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成年人為什麼“不問為什麼”

由 紅綠藥丸 發表于 人文2022-12-06
簡介基爾告訴我們,瞭解這些人以什麼樣的心智習慣和訝異方式習得了這些東西,普通成年人就能夠體驗到提問之樂

不問為什麼中四

已有 4164 次閱讀

2022-10-28 11:26

|

個人分類:

書評書介

|

系統分類:

觀點評述

成年人為什麼“不問為什麼”了

■武夷山

(發表於《中國科學報》2022年10月28日)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今年3月出版了美國耶魯大學認知與發育實驗室主任、心理學教授Frank C。Keil(弗朗克·C。基爾)的著作Wonder:Childhood and the Lifelong Love of Science(本文作者譯為“訝異感:童年和對科學的終生熱愛”)。基爾對於各年齡層的人如何認識世界有近50年的研究經驗。

眾所周知,小孩子總是沒完沒了地向大人提出問題:氣球為什麼會上天?種子怎麼就長成莊稼了?為什麼鳥兒身上有羽毛?等等。孩子有了解世界的強烈慾望,他們不僅想知道“某物是什麼”,還想知道“這個東西怎麼就成了這個樣子”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

而多數成年人對於“為什麼”和“如何”這樣的問題沒多大興趣。比如,成年人會開門鎖、會煮雞蛋,但可能根本不懂門鎖結構和生雞蛋如何變熟。那麼,成年人如何重新獲得孩子般的對世界的訝異感呢?

在本書中,基爾描述了引導孩子走向發現之旅的認知傾向,闡釋瞭如何讓所有人都成為終生不渝的訝異者。

作者介紹了關於兒童心智的最新研究進展,揭示了孩子擁有一些非凡能力,這些能力使他們感受到發現之樂。事實上,孩子不僅想知道事實,還想了解事實背後的因果模式——這正是科學的核心。

遺憾的是,從上小學開始,這一值得稱道的訝異感被扼殺了。再後來,由於對因果機制缺乏興趣,又受制於知識盲點,成年人逐漸變得易於接受錯誤資訊,易於被操縱。

當然,人群中總有一些博學多才的人,他們能一直保持訝異感。基爾告訴我們,瞭解這些人以什麼樣的心智習慣和訝異方式習得了這些東西,普通成年人就能夠體驗到提問之樂。

基爾認為,該書可以給讀者提供5點重要啟示。

首先,訝異感不僅僅是被動的敬畏,不僅僅是好奇。基爾認為,訝異感是對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難題歡快的、熱情洋溢的擁抱。這些難題引發了提問-探索-發現的迴圈過程。

其次,人是傾向於認真地訝異的。過去20年間的研究成果表明,嬰兒和學齡前兒童能夠熟練地關注周遭世界的重要統計模式,能在巨大的關聯網路中迅速識別出重要的因果關係。

再次,經歷兒童早期階段之後,訝異感會被剿滅。約50年前,兩位英國研究人員Barbara Tizard和 Martin Hughes發現,孩子進入正式教育階段後沒多久,他們提問的次數就迅速下降,一整天可能只提一兩個問題,甚至一個問題都沒有。這種情形普遍發生在各種家庭背景的孩子身上——無論窮與富、城裡還是鄉下。而且,世界各地都有這種現象。

第四,訝異感不是必須失去的。我們可以終生保持訝異感,有些傑出人物甚至直到生命最後一息還對世界充滿驚奇訝異。

其中有些終生訝異者是著名的博學多才人士,如英國的瑪麗·薩默維爾(1780—1872,筆者在2015年2月27日的《中國科學報》撰文介紹過她)和托馬斯·楊(1773—1829),前者在數學、科學、地理學和科普寫作等領域都是高手,後者在語言學、音樂理論和多個科學與工程領域身手不凡。

第五,缺乏訝異感的人生會導致認知功能障礙,但這個障礙是可以克服的。訝異感枯萎的時候,不信任感、疏離感和否認行為就繁榮起來。這時人們就容易被錯誤資訊俘獲,不再能區分江湖騙子與專家學者。對於不再提出“為什麼”和“怎樣”的人來說,自己和他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傷害。

《中國科學報》 (2022-10-28 第3版 讀書)

成年人為什麼“不問為什麼”

轉載本文請聯絡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自武夷山科學網部落格。

連結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61260。html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