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京劇從最初的看重能耐到如今劇院團看重人情世故就能看出註定衰敗

由 愛傳統的少年 發表于 人文2022-12-02
簡介其一,因為有競爭京劇演員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藝術,所以那一時期京劇界出現了譚鑫培、王瑤卿、陳德霖、梅蘭芳、餘叔巖、楊小樓、馬連良、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等等京劇大師

劉四是什麼樣子

提起“國粹”很多人就會想到京劇藝術,確實京劇在各大劇種中的地位都是十分高的,因為除了京劇藝術其他劇種都屬於是地方劇種。但是作為“國粹”的京劇藝術時至今日影響力遠遠不如以前了,當然了其中原因很多,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一點。

京劇藝術的發展就是源於競爭,因為有競爭才有發展,各行各業都是如此,京劇藝術也不例外,因為競爭導致了京劇藝術有三方面的不斷進展,我們今天來聊一聊。

其一,因為有競爭京劇演員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藝術,所以那一時期京劇界出現了譚鑫培、王瑤卿、陳德霖、梅蘭芳、餘叔巖、楊小樓、馬連良、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等等京劇大師。因為有競爭他們才不斷提高自身藝術,如果你不提高自身的藝術那麼自然而言就被市場而淘汰了。

京劇從最初的看重能耐到如今劇院團看重人情世故就能看出註定衰敗

其二,那就是因為有了競爭,所以京劇演員必須時不時的創排新編戲,不能說一出《鎖麟囊》天天演出啊,雖然這齣戲是精品,但是如果在過去這齣戲天天演也是不行。所以京劇演員在這一時期必須不斷的創排新編戲,並且很多名家都創排,誰不創排誰就賺不到錢。

京劇從最初的看重能耐到如今劇院團看重人情世故就能看出註定衰敗

其三,那就是京劇演員提高自身藝術,還是創排新編戲都要考慮一點,那就是觀眾是否喜歡,只有觀眾喜歡那才是成功,誰能抓住觀眾心理誰就是名角兒。

這就是舊社會京劇界存在競爭帶來的好處,也正因為如此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京劇藝術十分的繁榮,那就是京劇藝人之間互相較勁。

然而建國後出現了劇院團制度,而京劇演員也成為了體制內的文藝工作者,這種做法實際是對於京劇藝人在社會地位和生活保障上提高,而這也間接是希望京劇藝人不斷的提高藝術和創排優秀作品。

京劇從最初的看重能耐到如今劇院團看重人情世故就能看出註定衰敗

但是劇院團之內的京劇藝人的生存狀態並不好,那就是競爭越來越少,反而在臺面上都是互相捧,這種互相捧甚至於是互相吹捧,反正都是有著固定工資的。

並且劇院團之記憶體在一種非常不好的生態環境,那就是沒有競爭反而人情世故成為了主流,甚至於還存在排擠,而表現主要是以下幾點。

其一,現如今各大京劇院團絕對是有被埋沒的人才的,甚至於不在少數,而被捧的人之中也存在因為是名師之後、名門之後的濫竽充數者。

京劇從最初的看重能耐到如今劇院團看重人情世故就能看出註定衰敗

其二,那就是那各種賽事、各種評級,這些選拔、評選往往爭議頗多,而原因就是因為其中有太多的人情世故了,很多得獎的選手觀眾都不認可。

所以說,京劇界在過去是存在競爭的,尤其是因為競爭才促進了京劇藝術的發展。但是現在京劇界沒有了競爭,反而多的是人情世故,這其實就阻礙了京劇藝術的發展。

(宣告:此文章內容文字系愛傳統的少年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告知刪除,謝謝。)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