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漢末三國官職一覽,知道你喜歡的將領什麼級別嗎?

由 棍哥觀史 發表于 人文2021-05-08
簡介西漢初期,丞相具有選用官吏之權,有彈劾百官和執行誅罰的權力,有主管郡國上計和考課之權,有總領百官朝議和奏事之權,有封駁皇帝詔令和諫諍之權,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儲,封贈,賞功,罰罪等事,以及財政,選舉,民政,法律,禮制,邊事等方面的重

典農中郎將是幾品

之前有文寫到三國名將趙雲與關張馬黃不是一個級別,引來不少讀者疑惑,我也是根據官階的標準為主才這樣寫到,今天透過《漢書》、《後漢書》、《資治通鑑》、《三國志》蒐集整理出來一些漢朝的官階分級,以便大家一目瞭然為何趙雲不夠資格位列所謂的“五虎上將”。

漢末三國官職一覽,知道你喜歡的將領什麼級別嗎?

漢朝實行的官職制度為“三公九卿制”,雖到三國時期有所更迭,但總體上變化不大: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職權,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參與中央政府的行政決策,並負責具體的執行。

1.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祿最高,掌佐天子,助理萬機。西漢初期,丞相具有選用官吏之權,有彈劾百官和執行誅罰的權力,有主管郡國上計和考課之權,有總領百官朝議和奏事之權,有封駁皇帝詔令和諫諍之權,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儲,封贈,賞功,罰罪等事,以及財政,選舉,民政,法律,禮制,邊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託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議,集議的結果由丞相領銜上奏於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決策。

丞相下設諸多官職,以輔佐丞相辦公,諸如丞相司直,檢舉不法;丞相長史,督率諸吏,處理各種政務;東曹掾,領郡國事,主長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西曹掾,領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進退。還有像議曹、辭曹、奏曹、賊曹、決曹、集曹、戶曹、法曹、尉曹、倉曹、兵曹、金曹、計相、主簿、侍曹等。大家熟知的三國時期的楊修就是丞相府主簿,官職不大,但是丞相府做事,各級官員還是會很給面子。

2.太尉是朝中僅次於丞相的官職,專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為最高的武官職位,秩俸萬石,金印紫綬。屬下官吏主要有長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職權,是丞相的助理,又行最高監察權,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漢末三國官職一覽,知道你喜歡的將領什麼級別嗎?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機構。同時執金吾,大長秋,將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與九卿相同,因此把他們和九卿統稱為諸卿。京北尹,右扶風,左馮翊是三輔即京師地區的地方行政長官,有資格參加朝議,具有高於一般郡國長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於諸卿。

1.太常原名為奉常,漢朝景帝時改名為太常。掌宗廟事,一般不參加具體的行政事務,是九卿之首。 屬官主要有太史,太樂,太祝,太宰,太卜,太醫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諸廟寢陵園,機構複雜,編制龐大,不再一一列舉。

2.光祿勳主管宮廷內的警衛事務,但是實際的權力不止於此,皇帝的智囊團集中在此,同時又是儲備人才學習鍛鍊的地方。 其下屬官職包括大家熟知的中郎將, 五官中郎將, 右中郎將,此三郎將統稱中郎將,主宿衛護從。 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 此二將統稱為虎賁羽林,主宿衛護從。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此四大夫掌故問應對,為皇帝謀事,還有議郎、僕射、主事等官職。曹丕就做過五官中郎將,典韋、許褚做過虎賁中郎將。

3.衛尉職掌宮門衛屯兵,是一個武職,是皇帝的禁衛司令,西漢兵制在京師有南北兩軍,北軍由執金吾領,掌京師的徼巡,南軍由衛尉統領,掌官門內屯兵。曹操在官渡之戰前,為保西線穩定,招馬騰入朝授予的官職就是衛尉。

4.太僕掌管宮廷車馬及牲畜事務。

5.廷尉主管刑法和監獄以及審判案件。

6.大鴻臚分管邊區少數民族事務和諸王列侯朝聘事務。鍾繇任職就是大鴻臚。

7.宗正主管皇室的宗室事務,皇帝,諸侯王,外戚男女的姻親嫡庶等關係都由宗正來記錄。

8.大司農主管全國的賦稅錢財,是漢朝的中央政府財政部,凡國家財政開支,軍國的用度,諸如田租,口賦,鹽鐵專賣,均輸漕運,貨幣管理等都由大司農管理。下屬有個職位叫治粟都尉,就是鄧艾前期所任,後操曹設立典農中郎將代替。

9.少府主管皇室的財錢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項事務以及山海池澤之稅。

三、除九卿外的其他諸卿:

1.執金吾,領京師北軍,掌京師徼循。

2.將作大匠,原為將作少府,本是從少府中分離出來,主要是掌治宮室。

3.大長秋,是後宮皇后的官署,秩俸二千石。

4.右扶風,原名為都尉,是京師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

5.京兆尹,原名為內史或是右內史。是京師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

6.左馮翊,京師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

漢末三國官職一覽,知道你喜歡的將領什麼級別嗎?

四、官職變化改動:

東漢時,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演變成司徒、大司馬、司空。 並設立太傅輔弼國君,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曹睿時期的鐘繇就擔任太傅一職。

漢延用秦時刺史制度,掌管一州的軍政大權,相當於如今省長;延用郡守制度,到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之最高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相當於今市長一職。漢武帝時設立司隸校尉,負責督率京城徒隸,從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簡稱司隸。劉備在稱帝時以張飛為司隸校尉。漢延用秦時刺史制度,掌管一州的軍政大權。

三國時期,各國自設官員,名目混雜,且以曹魏延用漢制又設立之官爵介紹如下:

(一)、輔國大將軍 ,又稱大將軍,後漢時期設立的高階將軍位,何進就是這個級別,按九品中正記為一品。驃騎將軍,漢武帝設定,以霍去病之功專設,秩位同大將軍,金印紫綬,位同三公,亦為一品。

(二)、車騎將軍,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金印紫綬,地位相當於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師兵衛,為第二品。

(三)、前、後、左、右將軍,魏國為第三品,蜀、吳皆用。西漢設東南西北四徵將軍,分統天下各州兵馬,與前後左右將軍同列。

(四)東南西北四安將軍,掌武事,第四品,魏吳有置,蜀無。東南西北四鎮將軍,與四安將軍同列,又同東南西北四平將軍。

(四)、奮威將軍、武衛將軍 (曹丕時許褚擔任)、建威將軍為第四品。

(五)、蕩寇將軍、建武將軍,三國均置;偏將軍,將軍中地位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將升遷,無定員,第五品。

(六)雜號將軍多由各國設立官職並獎授部下如:安遠將軍(李典、孫堅任過)、平戎將軍 (步騭)、討逆將軍 、討虜將軍、討寇將軍、牙門將軍(趙雲、魏延任過)、揚武將軍、裨將軍、破虜將軍等。

(七)除將軍稱號外,又如各國設立官職如下:

1。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加此官者,頒與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等高階將領。吳同魏制。常設都督,行大都督職。蜀置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2。軍師 :三國時各國均設軍師官,皆參與主持軍事謀議等事。蜀漢設軍師將軍(諸葛亮任過)

漢末三國官職一覽,知道你喜歡的將領什麼級別嗎?

五、爵位授予:

秦漢以二十等爵賞有功者,其最高階叫徹侯。後因避漢武帝諱,改為通侯。後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祿於鄉、亭者稱為鄉侯、亭侯。鄉侯 漢制,列侯,所食縣為侯國。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東漢後期,增設縣侯、鄉侯、亭侯等爵位。所以諸如漢壽亭侯是相當小的爵位。

推薦文章