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

由 張揚先森很張揚 發表于 人文2023-01-03
簡介炎帝魁隗氏第六代帝共工15年乙未年(公元前4766年),炎帝神農氏首領姜神農以討伐叛亂為由,率領中原各部落聯合西征,擊敗了炎帝魁隗氏,迫使帝共工讓出帝位

區區之眾的意思是什麼

炎帝神農氏是繼伏羲女媧氏之後,華夏最有影響力的部落聯盟首領,與燧人氏、伏羲氏一起被尊為“三皇”。《風俗· 皇霸· 三皇》曰:“ 遂人為遂皇,伏羲為羲皇, 神農為農皇。” 燧人氏發明鑽燧取火,教人熟食,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時代;伏羲氏製作捕撈工具,教人結網捕魚,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神農氏製造農耕工具,教民稼穡,開創了農業生產時代。

考古證實,炎帝神農氏的發祥地在渭水上游一帶[1] 。位於寶雞金陵河西岸北首嶺遺址[2],其遺存約為公元前4840年至公元前4017年,主要是炎帝神農氏的原始聚落。炎帝神農時代處在母系氏族社會至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時期[2] 。

炎帝神農氏後來向東發展, 廣泛分佈於渭河流域乃至山西、河南一帶。考古發現的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3]、臨漁姜寨仰韶文化遺址[4]均是炎帝神農氏的文化遺存。炎帝神農氏的考古學年代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7000年~6000年,其社會形態是部落、部族,主要經濟生活方式是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對應的考古學文化為仰韶文化半坡型別、史家型別[5] 。

仰韶文化持續2000餘年,遍佈豫、陝、晉、冀、魯。考古發現與史籍記載的神農氏年代、活動軌跡完全吻合。仰韶文化以紅陶為主,尚紅;炎帝又稱“赤帝”,其意為火,其色為紅,亦尚紅。在所有古籍記載中,只有炎帝神農氏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關係。《屍子》記載:“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按每世30年計算,神農氏為天下共主的時間為2000餘年,與仰韶文化的持續時間契合。按照史籍記載,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以後,炎帝神農氏的天下共主地位被黃帝軒轅氏所取代。仰韶文化結束的時間正好與史籍記載的改朝換代年代相吻合。

關於炎帝神農氏帝系源流的史籍記載有不少參差乃至牴牾之處,有的甚至張冠李戴,其年代也多有出入。本文擬根據歷史學、考古學、民俗學和基因組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對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作一初步探討,試圖還原接近真實的歷史。

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

炎帝神農氏名號的解讀

炎帝神農氏的“神”字從示申。示,祭祀;申,雷電,祭祀雷電。《禮記》曰:“山陵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皆曰神。”金文“農”字從田辰。辰,農具,用農具耕田。小篆“農”字從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意。“炎帝神農”乃注重祭祀與農耕生產之意。

“炎帝神農氏”名號有多重涵義[6],在史籍記載中有不同解讀。主要可以概括為下列三種涵義。

一是指部落聯盟首領的名號。《帝王世紀》曰:“有聖德,以火得王,故號炎帝。”《白虎通》曰:“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作為部落聯盟首領的名號,炎帝是其名,神農氏是其號,以擅長農業生產著稱。

二是指部落聯盟的稱號。部落聯盟一般以第一任首領的名號命名。“炎帝神農氏”是該部落聯盟第一任首領的名號。華夏最早的統治部落是炎帝部落,其中比較大的部落是炎帝魁隗氏和炎帝神農氏。《莊子》說炎帝神農氏部落“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指明瞭炎帝神農氏部落的社會生活特點,是從事狩獵採集以及農耕生產的部落。

三是指時代或“朝代”的代號。古人常以某個人的功勳業績來為時代命名,如有巢氏指巢居時代,燧人氏指人工取火時代。《莊子》曰:“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其中“神農之世”的“世”是時代的意思;“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表明炎帝神農氏是母系氏族社會;“耕而食,織而衣” 則表明炎帝神農時代已開始出現父系氏族社會的家庭形式。

因此,“炎帝神農氏”既可作為部落聯盟首領的名號, 又可視作部落聯盟的稱號,還可看作農耕文明時代的代號。這三重涵義是三位一體的。

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

神農氏與炎帝的關係

“炎帝神農氏”作為部落聯盟首領的名號,究竟是一人還是二人,歷來有爭議[7]。

先秦時期的古籍是把神農氏與炎帝作為先後不同時期的人分開記述。神農氏的記載最早見於《周易》:“包犧氏沒,神農氏作, 斫木為耜, 揉木為耒” 。包犧氏即伏羲氏,“犧”通“羲”。 說明神農氏是繼伏羲氏之後以製造農耕工具著稱的農業部落首領。

司馬遷記載封禪大典時,將神農氏與炎帝分列先後。《史記》引用管子的一段話說:“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到三國時,譙周仍然認為神農氏與炎帝是兩人。《左傳》曰:“ 譙周考古史以為炎帝與神農各為一人。”

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1]中也提出神農氏與炎帝是兩人。徐旭生[1] 認為譙周的史識優於同時代的皇甫謐,而譙周在三國時仍主張神農氏與炎帝不是同一人。故徐旭生[1]堅持神農氏與炎帝是二人。

首創神農氏與炎帝為一人的是王莽新朝的國師劉歆。劉歆的《世經》曰:“以火承木,故曰炎帝;教民耕農,故天下號曰神農氏。”班固的《漢書》亦贊同此說。從那時起,神農氏與炎帝合為一體,稱為“炎帝神農氏”,或稱為“神農氏” ,或稱為“炎帝”。

其實司馬遷早就已經將神農氏與炎帝視為一人了。《史記》曰:“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這裡被代的“神農氏”顯然就是與黃帝戰於阪泉之野的“炎帝”。

神農氏與炎帝究竟是一人還是二人,學術界仍在爭論[8]。本文也同意神農氏與炎帝是一人的觀點,認為“炎帝神農氏”是炎帝神農氏部落聯盟的稱號和時代的代號, “炎帝”是炎帝神農氏部落聯盟首領世代相傳的尊稱,而不是某個人的專屬名字,就像 “總統” 不是某個人的專屬名字一樣。炎帝神農氏部落聯盟最著名的“炎帝”是“三皇”之一的第一任首領姜神農。

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

從漁獵文明走向農耕文明的炎帝神農時代

《易經》曰:“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表明炎帝神農氏是處在伏羲氏與黃帝之間的時代。從炎帝神農氏開始,華夏進入到以農業種植為主要經濟的歷史時期。炎帝神農氏是第一個由漁獵轉入農耕的部落聯盟,是漁獵文明轉向農耕文明的重要時代。從新石器時代半坡遺址發掘得知[3],炎帝神農時代對農耕和土地的認識已非常成熟。

《呂氏春秋》記載神農之世“身親耕,妻親織。”說明炎帝神農氏時代已經出現父系氏族社會的家庭形式。

炎帝神農氏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存方式,其重要標誌就是農耕工具的發明和耕種技術的提高。《世紀》曰:“神農始教天下種谷。” 《論衡》曰:“神農之揉木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谷始播種,耕田以為土,鑿地以為井。”

公元前4513年第八代炎帝榆罔讓位,黃帝軒轅氏姬芒正式稱帝,炎帝神農氏時代結束。

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

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

關於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眾說紛紜。據考證,伏羲氏於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成為各部落公認的首領 [9] 。伏羲氏與女媧氏為兩個世代聯姻、共同組成“伏羲女媧氏”政權的部落聯盟。

公元前5400年至公元前5000年,全球氣溫上升,冰川大面積融化,海水上漲,造成華北平原大洪水,給伏羲女媧氏帶來了空前的災難[9]。大洪水導致大遷徙,大遷徙又導致各個部落爭奪領地。

此時居住在崑崙山、祁連山、不周山及秦安大地灣一帶的伏羲女媧氏後裔少典氏和有蟜氏逐漸興旺起來,先後派生出炎帝和黃帝兩個部族[9]。發祥於秦嶺常羊山(陝西寶雞神農鎮內)一帶的炎帝部族逐漸強大,發展為兩大支氏:炎帝魁隗氏和炎帝神農氏。這兩大支氏早期共同生活在渭水支流清姜河流域(源於寶雞秦嶺山脊的玉皇山北坡)。

炎帝魁隗氏較早從少典氏獨立出來,向長江以南發展,統一了江南各部族,並隨著伏羲女媧氏的衰落,北進中原。於公元前5008年取代伏羲女媧氏稱帝,建立炎帝魁隗氏部落聯盟,成為天下共主,自號“炎帝” [10] 。建都於陳倉(陝西寶雞)。炎帝魁隗氏的第一任帝姜魁隗,又名柱,號魁隗氏。姜魁隗稱帝后,炎帝神農氏成為炎帝魁隗氏部落聯盟屬下的部落。炎帝魁隗氏第二代炎居稱帝時,將炎帝神農氏封在洛水流域的熊耳山(秦嶺東段支脈)。

帝魁隗稱帝約40年後,少典氏大迥(又名少典)走婚入贅有蟜氏(方雷氏)部落,與有蟜氏女子附寶結合。於魁隗44年(丙子,公元前4965年)生下兒子黃夷。黃夷在軒轅谷(甘肅天水)出生,故名“軒轅”;長於姬水(河南新鄭姬水),故姓“姬”。大迥於公元前4969年成為有蟜氏第四任首領。有蟜氏居住在有熊地區(河南新鄭姬水),以“有熊氏”作為部落稱號。公元前4936年黃夷繼位,史稱“姬姓黃夷氏”。姬姓黃夷氏部落第十世首領姓姬,名邦卉,於帝來3年(壬寅,公元前4579年)出生在龍門(河北張家口赤城)。姬邦卉與炎帝神農氏第八代炎帝姜榆罔為同時代人。

公元前4766年,炎帝魁隗氏稱帝243年後,崛起於洛水流域的炎帝神農氏傳至第十代。第十代姓姜,名神農,又名羭紇,號神農氏,於公元前4767年即位為炎帝神農氏部落首領。此時炎帝神農氏在中原地區已經很強大。炎帝魁隗氏第六代帝共工15年乙未年(公元前4766年),炎帝神農氏首領姜神農以討伐叛亂為由,率領中原各部落聯合西征,擊敗了炎帝魁隗氏,迫使帝共工讓出帝位。姜神農在中原各部落聯盟的支援下,建立炎帝神農氏政權 [11]。建都於承留(河南開封東南)。

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

姜神農系炎帝神農氏政權的第一代炎帝,以火德王天下,國號“炎帝”,族號“神農氏”。數千個大小部落共尊帝神農為天下共主,史稱“萬國共朝” [12]。帝神農以丙申年(公元前4765年)為神農元年。炎帝魁隗氏雖然失去帝位,但勢力仍然強大,不服帝神農的管制[9]。

帝神農為“三皇”之一的農皇。姜姓的“姜”字羊下從女,牧羊女跪一足擠羊奶也。《說文》曰:“ 姜,神農居姜水,以為姓,從女, 羊聲。”這說明在原始農業發明前就已有了牲畜的馴化。

關於帝神農的出生,《帝王世紀》曰:“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生炎帝。” 《淮南子》記載,神農“三歲知稼稽之宜,天生菽粟八蜡合萬國之享民重農功。以其神於農業,故曰神農。”

帝神農年少時,常隨母親到常羊山(陝西寶雞神農鎮)遊玩。山上風景優美,枝葉繁茂的樹林,千姿百態的鮮花,馨香醉人的芳草,叮噹流淌的泉水,啾啼如歌的鳥兒,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宛如一曲優美動聽的森林交響曲,令少年神農流連忘返。少年神農在常羊山上認識了很多動植物。長大後神農把這些動植物知識應用到醫藥研究上,創立了中國最早的醫藥學。

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

帝神農17歲時,被母親送回秦嶺潛心研究醫藥。神農多次爬上海拔3767米高的太白山(秦嶺山脈最高峰),考察了上千種動植物。歷時3年發現了數百種有藥用價值的動植物。

帝神農稱帝后,以仁德治天下,四海寧靜,萬民安樂。《越絕書》曰:“昔者神農之治天下,務利之已矣,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慧自貴於人,而天下共尊之。”除了伏羲女媧氏後裔部族和失去帝位的炎帝魁隗氏不肯聽命外,其他部落都尊從於炎帝神農氏。

《帝王世紀》曰:“炎帝神農氏長於姜水,始教天下耕種五穀而食之,以省殺生。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天傷之命,百姓日而不知,著《本草》四卷。”《路史》記載神農“教之桑麻,以為布帛。”

帝神農始種五穀,以為民食;製作耒耜,以利耕耘;治麻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儲民用[13],被後世尊為“農神”。帝神農跋山涉水,遍嘗百草,找尋治病解毒良藥,以醫民恙,是華夏中草藥的第一位發現者和利用者,被後世尊為“醫藥之神”。帝神農稱帝后仍繼續研究醫藥,並倡導節儉,所居宮室為普通草房。

帝神農最早設立集市,首創商業貿易。《三皇本紀》曰:“作五絃之瑟,教人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帝神農不僅製作樂器,精通音樂,還創作樂曲。《新論》曰:“神農氏削桐為琴,繩絲為弦。” 《路史》曰:“神農乃命邢天作《扶黎》之樂,制《豐年》之詠。”當幾千年之後的我們讀著這些史籍的時候,都能想象出炎帝神農時代的農民唱著歌耕田播種和喜獲豐收的景象。那時的勞動場面竟是如此的愜意歡樂,如此的詩情畫意!

炎帝神農時代實現了從遊徙過渡到定居,從攫取性漁獵過渡到生產性農耕的革命性轉變。村落建立起來後,定居的人口迅速增長,發展了以物易物的集市貿易,社會開始出現分工。

帝神農改革了婚姻制度,新婚姻制度打破了數千年對偶婚的傳統,母系氏族制開始向父系氏族制轉化。

帝神農稱帝之前的母系社會是“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對偶婚時代。對偶婚是群婚向單偶婚過渡的一種婚姻形式,以女子為中心,女娶男嫁,夫從妻居。其形式有走婚、望門居、不落夫家等。

自帝神農改革婚姻制度後,才開始出現了較為明確的父子代系。神農5年(庚子,公元前4761年),帝神農遷都於宛丘(河南周口淮陽)。

《淮南子》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2011年,耶魯大學和復旦大學合作利用DNA技術 [14] ,分析中國人能辨識有毒植物苦味的苦味基因TAS2R16,證實TAS2R16基因是在5000-6000年前自然選擇獲得的。苦味基因的形成時期正是神農嘗百草的時期[14]。

神農33年(戊辰,公元前4733年)夏天,帝神農前往秦嶺天台山採藥,不幸誤食火焰子(俗稱斷腸草),肝腸斷裂而死,享年63歲。就地安葬在秦嶺蓮花臺(陝西寶雞)。

據史籍記載,從春秋開始,民眾便開始祭祀帝神農。每年七月初七,舉行祭祀大典。現在依然可見嵌在寢堂殿址中央的漢白玉骨床以及牆垣、柱礎石。20世紀90年代初,鑑於停放帝神農遺體的骨臺寢殿、寢殿已湮沒,在常羊山重建了炎帝祠和炎帝陵。

第二代炎帝姜臨魁,號帝臨魁。帝神農中毒身亡後,長子臨魁繼任。帝臨魁對中草藥也很有興趣,其研究方向偏重於毒藥,尤其擅長有毒真菌。帝臨魁提出了“有毒就有藥”的理論,並製造出捕獵的毒藥。

帝臨魁執政時期正值炎帝神農氏政權的黃金時代。帝臨魁把都城遷至谷城(河南洛陽北郊谷城)。《九域志》曰:“神農嘗五穀於此,名谷城。”公元前4692年,帝臨魁病逝於宮中,享年65歲。葬在具茨山(河南新鄭)。

第三代炎帝姜承,號帝承,帝臨魁的小兒子,臨魁22年(庚寅,公元前4711年)出生在陳留。帝承在位時,完善了徵取貢賦的稅收制度。《神農書》曰:“承為民賦二十,而民有法,而神農亦有終歲獻貢之事。賦貢之來久矣,特神農教民稼而後有穀米之賦,帝承為之制耳。”帝承時期已普遍存在私有財產。帝承3年(壬子,公元前4689年),帝承遷都於窮桑(山東曲阜)。

窮桑的王宮寬敞豪華,主副房屋數十間,不僅有處理政務的議事大廳和生活區後宮,還建造多處專供他和妻妾們遊玩的涼亭。帝承有三位妻子,每位妻子單獨住一套宅院,有多名女子侍候。

在帝承執政期間,炎帝神農氏仍處於鼎盛時期,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都有了較大發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被史家稱為“太平盛世”。帝承37年(丙戌,公元前4655年),帝承病逝於窮桑王宮,享年57歲。葬在窮桑城外。

第四代炎帝姜明,帝承長子。帝承19年(公元前4673年)出生在伊川(河南洛陽)。母親是深得帝承寵愛的三夫人。三夫人懷孕後,帝承專門送她去伊水河畔的別宮靜養,在別宮裡生下姜明。

公元前4655年,姜明即位,號帝明,以丁亥年(公元前4654年)為帝明元年。帝明即位後,在伊水河畔鳴皋(河南伊川)大興土木,修建新都。帝明3年(己丑,公元前4652年),帝明遷都鳴皋。

帝明執政期間,致力於完善帝神農所創立的父系氏族制度,規定子隨父計算世系,女方嫁到男方,死後葬在男方的墓地。隨著父系制度的發展,女性的政治權利被剝奪。在伏羲女媧時期從群婚過渡對偶婚。在對偶婚階段,女尊男卑,女性居於統治地位,男性處於從屬地位。對偶婚持續了3000多年,直至第一代炎帝神農才被廢止。

帝明推行的婚姻制度,遭到了女性的普遍反對。女性不願成為男人的專屬妻子,拒絕出嫁。即使被迫出嫁,也會趁男方不備時逃回本部落,繼續過對偶婚生活。一些部落的女首領更是不願意交出權力,強烈抵制新的婚姻制度。帝明有三個女兒,長女名女桑,次女名女娃,三女名瑤姬。三個女兒也都強烈反對新的婚姻制度。

長女女桑為了逃避父親為她指定的婚姻,與主管農業的大臣(雨師)赤松子私奔崑崙山。在崑崙山雙雙得道成仙。《列仙傳》謂:“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往往至崑崙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次女女娃對父親指定的婚姻不滿而離家出走。在東海的懸崖邊看海時,不幸墜海身亡。女娃死後,其精靈憤然化為精衛鳥,每日從西山銜樹枝和石子,誓要填平東海報仇,史稱“精衛填海”。《山海經》記載:“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東海不是指現在的東海,而是地處大陸東部最北端的渤海。《初學記》曰:“東海之別有渤澥,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夜航船》曰:“炎帝女溺死渤澥海中,化為精衛鳥,日銜西山木石,以填渤澥,至死不倦。”“ 渤澥”通“渤海”。

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

《山海經》所描述的精衛鳥“文首,白喙,赤足”與白額雁的外貌相似,故精衛鳥的原型可能是白額雁。白額雁(Anser albifrons),又名大雁,雁形目鴨科雁屬冬候鳥。每年9月初離開繁殖地西伯利亞,飛往長江下游越冬。精衛鳥所填的東海正是大雁南飛的必經之地。大雁飛行時,排列成有序的“一”字形或“人”字形,銜枝以保持平衡。《淮南子》曰:“夫雁順風以愛氣,銜蘆而翔,以備矰弋。”李白《鳴雁行》詩曰:“胡雁鳴,辭燕山。昨發委羽朝度關。一一銜蘆枝,南飛散落天地間。”元代謝宗可《雁陣》詩曰:“渡江秋影又南征,折葦銜枚夜不驚。”

女娃生前與專制的父親抗爭,死後又化作小鳥與大海抗爭。女娃這種為自由而抗爭的精神,感動了世人。陶淵明《讀山海經》曰:“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韓愈《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曰:“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難見,區區命已輕。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豈計休無日,惟應盡此生。何慚刺客傳,不著報讎名。” 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曰:“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三女瑤姬為抗婚離家出走,在巫山自殺身亡。死後葬在巫山之陽(重慶巫山)。《水經注》載:“天帝之女,名曰瑤姬,未嫁而死,葬於巫山之陽。”姚姬的魂魄飄到姑瑤山,化作芬芳的瑤草。瑤草在姑瑤山吸收日月精華,修煉成為巫山神女。

楚襄王夢見巫山神女後,命辭賦家宋玉作《神女賦》。《神女賦》描述了神女瑤姬美豔絕倫,溫婉嫻雅,以及以禮自守,拒絕楚襄王追求的過程。《神女賦》曰:“夫何神女之姣麗兮,含陰陽之渥飾。披華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奮翼。其象無雙,其美無極。毛嬙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無色。”

瑤姬為追求自由與愛情,不惜殉身,感動了無數人。元稹詠道:“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李白頌道:“瑤姬天帝女,精彩化朝雲。宛轉入霄夢,無心向楚君。”孟郊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目極橫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劉禹錫遊巫山時吟詩曰:“巫山十二鬱蒼蒼,片石亭亭號女郎。曉霧乍開疑卷幔,山花欲謝似殘妝。星河好夜聞清佩,雲雨歸時帶異香。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間來就楚襄王。”

帝明27年(癸丑,公元前4628年),帝明病逝,享年46歲。葬在鳴皋山。

第五代炎帝姜宜,帝明長子。帝明7年(癸巳,公元前4648年)生於伊川。初封在萊原(河北保定西北)。15歲時,帝明為了鍛鍊他,派他去治理貧困落後的宜陽。姜宜帶領宜陽族眾大搞開發建設,五年時間使宜陽的發展超過了帝都。帝明認為姜宜有治國之才,便確立他為繼承人。

公元前4628年,姜宜即位,號帝宜。即位後,在宜陽(河南洛陽西南)建造新都城,不久便遷都於此。以甲寅年(公元前4627年)為帝宜元年。

帝宜執政期間,炎帝神農氏政權處於穩定發展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此時,炎帝魁隗氏也發展迅速,分佈在長江和黃河流域。

帝宜以紡織業為主導,農業為輔。農作物有水稻、小麥和麻類。此時的手工業已有很大發展,如紡織、製陶、木器加工等。帝宜喜好華服,常找著名裁縫為他設計製作服裝。這一時期的紡織業發展迅速。

帝宜喜歡紅色,酷愛研究植物染料。他發明用茹藘提取紅色染料。茹藘學名茜草(Rubia cordifolia L。),茜草科茜草屬多年生攀援藤本。根中含有茜素,可提取絳紅色染料。

茜草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染料植物。《詩經》裡就有茹藘的詩句。《鄭風· 出其東門》有“縞衣茹藘,聊可與娛。”。《東門之墠》有“東門之墠,茹藘在阪。”《紅樓夢》也多次用到“茜”字,如“茜裙偷傍桃花立”,“茜紗窗下,公子多情”,“絳芸軒裡絕喧譁,桂魄流光浸茜紗。”

帝宜還在常羊山上築臺壩立表木,觀測太陽變化,發明了太陽曆。1972年河南伊川土門遺址出土了神農氏太陽曆陶缸,上面刻有清晰的太陽曆。公元前4612年,帝宜病逝於宜陽宮中,享年37歲。葬在鳴皋山。

第六代炎帝姜來,號帝來。帝明24年(庚戌,公元前4631年),生於萊原。帝宜在此娶伏羲氏女子為妻,生下姜來。帝來即位後在榆林(山西晉城高平神農鎮)修建新都。

帝來2年(公元前4581年),帝來遷都榆林,任命炎帝魁隗氏後裔句龍主管農業,官號“后土”。句龍工作極為認真,為族眾辦了許多好事,獲得了族眾的尊敬。句龍死後被封為“社神”。

帝來任命炎帝魁隗氏的另一後裔姜伯夷主管祭山,官號“祝官”,被後世尊為“山神”。姜伯夷的後裔姜尚,又名姜子牙,協助周武王滅掉商朝後,被封為齊候。姜子牙的後人齊桓公姜小白是春秋五霸之一。

帝來19年(戊午,公元前4563年),帝來去世。享年69歲。葬在長山西北(山西晉城高平莊裡村)。帝來陵俗稱“皇墳”。帝來陵後的五穀廟原來建築規模龐大,現僅存正殿5間,東西廂房10幾間,為元代所建。

第七代炎帝姜克,號帝克,為帝來之孫、節莖之子,帝宜45年(戊戌,公元前4583年)生於榆林。帝克即位後,覺得榆林地理位置不好,便在臨汾河以東修建新的都城,取名“古陽”。帝克執政時期,貧富分化日益嚴重。

帝克6年(甲子,公元前4557年),軒轅氏在雲州(河北張家口赤城北)建都,與九黎族爭奪北方之地。帝克7年(乙丑,公元前4556年),九黎族第二任帝風吼遷都東暖泉(河北張家口懷來)。

帝克18年(丙子,公元前4545年),東夷氏入侵炎帝神農氏東部邊境。帝克命17歲兒子榆罔領兵駐守伊川,與東夷氏作戰。榆罔神勇無敵,精通戰法,多次擊敗東夷氏的進攻。

帝克執政期間,炎帝神農氏政權處於多事之秋。帝克24年(壬午,公元前4539年),帝克在內憂外患雙重壓力之下,病逝宮中,享年45歲。葬在霍山(山西臨汾霍州南)。

第八代炎帝姜榆罔,帝克長子。公元前4539年秋天在伊川即位,號帝榆罔,以癸未年(公元前4538年)為榆罔元年。帝克2年(庚申,公元前4561年),姜榆罔生於承留。

在帝克執政時期,炎帝神農氏就已開始走向衰落了。帝榆罔即位之後,雖然名義上還是天下共主,但無力約束各部落互相征伐,侵擾百姓。於是,中原地區進入“爭霸時代”。《史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

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

▲金紫仙風景(根據網路圖片加工)

榆罔3年(乙酉,公元4536年),東夷氏背叛了炎帝神農氏,不肯再向炎帝神農氏進貢。帝榆罔大怒,御駕親征,一舉擊敗了東夷少昊和炎帝魁隗氏太子長琴的聯軍。為了防備東夷氏再次進犯,帝榆罔遷都於靠近東夷的窮桑。

榆罔7年(己丑,公元前4532年),炎帝魁隗氏九世孫夸父與東夷少昊氏風清再次組成聯軍攻打窮桑,被帝榆罔擊敗。夸父兵敗後親向阪泉的炎帝神農氏子氏——蚩尤氏求助。蚩尤見夸父來求助,便藉機親率九黎81個氏族部落的精兵進攻帝榆罔。帝榆罔在三股強大勢力的攻擊下被擊敗,放棄都城窮桑。

《帝王世紀》雲:“至帝榆罔之世,始見蚩尤部澆嶄露頭角。” 蚩尤氏與帝榆罔同屬於炎帝神農氏部落聯盟,但不服帝榆罔的管制,想奪帝榆罔的帝位。《路史》注曰:“蚩尤,炎帝之後,恃親強恣,逐帝而自立,篡號炎帝。” “蚩尤”的“蚩”字音譯為“赤”,火的意思,與炎帝的“炎”字意思相同,司火的農神也。蚩尤打敗帝榆罔後,自稱炎帝,並舉行祭告天地的封禪儀式。建都涿鹿(河北張家口涿鹿)。

在蚩尤領導下,九黎部落聯盟逐漸強大起來。九黎族部落聯盟居住的長江中游,盛產五金礦產,離地表淺,易開採。放火燒山時,發現火燒後的硬塊,比石頭更硬,於是用來做兵器。當時其他部落都是用石頭磨製兵器。《太白陽金》曰:“伏羲以木為兵,神農以石為兵,蚩尤以金為兵。”“金”即銅。《世本》曰:“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 蚩尤軍是當時武力最強的軍隊。

榆罔11年(癸巳,公元前4528年),蚩尤氏為了擴大勢力,又聯合東夷少昊氏和炎帝魁隗氏,征伐炎帝神農氏。帝榆罔在強大的攻勢下接連失敗。

榆罔12年(甲午,公元前4527年),帝榆罔被迫向軒轅氏姬邦卉求援。姬邦卉為姬姓黃夷氏十世孫。姬邦卉揮軍南下,與帝榆罔軍組成聯軍。邦卉榆罔聯軍與蚩尤在涿鹿的開闊地帶展開激戰。擁有先進兵器的蚩尤軍,勇猛無敵,邦卉榆罔聯軍大敗。公元前4527年秋天,帝榆罔將帝都遷回舊都榆林。

榆罔13年(乙未,公元前4526年),邦卉榆罔聯軍繼續與蚩尤氏九黎部落在涿鹿的開闊之地展開激戰。

榆罔16年(戊戌,公元前4523年),邦卉榆罔聯軍與蚩尤氏聯軍苦戰3年,先後發動了9次進攻,均告失敗。《黃帝玄女戰法》雲:“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九戰九敗後,姬邦卉與蚩尤氏談判言和。

榆罔22年(甲辰,公元前4517年),姬邦卉與蚩尤氏停戰7年。在這7年中,姬邦卉為了擊敗蚩尤氏,去泰山拜玄女學習兵法。玄女是部落首領,因當時一些部落還處在母系氏族社會,首領是女子。

據《黃帝問玄女兵法》記載:“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黃帝歸於太山,三日三夜。天霧冥,有一婦人,人首鳥形。黃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婦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戰萬勝,萬隱萬匿,首當從何起?’遂得戰法焉。” 三年後學成下山,重新訓練軍隊,使軍隊戰力大增。

榆罔23年(乙巳,公元前4516年),姬邦卉覺得時期成熟,遂集結兵力在涿鹿之野與蚩尤決戰,戰鬥十分慘烈。據史籍記載,涿鹿之戰當天,狂風大作,天昏地暗,蚩尤軍分不清方向。姬邦卉趁此機會率領聯軍,在指南車的引導下,向蚩尤軍進攻,活捉了蚩尤。姬邦卉下令處死蚩尤。

蚩尤戰敗之後,九黎大部分族民被併入華夏部落聯盟,被稱為“黎民”。“黎” 通“黧”,黑色。“黎民” 指從事刀耕火種危險勞動而面目黎黑之人。“黎民百姓”即由此而來。以蚩尤為首的九黎族擁有著當時最先進的文明,九黎族民併入華夏部落對整個中華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1987年在濮陽西水坡發現了蚩尤真身墓。《蚩尤冢碑》載:“冶銅為兵,所向披靡。”證明蚩尤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

蚩尤死後被尊為“戰爭之神”和“兵器之神”。戰國以後,蚩尤成為華夷共同祭祀之神[8]。秦始皇泰山封禪所祭祀的“八神”中,第一神是天,第二神是地,第三神是蚩尤。可見蚩尤在秦始皇心目中的地位。《史記》載,劉邦沛縣起兵時,“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劉邦自認是炎帝后裔,以漢為火德,把戰鼓和旗幟全部染成紅色。

九夷之地(冀、魯、蘇三地)將蚩尤視為戰神,世代供奉祭祀[15]。蚩尤失敗後部分九黎族人退避到荊楚之地建立三苗部落聯盟。三苗部落聯盟為南方最大部落聯盟,是百越族、苗蠻族以及南方部分漢族的先祖。苗族尊九黎族為先祖。在數千年的歷史變遷中,唯獨苗族,一直將蚩尤和九黎族奉為先祖,崇拜和祭祀蚩尤[16]。

榆罔25年(丁未,公元前4514年),先後征服倉頡氏、蚩尤氏、少昊氏、炎帝魁隗氏後,姬邦卉再也不把帝榆罔放在眼裡了,命他讓出帝位。帝榆罔憤怒拒絕,大罵姬邦卉無德。年底,姬邦卉突患急病身亡,兒子姬芒繼位。

榆罔26年(戊申,公元前4513年),姬芒以武力威脅,逼迫國力衰弱的帝榆罔讓出帝位。帝榆罔自知無力與強大的軒轅氏對抗,考慮到百姓的禍福安危,答應讓出帝位。

公元前4513年秋天,姬芒正式稱帝,建都涿鹿,號“黃帝”,史稱“黃帝軒轅氏”。姬芒將炎帝與黃帝兩大部落以及被征服的其他部落組成超越血緣的國家雛形——華夏部落聯盟。各部落都尊姬芒為天下共主。

姬芒是繼帝神農之後再次統一各部落的天下共主。黃帝軒轅氏政權(公元前4514-公元前4053年)歷15帝,傳國461年。姬芒追認其父姬邦卉為黃帝。

炎帝神農氏政權於公元前4766至公元前4513年執政,傳8帝,傳國254年。炎帝神農氏的帝王世系:帝神農→帝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來→帝克→帝榆罔。

帝姬芒欣賞帝榆罔的農耕技術和醫藥術,對帝榆罔採取懷柔政策。帝榆罔心懷蒼生之念,無私傳播農耕技術和醫藥技術,新生的華夏部落聯盟也因此很快融為一體。

“炎黃子孫”的“炎”指統一各部落的炎帝神農氏首任炎帝神農,“黃”指與榆罔爭奪天下再次統一各部落的軒轅氏首任黃帝姬芒,或姬邦卉與姬芒父子合稱。炎帝和黃帝被共同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1992年史學界首次提出的“三祖文化”將蚩尤與炎黃並列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17] 。“三祖文化”擴充套件了炎黃文化的內涵[17],獲得了普遍認可。數千年後的今天,蚩尤終於被正名。

帝榆罔22歲即位,在位27年。帝芒元年(戊申,公元前4513年)帝芒降封帝榆罔為諸侯。帝榆罔不肯受封,棄爵率家人及不願留在北方的族人南遷於荊楚之地。帝榆罔率家人徙居湘東南,常住金紫仙。

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

▲金紫仙茶樹林(根據網路圖片加工)

金紫仙上有許多天然石洞,只要用樹枝樹幹設定圍欄,便可居住。金紫仙又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資源庫,有大片的森林、豐富的動植物和藥用植物資源以及茶葉資源。對於熱愛醫藥和茶葉的帝榆罔來說,無疑是最理想的居住之地。

帝芒20年(丁卯,公元前4494年),帝榆罔病逝於金紫仙,享年68歲。當地百姓仍以帝王之禮厚葬帝榆罔於“ 茶鄉之尾”鹿原陂(湖南炎陵),距離金紫仙南山坡帝榆罔常住之地“神農屋”不到10公里[18]。帝榆罔的墓初稱“炎帝冢”,後改稱“炎帝陵”。炎帝陵正前方海拔高達1433米的最高峰金紫仙,成為炎帝陵朱雀位的護陵神山。漢代在鹿原陂建造了炎帝廟,奉祀帝榆罔,唐代繼為奉祀。

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後,遍尋炎帝陵。一天夜裡,宋太祖夢見一個手持兩個火把、頭戴斗笠的布衣老者對他說:“王欲覓我陵寢,可往洣水求之。”次日早朝,太祖將所做之夢詢問群臣。大臣奏曰:“手持兩火者,炎也;頭戴笠著布衣者,農也。此老翁必炎帝神農氏顯靈也。”宋太祖於是遣使南來,終於在鹿原陂找到了炎帝陵。乾德五年丁卯(公元967年),宋太祖下旨修建炎帝陵。炎帝陵殿仿皇宮式樣建造,有午門、丹墀、龍陛等。此後,歷代帝王都視炎帝陵為聖地,每年都派官員代表自己前往御祭。民眾在此燒香祭祀炎帝,絡繹不絕。

帝榆罔在湘東南生活了20年,在安仁留下了很多足跡:金紫仙有“嘗藥洞”、“神農屋”;安平司有“洗藥湖”;渡口有“神農腳”、“搗藥池”、“洗藥池”[18];洋際有可以住人的神秘石洞[19]。

炎帝神農氏的帝系源流

▲渡口的“搗藥池”和“洗藥池”(根據網路圖片加工)

數千年來,安仁一直傳承著感恩神農、祭祀神農的民間習俗,有感恩神農教民五穀的“嘗新”和 “米塑”[20],有祭祀神農的“神農殿”,有紀念神農創立集市交易農具和中草藥的“趕分社”[20]。“趕分社”的“分”即春分,“社”即“社日”。“趕分社”指春分社日,人們紛紛從四面八方趕往縣城祭祀神農、交易農具和中草藥等。除了民間祭祀,官方自西漢始祭神農至今,安仁始終有官員參與御祭[21]。在安仁發現的新石器時代何古山遺址、甘古遺址和安平司遺址[22]則從考古學角度證實了炎帝神農時代安仁就有人定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