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雞湯不能天天喝,但是五穀可以天天有。”

由 湘妹子文學 發表于 人文2022-12-03
簡介”在中國古代,小米被稱做“稷”,譽為五穀之首,與江山社稷的“稷”同字

不辨黍菽什麼意思

《黃帝內經》提出“五穀為養”,即“五穀”是飲食與養生的根本。

五穀文化舉足輕重,可謂人類文明之起源。據權威資料顯示,人類在數十萬年前的石器上觀察到高粱的痕跡,說明五穀孕育了人類十多萬年。人類將野生雜草培育成五穀雜糧,這不能不說是人類史上的一個壯舉,五穀孕育了人類文明。同時告訴世人,人類與五穀的不解情緣。

關於“五穀”,古代有多種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的是麻、黍、稷、麥、菽。《史記·天官書》“凡候歲美惡”(預測年歲豐歉)下面所說的作物,就是麥、稷、黍、菽、麻這五種。

“雞湯不能天天喝,但是五穀可以天天有。”

另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如《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麻無稻,後者有稻無麻。

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唐宋以前,北方的人口都多於南方的人口。但唐宋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中國人口的增長主要集中於東南地區,這正是秦漢以來被稱為“地廣人稀”的楚越之地。宋代南方人口已超過北方,此後至今一直是南方人口密度遠大於北方。南方人口的增加是與水稻生產分不開的。水稻很適合於雨量充沛的南方地區種植,但最初並不起眼,甚至被排除在五穀之外。然而卻後來居上。

所以,“五穀”之說逐漸形成的習俗,是指稻、麥、黍、稷、菽五種糧食作物。

《詩經·七月》:“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稻,六月播種十月收,乃中華第一主食。可食用,可釀酒。

稻,滋陰潤肺、補充元氣的功效,被譽為“天下第一補人之物”。

“雞湯不能天天喝,但是五穀可以天天有。”

《鄘風·桑中》:“愛採唐矣?沫之鄉矣。”

麥,麵食之本。中國的麵食,西式的烘焙,皆為它之所著。

小麥乃“五穀之貴”,養心安神,除煩去燥,溫補心氣心血之功效。

《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黍在《詩經》時代及以前唐宋時代,都是中國人的主食。孔子以示黍為五穀之先。

黍去殼,就是黃米,其子實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由於不利於消化,現在基本上不用黍作為主食了。

黍,滋補腎陰、健脾活血,是“補中益氣”之佳品。

《詩經·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在中國古代,小米被稱做“稷”,譽為五穀之首,與江山社稷的“稷”同字。

稷又稱為“粟”,品種繁多,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稷適合在乾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區生長。現在主食也基本上不用“稷”了。

稷不拘於土壤,在溫暖的角落中便可自由生長。時常用於熬粥以用滋補。

“雞湯不能天天喝,但是五穀可以天天有。”

《小雅·采菽》:“采菽采菽,筐之莒之。”

《詩經》:“七月烹葵及菽。”

菽,豆子的總稱。大千萬物,唯豆類的顏色最為豐富。可見豆是屬於尋常百姓家。

“五穀”這一名詞的出現,標誌著人們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分類概念,同時反映當時的主要糧食作物有五種。

但隨著社會經濟和農業生產的發展,五穀的概念在不斷演變著。現在所謂五穀,實際只是糧食作物的總名稱,或者泛指糧食作物。包括穀類,豆類,薯類以及其他雜糧。

五穀雜糧美味又健康,均衡著我們的膳食。

《靈樞·刺節真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是說五穀的營養,是中國人後天最重要的營養。

《六韜·龍韜·立將》:“是故風雨時節,五穀豐登,社稷安寧。”

將五穀與社稷相對應,更是突出五穀之“貴”氣。

五穀,吸天地之精華,嗅人間之氣味。看似清淡的背後,實則意義深遠。

(圖片來源網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