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史說三國:三一三 斂兵聚谷

由 知古今 發表于 人文2023-01-01
簡介姜維在蜀兵乏少的情況下,令督漢中胡濟退守漢壽,派蔣舒、傅僉駐守陽安關口,在於估計鍾會等有西入隴右,東從漢中向南進兵之勢,因而加強此兩處防務

即時斂兵授甲的甲是什麼意思

姜維屢次北伐,所取效果不大,受到滿朝文武的責備。

連年戰爭,蜀軍折損不少,本就有限的兵力更加捉襟見肘。

在民困兵疲,舉國不願言及戰爭的情況下,姜維不得不暫時放下克復中原的夢想,不再輕言北伐,轉而加強漢中的防禦。

蜀昭烈帝劉備在世時,委任魏延鎮守漢中。

魏延的禦敵之策採取的是“錯守諸圍”,即派兵防守各圍城池,重兵把守,如有敵人來攻,則實施抵禦,不讓敵軍進來。

王平基本沿襲了這一策略,如興勢戰役,王平抵禦曹爽,就是承用了這種用兵之法。

史說三國:三一三 斂兵聚谷

姜維掌握兵權後,認真研究了蜀中形勢,認為“置兵駐守各個據點,只能抵禦入侵之敵,不能獲得大勝。不如讓敵兵進入。各據點都收斂兵力,積聚糧食,退守漢、樂二城,任憑敵人進入平原之地,我們鎮守重要關口以抵禦敵人,再派機動部隊在附近埋伏,捕捉敵人的薄弱之處加以攻擊。敵人攻關不能取勝,野外又沒有分散的糧食,不得不從千里之外運送糧食,自然會非常疲乏困頓。我們乘敵人撤兵的時候,各城守軍一起出擊,與機動部隊共同進攻敵人,這才是消滅敵人的戰術。”

於是,姜維對整個漢中的防務進行了徹底修改和調整。

在他的建議下,蜀後主劉禪下令讓督領漢中的胡濟撤兵進駐漢壽,監軍王含鎮守樂城,護軍蔣斌鎮守漢城。

又在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等地建立軍營,駐軍防守。

姜維的這次戰略調整,歷史上稱之為“斂兵聚谷”。

史說三國:三一三 斂兵聚谷

“斂兵聚谷”之策,有些類似於“誘敵深入,關門打狗”之計,就是將漢中的兵力作適當收縮,以期集中兵力,打擊來侵之敵。

具體而言,就是不再全面死守禦敵,而是收縮兵力,防守重要關鍵節點,放任敵人進來,實施堅壁清野。

敵軍遠來,無法就地取得軍需,必然陷入困頓,無法進軍,勞師無功,被迫撤軍。

這時再集結兵力,追而殲之。

“斂兵聚谷”在後世遭到諸多指責。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此策“自棄險要”,“開門揖盜”,甚至直呼“姜維之亡蜀也”。

史說三國:三一三 斂兵聚谷

縱觀當時蜀國形勢,姜維對漢中地區作出戰略調整,其實也有他的苦衷。

《成都大學學報》刊載郭鵬先生的文章,對姜維調整漢中策略的原因進行了詳細分析,主要如下:

一是蜀國兵力不足,只有適當集中兵力,才能實施北伐。

當時蜀國“僅有甲士十萬二千”,守衛成都及各郡不下四萬,餘眾不過五、六萬。

這麼點兵力,要經營蜀漢廣大地區,北伐中原,本來就捉襟見肘,而漢中駐兵三萬之眾,幾佔全國兵力三分之一,佔外戍兵力半數以上。

在此情況下,姜維只能重新調整兵力,適當集中,才能實施北伐的目的。

二是蜀漢後期的戰略重點是奪取隴西,進而東下關中,因而只有移漢中之兵向西。

蜀漢後期,立志伐魏者,只有姜維一人而已。而姜維承繼諸葛亮遺策,一直認為自己熟悉隴西的風土人情,想爭取諸羌胡的支援,所以九伐中原,多出隴西。

而且,姜維用兵,重攻不重守,重殲滅敵軍,而不在意於固守卻敵。

所以,對漢中防務實行斂兵聚谷,移兵向西,自然是勢所必行了。

三是漢中東路兩圍,多年無事。

所謂斂兵聚谷者,主要指收攏漢中東部的黃金(今陝西漢中市洋縣城東六十里)、興勢(今陝西漢中市洋縣城北三十里)兩圍。

黃金圍自蜀建興八年(230年),曹真、司馬懿欲經此攻漢中而退軍後,三十多年未用兵。

興勢圍自蜀延熙七年(244年),曹爽由駱谷進攻漢中被王平在此拒退後,二十年未用兵。

蜀漢在此多年駐兵空守,在兵力缺乏之時,退守重要城池,是為必然。

史說三國:三一三 斂兵聚谷

四是興勢、黃金兩圍在漢中東隅,並不能完全擋住魏軍南入。

興、黃二圍,分別可拒魏由駱谷、子午谷來兵,而魏入漢中有四道:駱谷、子午谷、褒斜、故道,興、黃二圍並不能擋住褒斜、故道入漢中之兵。

而漢、樂二城,雖不在險口,但東可拒駱谷、子午谷,北可擋褒斜谷、故道,且兩城之間,可互為助援。

斂兵聚谷於漢、樂二城,也並非完全失之偏頗。

五是蜀移兵駐守陽安、漢壽,可於漢中、隴西兼而顧之。

姜維在蜀兵乏少的情況下,令督漢中胡濟退守漢壽,派蔣舒、傅僉駐守陽安關口,在於估計鍾會等有西入隴右,東從漢中向南進兵之勢,因而加強此兩處防務。

後魏軍果從此進兵。

姜維在漢中斂兵聚谷的同時,“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

據史料考證,所舉七圍,建威在祁山東南,武城即興城山,在天水、隴西二郡間,武衛在武都郡,即武街,石門在武都、天水郡間,其餘三圍雖無考,但可據知均在隴右,不在漢中。

七圍的設立,更可證明姜維把攻取和防禦曹魏的戰略重點放在了隴西,“重關鎮守以捍之”。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知古今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