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破解“馬太效應”的老子答案:損有餘而補不足

由 丁小悟典 發表于 人文2022-12-07
簡介老子把他從自然界得來的直觀認識運用到人類社會,面對當時貧富對立的社會現實,提出人道也應該取法天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損有餘補不足天之道什麼意思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道德經》第

77

《聖經

·馬太福音》有這樣

段話:

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

凡是少的,

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這段話最

直觀的解釋

富的更

富、

窮的更窮

,反映

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

就是

贏家通吃

後世的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稱這種現象為

馬太效應

其實,老子早就發現了這種現象,他說: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人世

的行徑就不是這樣,卻要減損不足的,用來

供奉

的人。

人性的弱點

,常常是不知足,有的人總

多吃多

,擁有的社會資源越多,就有了

更強的攫取能力,

能從匱乏的人那裡掠奪更多的財物

,比如

貪官把

社會

資源

攢在手裡

貪汙受賄,甚至

賑災

、救濟

都敢貪,這就是

“損不足而奉有餘”。

破解“馬太效應”的老子答案:損有餘而補不足

“損不足以奉有餘”

的行為

法則

只會造成天下的貧富不均

和權利

的不平等,最終造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如果

貧富差異不斷擴大

累積的社會矛盾得

到有效化解,很容易產生問題

,引起社會

動亂髮生

孔子就說,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農民起義

提出的

“等貴賤

均貧富

”、“劫

富濟貧

的口號,就是這種社會心理和社會現象的集中體現,希望透過

財產和權力的重新分配

來達到社會的均平

怎樣

化解

兩極分化

的社會矛盾

呢?

老子

給出了一個方案

是要效法

“天之道

的做法。

老子說: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

“天之道”,自然規律;

“張”,

“張弓”

就是拉開弓射箭。自然的規律,豈不就像拉開弓弦一樣嗎?

拉弓射箭

,就

要有的放矢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抑”

壓低

“下”

“舉”

抬高。

“損”

減損

“補”

增補

、補充;

“有餘”

指弓拉得力量太大了

“不足”

,是指用

小了。

破解“馬太效應”的老子答案:損有餘而補不足

拉弓

射擊

擊中目標

弓舉得

高低、

拉力的

強弱都要適宜,必須

保持

平穩

衡,才能一箭射

目標。

太高、太低、太強、太弱,都不能擊中目標。因此,瞄準目標時,弓舉得

太高了

要降

,太低了要抬

高;

用力量

過大了

就減少點力量

不足就

增加點力量。

天道

看不見

老子用

拉弓射箭時的做法

比喻

沿著這個比喻,得出

結論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自然

的執行規則,就是減損多餘的,來增補不足的,

而保持均平調和。

損有餘補不足,是古人的共識。《周易

謙》卦裡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

”意思是說,天道是減損滿盈

增益謙下

地道是變換盈滿而流注補益欠缺

破解“馬太效應”的老子答案:損有餘而補不足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不是平均主義,而是追求均衡

調和

的狀態。

老子把他從自然界得來的直觀認識運用到人類社會,面對當時貧富對立的社會現實,

提出

人道

也應該

取法天道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

世俗社會要達到均衡,

財富多的人拿出多

餘的財物

幫助不足的人,

多做慈善以

救助貧弱者

高收入的人多交稅

以調節收入和財富,從而縮短貧富差距

,使

社會

趨向

均衡。

而那些

“損不足而奉有餘”的人,雖然短期內得到了許多,但

“天之道”是公平的,

那些

拼命撈取

的貪官

最後鋃鐺入獄

,非法所得被沒收,人身自由甚至生命被剝奪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什麼樣的人才能夠真正做到

把多餘的用來

貢獻

天下

呢?唯有了解道的人,按照道的方式去行事,才能做到

“有餘以奉天下”。

破解“馬太效應”的老子答案:損有餘而補不足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

(通

“現”)

賢。

”古代“聖”

字寫作

“聖”

”字

意思是能

聽進別人的意見,說

出代表民意的

,這樣的人才能稱

“聖”

。一個

有道

執政

,勤政為民

卻不把

當作倚仗甚至勒索的手段,成就了

功業而

不居功自傲,

不想

自己的賢能

顯露出來到處炫耀

老子用

有道之人

所作所為來向世人做示範,

有道之人

知足常樂,決不會將自己推到溢滿的地位,想的

不是自己佔有更多,而是

怎樣對天下多做奉獻,將自己多餘的部分分給不足的人,更不

居功自傲、自吹自擂、貪得無厭。

我國

造福人民,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

,從

“一個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到“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的共同富裕

內涵,這對實現

社會公平

正義具有重大意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