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秦始皇對於中國歷史有哪些開創性的貢獻?

由 文史講述人 發表于 人文2022-12-05
簡介但是,大臣的建議遭到秦王的否決,最終決定將泰皇的“皇”與上古帝位的“帝”字合為“皇帝”的稱號

六尺之託代表數字幾

皇帝的稱號誕生於兩千兩百年前的秦朝,從第一代秦始皇至末代皇帝溥儀,兩千一百三十年間有過近五百個皇帝。其中有未滿一歲即位的東漢皇帝(殤帝),也有近九十高壽、在位六十年的清代皇帝(乾隆帝)。在中國為何皇帝能夠如此長時期地保有權威呢?又為何能有如此多的皇帝世代相承呢?

孫中山在其所著的《三民主義》中對中國古代皇帝制有過如下論述:

劉邦、項羽是爭什麼呢?他們就是爭皇帝。漢唐以來,沒有一朝不是爭皇帝的。中國歷史常是一治一亂,當亂的時候,總是爭皇帝。外國嘗有因宗教而戰、自由而戰的,但是中國幾千年以來,所戰的都是皇帝一個問題。

秦始皇對於中國歷史有哪些開創性的貢獻?

秦王嬴政擊敗東方六國諸王,統一全國時(前221)創立了皇帝稱號。這一稱號藉助了可以主宰上天之“上帝”(天帝)的權威。天的世界本是一個宇宙。古代中國人認為天是覆蓋於地上的球體。從地上仰望,天像個半圓屋頂。太陽、月亮、行星都在這個球體上移動。天以北極為中心逆時針旋轉,並認為天帝就存在這一中心。人們在中國古代放置棺槨的墓室中,發現了這種從地面仰望中的宇宙。墓室的天頂上繪著天體,中心部位是天極和北斗七星。天的中心並沒有被人格化。由於“神”在中國是指死者的魂,所以也被誤解為上帝的“神”。

在皇帝稱號的產生背景中,有著如此的古代天文思想。從天帝到地上的統治者,皇帝就這樣誕生了。

“皇帝”的稱號

在征服東方六王、統一天下的那一年,秦王開始使用高於諸王地位之上的皇帝稱號。關於皇帝稱號的產生,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著詳細的記載:透過秦王與大臣間(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的爭論,最終採用了皇帝稱號。決定的過程並不那麼順利。

首先,秦王命令丞相等人議論以往王號、帝號的變遷。討論的結果:因為秦王之功績超過上古以來五帝的治世,所以要找一個更加合適的稱號。“五帝”指黃帝、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等五位。這五帝並非天上,而是地上的統治者。根據神話時代的傳說:這些人死後昇天,被稱為某帝。秦國的博士從古典書籍中尋出天皇、地皇、泰皇等稱號,認為其中數泰皇最為尊貴。泰就是泰一,是地位高於天神、地神的天帝。所以,大臣們建議秦王以此為號。

秦始皇對於中國歷史有哪些開創性的貢獻?

如果當年這一建議被採納的話,後來的皇帝就都得叫泰皇了。但是,大臣的建議遭到秦王的否決,最終決定將泰皇的“皇”與上古帝位的“帝”字合為“皇帝”的稱號。此“皇”字本意與“王”字相同,而且作為形容詞有光輝之義;說到底秦王中意的是“帝”字,所以又為“帝”找了個修飾語。意味著煌煌上帝的“皇帝”,就這樣誕生了!

天帝是上天的中心,與之相應,秦王希求建立自己在地上世界中心的權威地位。

與此同時採用的“詔”(命令)、“朕”(自稱)等稱謂為後來歷代皇帝制所沿襲。

秦以水德克周之火德

首先,秦採用了五行的水德。五行是由戰國時期齊國鄒衍首倡的思想,包括五行相生說和五行相勝(相剋)說。這種觀點認為是木、火、土、金、水五種要素的變化導致了宇宙的變化:就像水生木那樣,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如此迴圈叫做“相生”;如果像水勝火那樣,土勝水,木勝土,金勝木,火勝金就叫做“相勝(相剋)”。五行,還配以方位、季節、色彩、數字。秦勝了屬性為火德的周王朝,所以採用了水德。相應地以“冬”、“黑”、“六”作為制度改革的關鍵詞。一至四的生數和六至九的成數之首位數“一”和“六”被認為是水德的數字。由於冬季始於十月,所以秦以十月為年初歲首,衣服、旗幟用黑顏色,數字以六為基數,符節、法冠都是六寸(13。8cm〈1寸=2。3cm〉)為長度或高度,車輛寬度為六尺(138cm),度量衡的一步也是六尺,駕車的馬用六匹。黃河在當時叫做“河”或“河水”,也仿效水德改稱“德水”。又因為水德屬陰、主刑法,所以執法嚴厲。

三十六郡之謎與帝國的擴張

秦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每個郡設定郡守、郡尉和監郡,對黎民百姓改稱作“黔首”。所謂三十六郡,並非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一次性設定的,而是自戰國時期的秦國直至秦帝國成立之間逐漸設定的。

秦郡可以分為以下四類:第一類是設置於戰國時期秦國固有領土的各郡,稱為內史。第二類是超越國境,建立於被侵佔領地區、當然也是沿秦國國境地區所置各郡。第三類是在殲滅六國後,接管的六國各郡。第四類是統一全國之後擴張領土時所設各郡。另外,還有一些超出三十六郡數字之外,不明其所在的郡。

秦始皇對於中國歷史有哪些開創性的貢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