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稻盛和夫:“人生是為心的修行而設立的道場”

由 Now歸心之旅 發表于 人文2022-12-03
簡介在我當社長的時候,我常說這樣的話:作為社長,我雖然也是稻盛和夫個人,但放第一位的必須是公司的事情

稀巴爛是方言嗎

稻盛和夫:“人生是為心的修行而設立的道場”

稻盛和夫(1932。1。21-2022。8。30)

享年90歲

敬送稻盛和夫先生一路圓滿

歸心送別

2022年8月30日,被讚譽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離世,終年90歲。

在我心中,稻盛先生是一位大智者、大聖人。不僅僅在於他一生把三家公司做到了世界500強,更在於他在經營公司背後有一套完整的生命哲學。若把這句哲學濃縮為一句話,那便是:

人生來這一趟,走的時候靈魂有沒有比來的時候更高尚些、是否留下更有價值的意識體?

他年少時也經歷了許多挫折,生病、戰爭、失業,差點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加入黑社會。不過命運最終指引著稻盛和夫先生走上了認真工作這條路。因為對佛法的投入領悟,他把佛法六度(六波羅蜜)與工作結合起來,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經營哲學:

第一,努力去思考如何透過自己的工作為他人為社會服務和貢獻——這就是“佈施”;

第二,戒勉自己、簡樸生活,抑制利己之心,做到無私——是為“持戒”;

第三,勇於接受和麵對諸行無常的人生,愉快接受任何磨難——就是“忍辱”;

第四,全身心投入工作,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是“精進”。

因為身處製造業,在研發新陶瓷的過程中,稻盛先生說他多次感覺到

「偉大之物」

實實在在地存在著。無論把祂稱之為神,稱之為道,或是其它,祂一直都在,只要我們足夠虔誠,足夠投入,就能發現祂的光輝。

大約十年前,我曾在一次商務活動中有幸遇到稻盛和夫先生。那時他已經80歲了,但是精神奕奕,他來國內為企業家們上經營管理的課程。唯一的一堂講座中,老先生沒有講什麼哲學,講的是非常落地非常實操的財務與會計。我當時對此一竅不通,聽著覺得沒勁,也聽不懂。現在想來,稻盛先生知道企業家們需要了解什麼,因為時間寶貴,他並不空談,只給乾貨。

晚宴時,近千人的餐廳,稻盛先生舉著紅酒杯,一桌一桌走上前,輪流向大家敬酒,還特別跟我碰了杯,大概是對女生的鼓勵吧。至今記得他的笑容,極其謙和又輕鬆,眼睛透著精氣神。

聽國內《活法》的出版人說,稻盛先生的生活非常簡樸。像他這樣級別的企業家,都會有好幾位保鏢,但稻盛先生例外。他覺得一個人堂堂正正,不怕這些。他和太太一直住在非常普通的日本公寓裡,就像一位普通工薪族。他的太太還是會去菜市場買菜,吃穿住用都非常簡樸。稻盛先生說,這並不是怕貧窮,而是覺得貪圖享樂,心裡會不安。

稻盛先生說,“一旦奢侈,就會傲慢”。他引用禪宗裡的一句話,“起身半張席,躺下一張席。”人過日子並不需要那麼多東西,太過於沉迷在物質裡,就會失去謙卑之心。

我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讀稻盛和夫先生的作品,無論是一位靈性療愈師,還是創業者,或是大學生。稻盛先生的書能打動這麼多不同領域的人,我想,根本原因就是他的做法和心法,都和我們真實本性相呼應著。

我們本來就是光,就是純淨的意識,但這本性似乎蒙上了厚厚的灰塵,被無數侷限的觀念給束縛住了。而一位化身為成功企業家的老人家,以他這一生精進持恆的行走,鼓勵著我們,激勵著我們,讓我們發自內心意識到:

人生一世,珍貴無比,我們可以像他這樣活著,活出生命的無限光明和價值。

稻盛和夫先生,感恩您給到世人的典範,感恩您無私的分享,願您在天上繼續照明地上的人們!

以下和你分享稻盛和夫先生的生命哲學,相信我們都會學到些什麼。

稻盛和夫:“人生是為心的修行而設立的道場”

1

不管遇上好事或壞事,都感謝

不管眼前的狀況多麼嚴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

重要的是一以貫之地積極應對,以“感謝之心”去面對

遭遇災難、陷入困境、結果不如人意,如果人格沒有得到相當程度的磨鍊,我們往往會口出怨言:“為什麼偏偏讓我遭此不幸?”

另一方面,好運連連,什麼事都稱心如意,這時候應該能說感謝了吧?但這也往往做不到。撞好運、遇好事,那是我應得的,是“理所當然”的。甚至有的人還不滿意,認為“還不夠,還要更多”。貪得無厭,這就是一些人的本性。

就是說,不管遇到好事還是壞事,要抱感謝之心同樣都很困難。

其實,在直面災難、苦難、不幸狀況的時候,正是表達感謝的絕好機會。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種嚴酷的環境、局面,能夠鍛鍊我們的心志,磨鍊我們的靈魂。

經過長期宗教或精神修行的人,或許自然而然就養成了感謝一切的習慣。但是,我們這些未經修行的人,必須強迫自己心懷感謝,做到這種程度。

這雖然是一個很單純的人生秘訣,但沒有任何人來教我們。學校不會傳授給學生,父母恐怕也教不了孩子。因為頭腦裡知道這種生活態度的重要性、能在人生中真正加以貫徹的人,確實鳳毛麟角。

在我迄今為止的人生旅途中,每逢應該表達感謝的場合,我不由自主、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是“南曼,南曼,謝謝”。

“南曼”是“南無阿彌陀佛”的方言發音。在遙遠的幼年時期,父親曾帶我前往一個唸佛的地方。這句話是我在那裡學會的。

當時,父親牽著我的手,走在日落後陰暗的山路上。好不容易才到達山林深處的一處簡陋小屋,小屋裡傳出僧人誦經的聲音。

我們坐了下來。僧人督促參加者一個個地到佛壇前叩拜,我學著父親的樣子,雙手合十祈願。

那僧人用安慰的口吻對我說:“今天大老遠從鹿兒島市內過來,不容易吧。”

然後他繼續說道:“孩子,你今天來參拜,已得到佛的認可,今後就不用再來了。

但是從今往後,每一天你都必須唸誦‘南曼,南曼,謝謝’這句話,向佛表達感謝之意。

從那以後,

這句話就埋入了我的心田,成為我人生的巨大財富。

我沒有特別的才能,年輕時還飽受挫折。像我這樣的人,居然在企業經營領域有了一定成就,可能就是因為我理解了這句話,並時時將感謝之意掛在嘴邊。

稻盛和夫:“人生是為心的修行而設立的道場”

2

度過嚴酷人生的秘訣:

“愉快”地接受災難

佛教講:“思念造業。”就是說,心中所思,會成為“業”,即成為原因,原因製造出現實這個“結果”。

當災難到來時,如果我們的心態不對,就可能喚來更大的災難。避免這一點的方法就是“愉快”地接受災難。

我小的時候,家中的叔叔染上了肺結核。我非常害怕自己也被感染,於是每次路過叔叔的房間,都會用毛巾捂著鼻子,快速跑過去。結果日夜陪護叔叔的哥哥和父親安然無恙,反倒是最小心的自己患上了病。

病中看了一本書,書中一句話讓我極其震撼:“我們內心有一塊吸引災難的磁石。生病是因為有一顆吸引疾病的羸弱的心。”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正是自己躲避疾病的心念,反而招來了疾病。

得病沒多久,戰爭爆發了。居民區被飛機炸得稀巴爛,人們開始恐慌,紛紛往山裡逃亡。我本就覺得自己活不長了,面對別人避之不及的轟炸,反而毫無畏懼。

在逃命路上,我冒著槍林彈雨主動去幫扶那些行動不便的人。沒想到,不僅炮彈沒炸到自己,就連肺結核都在戰火中自愈了。這一番經歷給我很深的啟發:人生中遭遇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內心的磁石吸引而來。

災難發生,意味著消業。

大的災難能夠消業自不必說,即使是很小的災難,也能消業,所以應該高興,即使心裡不這麼想,也要使用理性讓自己高興起來。這很重要。

給予我這個珍貴教誨的,是我的人生導師——原臨濟宗妙心寺派管長西片擔雪法師。我在許多事情上,都曾向他請教。

以前,京瓷在沒有獲得許可的情況下,製造和提供了醫療用的人工膝關節。這件事,媒體曾廣泛報道,並對京瓷展開了激勵的批評。儘管這個事情有特殊背景,但我對此不做任何辯解,只是反覆道歉謝罪。

京瓷總部門前,接連幾天佈滿成排的攝像機,電視上多次播放我低頭謝罪的鏡頭。我身心俱疲,於是前往法師處請求指點。

法師像往常一樣沏好了茶,仔細聆聽我的傾訴,然後對我說:“很好啊,災難降臨之際,也就是過去造的業消失之時。遭受這麼一點批評就能消業,必須慶祝一番啊。”

一心想著法師肯定會安慰我,沒想到法師竟然這樣說,我覺得他這話未免冷漠無情。

但是,仔細咀嚼了這段話,我的心靈被治癒了,深感慰藉。

活著從來不遭遇災難的人不存在,災難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以意想不到的形式襲來。

這種時候,不能意氣消沉,不能墮入絕望的深淵。要為此高興,並予以感謝,然後跨出新的一步。

稻盛和夫:“人生是為心的修行而設立的道場”

3

讓成功持續的最重要“幹法”,就是“無私”

讓成功持續的所謂“幹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私”,就是

抱著無私之心去工作、去做事

以前曾有盛和塾的塾生問我:“當社長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關於“社長要訣”我做了如下闡述:

第一,社長必須設定嚴格區分公和私的界限,就是說絕不能公私混同,特別是在人事問題上,不可有絲毫的不公平。

第二,社長對企業要負無限大的責任。為什麼?因為企業本是無生物,而向企業注入生命的唯有你社長一人。企業是否充滿生機,取決於你以多大的責任感將自己的意志注入企業之中。

第三,社長的存在既然如此重要,社長就必須將自己整個人格、將自己的意志注入企業中。

要訣還有若干條,但開頭這三條說的是:“經營者不可有一絲一毫的私心”,就是強調了無私的重要性。

在我當社長的時候,我常說這樣的話:作為社長,我雖然也是稻盛和夫個人,但放第一位的必須是公司的事情。公司不會發聲,“還得擴大銷售額”“得讓經營更加穩健”這些話公司自己不會說,作為社長,我必須說,我必須充當公司的代言人。

我是人,公司不是人,而是無生物,我必須代表公司,“公司要求這麼幹!”我必須代言。那麼,我何時迴歸到我個人呢?當我返回到個人的時候,我就要思考我個人的私事,這時候公司就無法發揮它的功能。但這麼做是不行的。既然當上了社長,雖然可憐,但已經不允許再回到自己個人了,社長必須徹底地排除自己的私心雜念。

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我就公開宣佈“京瓷公司不採用世襲制”。“我不讓我的孩子來繼承公司的事業,也儘量不讓我的親屬親戚進入公司、擔當重任。不可加進‘私心’,要讓和我一起同甘共苦的幹部員工來擔當將來的社長、會長。”我就是這麼想的。

從頭到尾貫徹這種無私的精神,看起來似乎不近人情,是違揹人們正常感情的行為。但我相信,這是位於眾人之上的領導人必不可缺的條件。

另外,正是看到經營者這種無私的姿態,員工們才會想:“我就跟定這個人了!”“如果是為他的話,我願意拼命幹!”同時,因為經營者自己堂堂正正、問心無愧,就可以嚴格要求員工。

實際上,對於工作馬虎的員工,我常常會這麼斥責他們:“為了包括你在內的全體員工的幸福,我率先垂範、從早到晚、拼命努力,你卻如此馬馬虎虎、敷衍塞責,行嗎?為了你自己,為了你的家族,也為了周圍的夥伴,你得認認真真地幹,不要讓我為難。”

受到批評的員工,因為不是為了經營者的私利私慾,目的是為大家,是為脫離了私自的公,他們也會鼓勵自己,把自己具備的力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稻盛和夫:“人生是為心的修行而設立的道場”

4

當下極度認真、專注

就是最好的精神修行

始終心懷感謝,謙虛律己,同時不忘對他人施以關愛和善意。這樣的心態就是吸引美好現實的原因。

英國思想家詹姆斯·埃倫在其著作《原因與結果法則》一書中,做了以下論述:

“有一種傾向,(中略)不管是眼前的目標,還是人生的目的,心靈純潔的人總是遠比心靈骯髒的人更容易達成。“

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人雖然頭腦並不聰明,也說不上有多能幹,但是,他們以純粹的動機發起挑戰,不懈努力,最終完成了大家都認為難以完成的工作。

另一方面,才華出眾的人制定了縝密的計劃,卻不能順利推進。

因為不管多好的計劃,如果其動機源於邪念,那麼即使獲得一時的成功,這種成功也無法持續。

那麼,

淨化心靈、美化心靈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那就是全神貫注地投身於眼前應做的工作。

全身心投入工作時,怨恨他人、憎惡他人的雜念就不會浮現。猶如禪僧坐禪一般,當下的心靈會變得純潔、美好。

為了磨鍊心靈,我們沒有必要特地去坐禪,沒有必要居深山。只要將全副精力投入眼前的工作,在當下這個瞬間極度認真、極度專注,就是任何方法都無法替代的精神修行。

埋頭工作獲得的收穫不止於此。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心靈就能得到淨化。

而當心靈處於純粹狀態時,人就能觸及所謂的“宇宙真理”,也就是觸及事物的本質。

可以說,這是度過人生這一嚴酷旅程的“秘訣中的秘訣”。

“死亡只是肉體的消失,意識體將會輪迴轉世。人生在世的目的,就是淨化這個意識體,也就是磨鍊靈魂,提升心性。”

——稻盛和夫

文章整理自:

《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學》(翻譯:曹岫雲)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翻譯:曹寓剛、曹岫雲)

圖文版權歸創作者所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