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活得孤獨是常態,享受孤獨是姿態

由 洞見 發表于 人文2022-12-28
簡介作家劉亮程說:“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裡,孤獨地過冬

孤苦伶仃是什麼詞

活得孤獨是常態,享受孤獨是姿態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作者:洞見yebo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寫過這樣一句話: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我們無論出生、成長、相愛,還是成功、失敗,孤獨都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人生本就是獨自趕路的旅程,越往前走,身邊的人就越來越少,最終只剩下自己。

對每個人而言,孤獨是必經的修行,也是與自我相處的方式。

活得孤獨是常態,而享受孤獨,是人生最好的姿態。

1

人生在世,沒有誰不孤獨。

作家李銀河說:“人是孤身一人來到世上的,也將孤身一人面對死亡。”

人總是走著走著就發現,自己早已活成了一座孤島。

看過畫家林風眠的傳記。

林風眠出生在一個貧困山村裡,因為先天體弱,父親差點就將他丟棄在山裡。

母親拼命搶了過來,才保住他一條命。

7歲那年,最愛他的母親,因違反族規,被族人賣掉,從此不知下落。

這讓他變得內向孤僻,平時喜歡一個人待著,一遍遍描摹書上的圖畫。

中學畢業後,林風眠去德國留學,邂逅了大學生羅達。

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就結了婚,並懷上孩子。

但不幸的是,羅拉分娩後,因為染上產褥熱而撒手人寰。

更讓他無法接受的是,他剛出世的孩子,沒多久竟也夭折而亡。

剛剛成家的林風眠,轉眼間又孑然一身。

1924年,受蔡元培邀請,林風眠回到國內。

後半生他教過書,坐過牢,漂泊各地,晚年獨自定居香港,直至逝世。

回望過去,孤獨二字貫穿了林風眠的一生。

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隨著成長,越往後越發現:

依賴自己的人越來越多,可自己能依賴的,卻越來越少。

曾經以為無所不能的父母,不知何時頭上已生出了白髮。

曾經無話不說的朋友,如今連發個訊息都怕是打擾。

明明滿腹的心酸,卻沒處傾訴;常常滿身的傷痕,卻無人安慰。

作家劉亮程說: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裡,孤獨地過冬。”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想尋找溫暖慰藉,而是漸漸明白,孤獨本身就是生活的常態。

能陪你一程的人很多,但卻少有人能陪你從起點走到終點。

人活著,身後是孤獨的陰影,身前是通向墳墓的臺階。

有些孤單你逃不開,有些落寞你也躲不掉。

我們終究要一個人嚐遍所有孤獨,在無人問津的日子裡踽踽獨行。

活得孤獨是常態,享受孤獨是姿態

2

越是逃避孤獨,越會被孤獨折磨。

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所說:

想要快速打破孤獨的動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獨感的原因。

很多人為了避免孤獨,強迫自己合群,最終卻陷入更深的孤寂。

在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中,主人公維特從小智商超群,擁有過人的鋼琴天賦。

這讓他成了同齡人眼中的異類,備受排擠。

時間長了,他感到非常孤獨。

為了能夠融入集體,後來他便假裝摔壞腦子,失去了彈鋼琴的能力。

如此一來,他終於被大家接納,成為了受歡迎的人。

可這樣的偽裝,卻沒有給他帶來快樂。

熱愛鋼琴的他,為了迎合同學,開始去聽他不喜歡的搖滾樂;

明明很聰明的他,為了顯得合群,要努力去扮演一個傻子。

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內心的孤獨感不僅沒消除,反而更加強烈。

直到某天,維特聽到一張鋼琴演奏專輯,是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

悠揚動聽的旋律,讓他瞬間沉浸進去,如痴如醉。

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偽裝,一直以來都是對自己真實想法的壓抑。

辯手顏如晶曾在《奇葩說》中說:

不合群只是表面上的孤獨,合群了才是內心的孤獨。

作家劉同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在讀高中的時候,他發現同學都不愛跟他玩,感到很孤單。

為了討好同學,他給一起打球的男同學買冰水,給女同學們帶早飯。

一段時間後他發現,只有在想喝水或想吃早飯的時候,同學們才會想起他。

這讓他領悟到,討好逢迎他人,可能表面對接了關係,但內心仍然逃脫不了冷落。

史鐵生說過這樣一番話:

“人生來只能註定是自己,註定是活在無數他人中間,並且是無法與他人徹底溝通。”

生活中,很多人都害怕孤獨,總想往人群裡走,以獲得歸屬感和認同感。

但一味去追求熱鬧,只能在無盡的喧譁中喪失自我。

孤獨不僅是人生底色,也是我們生命中不可逾越的高牆。

你想方設法試圖掙脫它,只會讓自己備受煎熬。

活得孤獨是常態,享受孤獨是姿態

3

享受孤獨,是內心豐富的開始。

美國詩人薩藤在《獨居日記》的開頭寫道:

“幾周以來我第一次獨處,又拾起了我真正的生活,說來也奇怪,朋友、熱戀都不是我真正的生活,唯有獨處才是。”

薩藤前半生順風順水,每部作品都備受歡迎,獲得了很多榮譽。

成名後,她開始與各種人打交道,經常出席活動,還要應付大量拜訪和邀約。

慢慢地,她開始感到喘不過氣來,內心總是煩躁不安。

於是50歲時,聲譽正隆的她,辭掉一切社會職務,搬到海邊隱居。

在獨居歲月,她每天寫詩和日記,間歇時就打掃衛生,給鸚鵡喂水;

開始留意桌前的玫瑰花,窗外的樹葉和雨滴;

常常回憶過去的事情,也有時聽著廣播,就陷入沉思……

就這樣,她內心慢慢平靜下來,感到了久違的充實。

她覺得沒什麼是必須依靠他人的,一個人就能完成很多事,也足夠收穫幸福。

沈從文曾在文章中寫道:

孤獨一點,在你缺少一切的時節,你就會發現原來還有個你自己。

當你遠離了喧囂紛擾,便無需在意別人的評價,也不用迎合他人的標準。

美學家蔣勳年輕時,經常揹著包,帶著兩件襯衫,一個人就跑去旅行,讓心靈一次次“出走”。

作家木心放著好好的少爺不當,卻偏偏去人煙稀少的莫干山寫字畫畫,終為後人留下無數直抵內心的作品。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懂得與自己對話,我們才能接近最真實的自我。

很喜歡餘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的一段話:

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越是喧鬧,越是寂寞;越是孤獨,越是豐富。

真正清醒的人,不再趕赴一場又一場熱鬧,也無需再從人群裡汲取滿足感。

而是不斷往內走,避開紛擾的人群,在獨處中享受屬於自己的平靜。

一百多年前,哲學家梭羅帶著一把斧頭,來到瓦爾登湖隱居。

有人就問他:“你一個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獨吧?”

梭羅回答說:

為什麼會感到孤獨?我喜歡獨處,我從沒遇到過比孤獨更好的伴侶。

人只有在孤獨中,才能感受到最真實的自我。

享受孤獨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走向自己、沉澱內心的過程。

點個

贊吧

,願我們學會與孤獨為伴,清醒自足地過好這一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