主體(我是救人的),也沒有一個客體(被救者),也不會思考救人的動作細節,只是出於 “本心”在那個瞬間的呈現。事後採訪,我們大多數只聽到“當時什麼都沒想,就下去了”。

佛教的 “住” 是什麼意思?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不可能沒有負面念頭、負面情緒,我們在面對它們的時候輕鬆的用無所住心“觀照”就可以了。它們來了自然會走,本身無常。有時候,可能為自己做不到“無所住”而自責,那這時就輕輕的“觀照”這個自責,自責也就走開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