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曹操遭遇流言蜚語時寫了什麼?引用兩句名言,為自己辯解

由 東吳楊慕楓 發表于 人文2022-12-30
簡介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蒙恬的人生經歷,和曹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曹操引用蒙恬的話語,就是為了表明他有能力取漢獻帝而自立,但他卻不會這樣做,在他有生之年,他始終是大漢的丞相

流言不遜什麼意思

三國時期的曹操,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一個白臉奸臣的存在。正如當時東吳國主孫權所指責的那樣:曹操“託名為漢相,實為漢賊”。

曹操遭遇流言蜚語時寫了什麼?引用兩句名言,為自己辯解

應當說,孫權的這一評價,代表了當時大多數人主流看法,特別是那些對漢朝王室忠心耿耿的大臣們來說,曹操就是亂世中的梟雄一個,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漢獻帝為傀儡,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野心。

那麼曹操面對這些流言蜚語時又是如何應對的呢?曹操的臉皮是非常厚,曾有一句名言:“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但觀看曹操的一生,他作為東漢王朝的臣子,並非一點也不將東漢王室看在眼裡,實際上,在各種流言蜚語面前,曹操有時也倍感委屈,明明自己保住了漢獻帝的性命,並率兵統一北方,為何一直得不到世人的理解呢?

曹操遭遇流言蜚語時寫了什麼?引用兩句名言,為自己辯解

當然在那個年代,曹操想要為自己辯解,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透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除此之外,曹操在五十六歲那年,還親自動筆寫了一篇為自己辯解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做《述志令》。僅從字面上理解,就可以知道這是曹操對自我內心心路歷程的一個深刻解剖。

在這本《述志令》中,曹操回顧了自己戎馬生涯的大半生,向世人表明自己並沒有什麼“不遜之志”,還是非常忠誠於漢室的。為此曹操列舉了歷史上一大批著名人物的典型事例,如周成王和周公旦、齊桓公和晉文公等等。

曹操遭遇流言蜚語時寫了什麼?引用兩句名言,為自己辯解

特別是曹操在寫到蒙恬和秦二世胡亥的關係時,更是感慨萬千。他在《述志令》中寫道:“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曹操為何說自己在讀到蒙恬和胡亥之間的故事時會熱淚盈眶呢?胡亥毒殺了蒙恬,是公認的歷史史實,他們君臣之間背後還隱藏有什麼故事嗎?

原來在秦始皇去世之後,趙高說服丞相李斯,協助胡亥篡改了即位詔書。胡亥即位後,擔心防守邊疆且手中擁有重兵的蒙恬會有不臣之心,幫助扶蘇奪取帝位,因此他第一時間派遣使者,前去宣佈處死蒙恬的詔令。

曹操遭遇流言蜚語時寫了什麼?引用兩句名言,為自己辯解

使者見到了蒙恬之後,蒙恬立即意識到了什麼事情,他知道自己如果不願意反抗,那麼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但綜合考慮之後的蒙恬,還是決心接受命運的安排,束手待斃。不過在臨死之前,他說了這樣一段話語:“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蒙恬在這裡表明了自己的心志:雖然我們家族為大秦效勞了三代,今天的我也手握重兵,想反叛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我還是不敢忘記先皇的教導,因此才甘願接受命運的懲罰。

曹操遭遇流言蜚語時寫了什麼?引用兩句名言,為自己辯解

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蒙恬的人生經歷,和曹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曹操引用蒙恬的話語,就是為了表明他有能力取漢獻帝而自立,但他卻不會這樣做,在他有生之年,他始終是大漢的丞相。不論是否是曹操的真心話,但曹操直到去世,沒有篡奪漢獻帝的皇位,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