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晚潮|白居易皋亭山祈雨

由 錢江晚報 發表于 人文2023-01-09
簡介唐代是把官員祈雨作為政績來考核的,做得不到位還有免職的風險,白刺史拜天祭神消災,自然不會怠慢“神”,而且他把每一次祭祀用“大事記”來記錄:長慶三年(823)七月十六日,白居易祭皋亭神,“四封之間,五日之內,雨澤霈足,稼穡滋稔

山實東南秀什麼意思

□沈永良

今夏乾旱嚴重,回皋亭山(半山)老家,當地的老人隨口說:“這個天,要請白居易到山上去求求雨了!” 我的心裡“格頓”一下,出現一個大大的“?”,皋亭山(半山)難道有祈雨禳災的“神靈”?白居易是1190多年前的杭州刺史,也就是說白居易求雨發生在一千多年以前的事情了。難道老家這一方“錢唐故址”又“翠微”的熱土,還是文人官員祈雨的風水寶地?

古之崇拜上天,必借之以高山。皋亭山包括半山、黃鶴山、皋亭山、佛日山等諸山,其中皋亭山頂為最高峰,我們稱“鳳凰山”,海拔361。1米,是杭城東北最高點,也是杭州第三座高山,整座皋亭群山是杭城“三面雲山”之外的一座處於城東北面的遮風擋雨的“靠山”。

晚潮|白居易皋亭山祈雨

皋亭山巔(鳳凰山)原有古亭。《四庫全書》乾隆杭州志卷十七,仁和縣山川章節有云:“皋亭山,杭人亦曰東皋,舊有亭在其頂,故曰皋亭,今亭已毀,故址規模存焉”。鳳凰山山頂上的“平地”,極可能是遠古先祖為保持與上天溝通,祈求風調雨順而設的“天壇”。這裡因為有皋亭群山對海潮的阻隔,地勢較高,早有人類生活,併成為一方富庶之地,春秋戰國時期的“水晶杯”、陶甬鍾、還有許許許多多罈罈罐罐文物的出土,皋亭山(半山)早已成為祭祀之“聖地”。到了唐代白居易在《想東遊五十韻》詩云:“海內時無事,江南歲有秋。生民皆樂業,地主盡賢侯。郊靜銷戎馬,城高逼鬥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就是指這塊地方。

皋亭諸山靈秀、蜿蜓、舒展,一峰突起,群山環抱,有眾星拱月之勢。地處鳳凰山下有個石塘村,我祖宗三代都生活在這裡,相傳開天闢地時,觀音菩薩觀其山勢不凡,連綿不絕,其座鳳凰山頂,隨即心中許願,如果我數到一百座山頭便將第一百座山頭的地方定為佛山。可數來數去整個杭州只有九十九座山頭,原來他忘記了數自己屁股底下的那一座鳳凰山。於是觀音菩薩座著的山頭,似離馬的馬鞍向靈隱方向飛去,半路還掉下一些小石塊,變成了“獨山”和“巧山”,山尖落到靈隱後成了“飛來峰”,於是,靈隱這個地方就成了佛地。 所以,鳳凰山上至今是平平的。我多次去過鳳凰山頂,估計頂上足夠放二架大型客機,與古書記載相符。山頂“平臺”如一方“祭臺”立於天地之間。據有人說白居易祈雨是在鳳凰山頂的亭子裡,並把那個亭子稱為“皋亭神廟”。筆者認為這個可能性極小,因為史載鳳凰山頂上建的是“亭”而不是廟,而唐代這一帶已經十分繁華,而庵廟寺院一般依山而建,到山頂祭祀一般在遠古,並只有皇帝才有資格與天溝通。

“崇善靈慧王之祠名半山廟”建在崇光寺之半山腰上,半山腰東南側有雨花寺,上方有雨花泉、游龍潭,大石玲瓏,水從石出。傳說山上常有龍蜿蜒出沒,鄉人稱為“水甕”,天旱祈禱,必然下雨。二十年前我去考察過,雨花寺僅存幾間破房子被用作民宅,而“水從石出”依然可見。有的說這裡是“翠微庵”,我無從考證。現在這裡是半山公園的西入口,在山腳就能看見“雨花聽泉”景點。一條山澗蜿蜒曲折而下,很有“水落石出”的感覺。

因以上種種,白居易到崇光寺之半山腰的皋亭神廟(半山廟)求雨就不稀奇了。

晚潮|白居易皋亭山祈雨

唐長慶二年(822年),時年五十一歲的白居易到杭州任刺史。恰逢乾旱少雨,直至第二年七月,旱情未解,老百姓叫苦不迭。白居易一到杭州,任職不到二年,連遭乾旱。乾旱催促他到皋亭山的南面皋亭神廟裡求雨,祈求“皋亭神”下一場及時雨,解救大旱災。白刺史出城赴皋亭山,祭拜皋亭廟神,還特地寫了《祈皋亭神文》,當時白居易的好友牛僧孺,為其文題寫了碑文,勒石之於祭祀之處,現石碑也無從查考。

《祈皋亭神文》。維長慶三年,歲次癸卯,七月,癸丑朔,十六日戊辰,朝議大大、使待節〔杭州〕諸軍事、守杭州刺史、上柱國白居易,以酒乳香果,昭告於皋亭廟神。 去秋愆陽,今夏少雨,實憂災沴,重困杭人。居易忝奉詔條,愧無政術;既逢愆序,不敢寧居。一昨禱伍相神,祈城隍祠;靈雖應期,雨未沾足。是用撰日祗事,改請於神。恭聞明神:稟靈於陰祗,資善於釋氏;聰明正直,潔靖慈仁;無幽不通,有感必應。今請齋心虔告,神其鑑之。若四封之間,五日之內,雨澤需足、稼穡滋稔;敢不增修像設,重薦馨香,歌舞鼓鍾,備物以報?如此,則不獨人之福,亦惟神之光。若寂寥自居,肸饗無應,長吏虔誠而不答,下民顒望而不知,坐觀田農,使至枯悴;如此,則不獨人之困,亦唯神之羞。惟神裁之!敬以俟命。尚饗。

唐代白居易是市長兼著名詩人,於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出生在山西太原一個世習儒業的書香之家。其有著很深厚的佛緣,是個篤信佛法的居士。如《舊唐書白居易傳》雲:“居易儒學之外,尤通釋典。”白居易一介儒生、信佛,自稱“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釋教治其心”。唐代是把官員祈雨作為政績來考核的,做得不到位還有免職的風險,白刺史拜天祭神消災,自然不會怠慢“神”,而且他把每一次祭祀用“大事記”來記錄:

長慶三年(823)七月十六日,白居易祭皋亭神,“四封之間,五日之內,雨澤霈足,稼穡滋稔。”(《祈皋亭神文》)祈文中又言,在此前一日白居易曾“禱伍相神,祈城隍祠,靈雖有應,雨未沾足。”所以改請於皋亭神。

長慶三年(823)八月二日,白居易祭黑龍神,“若三日之內,一雨滂沱,是龍之靈,亦人之幸。”(《祭龍文》)

長慶三年(823)八月十七日,杭州下轄餘杭縣猛虎數次傷人,刺史白居易與餘杭縣令同祭仇王神,祈神除害。

長慶四年(824)五月四日,因浙江“潮濤失常,奔激西北,浸淫郊廛,壞敗廬舍,人墮墊溺”(《祭浙江文》)白居易祭浙江神,祈求“水返歸壑,谷遷為陵,土不騫崩,人無蕩析。”

四次相近的記錄有三次祭祀旱澇災害,一次是虎傷人事件。白刺史到處求天拜地,但“天神”根本不領情,這神並沒有感激,似乎諸神通融好了,大雨一律不下,但到第二年又鬧起了水災,旱澇不均,這讓白市長愁死了。但作為地方官員關注田禾、心繫百姓,白刺史履行了一個官員的職責。翻開歷史,因旱災百姓有食山中蓬草的、剝吃樹皮的、吃觀音土的,更為恐怖的是,被稱為“盛唐”因為旱災 “人吃人”的就有兩次記載。一次是《前漢書·武帝本紀》載,(前114年),“四月,關東旱,郡國四十餘飢,人相食”。還有一次是“唐中和四年(884年),江南大旱,引發饑荒,人相食。”所以,“祭神如神在”,這是對大自然的一種敬威,祈雨作為古代的祭祀活動,從王室到地方官吏都不會“遲疑”,有皇帝因祈雨不下,甚至把自己架在乾柴上,如果祈雨不靈,自焚殉職。

白居易雖信佛,但心裡清楚,天幫忙,人努力才是出路。他儘管有求於神,但面對神,並不自卑,白居易向皋亭神祈雨,把神看成和自己幾乎平等的物件,人有求於神,神也有求於人,人於神休慼與共,同恥同榮。所以,白居易沒有把敬神當成達到祈福消災的唯一手段,有時候,白居易在敬神活動之外,還有其他發動百姓興修水利的活動,如設閘築堤、疏湖浚井,為此杭州井邑日富,物阜民豐。

皋亭山周邊也一樣,據半山的老人說,在唐代皋亭山周邊的半山坡上全是茶葉地,滿山滿坡。說明白居易時代的杭州治理得非常好。白居易本人也頗為自得,當年離任赴京時,其言“稅重多貧戶,農飢足旱田。唯留一湖水,與汝救凶年”。抗旱防澇與敬神祈福消災不矛盾,可並行不悖。白居易敬神消災並不是唯一的手段,因此白居易敬神時,不可能對神無條件的崇拜。

現在,在西湖聖塘閘處有一組《惜別白公》的群雕。“合郡鹹感德,離別情依依”(公元772年846年)在杭州任刺史期間,政績有口皆碑,其妙筆點化的西湖山水,更添藝術魅力。長慶四年(公元824年)五月,白居易奉詔離杭州赴洛陽之際,杭城百姓夾道相送,惜別白公。

“南有城隍閣,北有望宸閣”。1958年全國大鍊鋼鐵,在皋亭山下(半山)建起了十里鋼城,隨著半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掛牌,燃燒了近六十年的杭鋼爐火於2015年12月22日上午7時30分熄滅了。我想在不久將來,皋亭神廟,崇光寺之半山腰(半山廟)處,也會有《白居易祈雨》的一組群雕。白居易率百姓、僧侶面向“望宸閣”祭天祈雨的場景,將會喚起人們對這位詩人市長的崇敬之情。在望宸閣祈福,紀念白居易,會成為半山國家森林公園裡的最美的文化景觀。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