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轆轤、古井和鄉親

由 小偉話人生 發表于 人文2022-12-06
簡介人們忙完了農活,吃完了飯,挑起水桶,紛紛來到古井打水,澆澆自家的菜園子或者準備明天的用水

搖轆轆是什麼意思

轆轤,也許現在年輕人從未聽說過,更不用說使用過。但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轆轤在北方的農村地區,作為普遍使用的飲水工具來說,並不是陌生。

轆轆由轆轤頭、支架、井繩、水斗等部分構成。利用輪軸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灌置。井上豎立井架,上裝可用手柄搖轉的軸,軸上繞繩索,繩索一端系水桶。搖轉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

我東北老家的房屋後面就有一個這樣的轆轤和古井。

轆轤、古井和鄉親

小時候,左鄰右舍都來這口古井挑水喝。口古井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挖的,能有六七米深。井水來自岩層深處,受氣溫影響甚微,水溫比較穩定,即使是數九寒冬的季節井水也不會結冰,井水無色無味,清冽甘美

每天清晨起來,左鄰右舍的男人們,頭一件事便是挑起三尺三的扁擔,一對薄鐵桶。一擔、兩擔,往家中擔水,直到擔滿水缸。這是他們一天做飯、洗菜、洗衣,甚至熬豬食。所有用的水都來自這口古井。

尤其是夏天的傍晚,井臺最為熱鬧。

人們忙完了農活,吃完了飯,挑起水桶,紛紛來到古井打水,澆澆自家的菜園子或者準備明天的用水。

看,李大爺又叼起了他的旱菸袋,眉開眼笑,一邊搖著轆轤一邊向前來挑水的人唸叨著:生產隊的玉米畝產比去年得比去年多打300斤,稻地裡的水也不缺……

前院的胡大叔,把扁擔橫在兩隻水桶上,不慌不忙地坐在上面,喊著東院拎水的楊三嬸:你家爺們兒真懶,淨讓你這娘們幹活,你爺們不來,我就給你擔一擔回家,明天管我吃飯就行!

去你的吧,俺們當家的爺們,白天干活累了,俺心疼還來不及呢,所以說我讓他歇歇,我來少拎點水今天晚上用。明天早上他歇過來再讓他來挑。

鄰家大哥來打水了,身後總是跟著一條小黃狗,“汪汪汪”小黃狗總是願意在主人的後面亂叫,好像是在幫主人用勁兒似的。

我特別喜歡小狗,一聽見狗叫聲,我就拿來兩個小小的塑膠水桶去井臺打水。先逗一會兒小黃狗,然後就去打水。

我小心翼翼地把井繩末端分開,用像蝴蝶結似的木栓套住水桶,再把環形的繩子壓在上面,兩腿叉開,前腿稍弓,後腿稍蹬,握住轆轤,手心放鬆,四肢用力,向前搖動,待水桶露出,騰出左手,抓住轆轤把,提離井口,然後拎起滿滿的水桶。

這個時候鄰家大哥就在邊上,幫助我,覺得我是小孩,怕出現危險,所以每每見到我總是先把我照顧好。忙著幹農活的爸爸媽媽一見鄰家大哥就說謝謝,謝謝。鬧的鄰家大哥都不好意思了。

轆轤、古井和鄉親

每年冬季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看著我不讓我去打水,因為因為挑水的人多。每次挑水都要了,灑出來。桶裡溢位的水,淋淋漓漓地灑在土路上,彷彿一串串的省略號,從井臺斷斷續續地扯到各家的院。井沿上,路上都結上了冰,如果一不小心就會摔倒。人們挑水都要小心翼翼的。

為了避免摔倒,爸爸經常在井沿上撒些小灰和沙子。這樣子就不滑了。鄉親們都誇爸爸經常做好事。

後來,出現了手壓的井,每家每戶都挖,漸漸地的古井逐漸被鄉親們遺忘。

有的人對爸爸說:把古井填上吧,上面還可以堆上柴或者種地。可爸爸說: 留著吧,用石頭壓上,萬一以後幹什麼用呢?即使不用也留著做個紀念,留個回憶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